跳至內容

約翰內斯·延森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約翰內斯·延森196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Johannes Jensen
約翰內斯·延森
出生1907年6月25日
德國漢堡
逝世1973年2月11日
德國海德堡
居住地德國
國籍 德國
母校漢堡大學
弗萊堡大學
知名於原子核的殼層結構模型
獎項 諾貝爾物理學獎 (1963年)
科學生涯
研究領域物理
機構海德堡大學
漢諾威大學
博士導師威廉·冷次

約翰內斯·漢斯·丹尼爾·延森(德語:Johannes Hans Daniel Jensen,1907年6月25日—1973年2月11日),德國物理學家,因發現原子核核殼層模型理論而獲得1963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生平

[編輯]

約翰內斯·延森1907年6月25日出生在德國漢堡,父親卡爾·延森是名花匠。1926年起,延森在漢堡大學弗萊堡大學學習物理、數學、物理化學和哲學,1932年在漢堡大學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後,留在理論物理學研究所工作,1936年獲得大學任教資格。1937年起在漢諾威工業大學(今漢諾瓦大學)擔任理論物理學講師,1941年成為教授。1949年起任海德堡大學教授,直至他1969年退休。

期間,延森曾多次赴美國做訪問教授,他是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1951年)、普林斯頓高等教育研究所(1952年)、伯克利加州大學(1952年)、加州理工學院(1953年)、印第安那大學(1953年)、明尼蘇達大學(University of Minnesota,1956年)和加利福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a Jolla,1961年)的客座教授。

1955年起,他還和奧托·哈克塞爾(Otto Haxel)一同主編了《Zeitschrift für Physik》(物理學雜誌)。

研究

[編輯]

延森的早期研究,包括他的博士論文,專注於對電子層的統計學托馬斯-費米模型的完善,對其作了重要的改進。1930年代末他開始研究原子核,1939年他已經在實驗分析中,提出了原子核殼層結構模型的概念,但這一模型並未受到重視,因為玻爾在1936年提出的液滴模型已經能夠很好地描述原子核反應,使得延森提出的原子核內軌道的概念似乎沒有意義。

此後,原子核殼層結構模型的繼續發展受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停滯不前,直到1940年代末延森才又重新致力於這一課題。1948年,延森在假設有強自旋軌道耦合(原子內電子的角動量與電子自旋的相互作用)的情況下,成功地解釋了幻數的存在,提出幻數的存在反映了原子核具有殼層結構。幻數對原子核的穩定性具有重要意義,當原子核中存在幻數時,核子充滿了某個能級,沒有核子向更高的能級躍遷,因此這些原子核相當穩定。

與此同時,美國的瑪麗亞·格佩特-梅耶恩里科·費米提出了強自旋軌道耦合的可能性後,也得出了與延森相一致的結論。延森與格佩特-梅耶因此開始頻繁地交流,最終得出了對原子核幾乎完整的特性描述。1955年他們兩人在合著的《Elementary Theory of Nuclear Shell Structure》(原子核殼層結構的基礎理論)一書中詳細解釋了原子核的殼層結構模型,藉此成就,他們一同被授予1963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同年獲獎的還有發現基本粒子對稱性原理的尤金·維格納

榮譽

[編輯]

1947年漢堡大學授予他榮譽教授,1964年漢諾威工業大學授予他榮譽博士,1969年美國佛羅里達州勞德代爾堡市授予他榮譽市民。

延森在1947年成為海德堡科學學會會員,1960年成為馬克斯·普朗克協會會員,1964年當選德國德意志利奧波第那自然科學院(即德國科學院)的院士。

參考文獻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