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許良英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許良英
出生(1920-05-03)1920年5月3日
 中華民國浙江省臨海縣
逝世2013年1月28日2013-01-28
 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海淀區
居住地北京市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
民族漢族
語言漢語、英語
母校浙江大學
職業物理學家、思想家、社會活動家
活躍時期1949年─2012年
機構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
研究領域物理學、哲學
知名作品《愛因斯坦文集》維基數據所列Q120108469
政黨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
運動反右運動
文化大革命
配偶王來棣
兒女許成鋼、許平
獎項美國安德烈·薩哈洛夫獎
2008年
受影響於
影響於

許良英(1920年5月3日—2013年1月28日),男,浙江臨海人,中國科學史家、思想家、社會活動家,畢業於浙江大學,長期專於愛因斯坦的著作翻譯與研究工作。[1][2]

生平

[編輯]

許良英生於今浙江省臨海市括蒼鎮張家渡村,1940年到達貴州省遵義縣,1942年,他從浙江大學物理系畢業,許良英是束星北王淦昌的學生,主要研究相對論量子力學,1945年回浙大物理系任教,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2][3]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許良英於1952年從浙大被調入中國科學院,在《科學通報》編輯室主任。1955年因為「反胡風肅反運動」,被批判和停職審查一年。[1][2][3]1957年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自然辯證法研究室創建時,與于光遠一同擔任負責人。

1957年反右運動期間,許良英被劃為右派,因抗拒強迫勞改的處置而被開除公職與黨籍,並遣送到老家接受勞改[4][2]1962年編譯《愛因斯坦文集》,至1970年出版。

1978年5月,中共中央發布[1978]55號文件,即《貫徹中央關於全部摘掉右派分子帽子決定的實施方案》,許良英得以恢復黨籍並回到北京市,被安排擔任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1][2][3]

1985年3月,許良英和方勵之聯合發起紀念愛因斯坦逝世三十周年,在浙江大學舉辦學術討論會。期間,浙江大學學生和研究生邀請許良英演講「開放改革」,他推薦方勵之講。由於方的演講影響很大,被當局認為是宣揚「資產階級自由化」,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決定要第二次開除方的黨籍,只是由於時任總書記胡耀邦的作用,才拖延了一年多。[5][6]不過也因此誤傳,許良英因演講被開除了黨籍。[1][2]

1986年夏天,許良英與方勵之劉賓雁共同發起次年舉辦《紀念反右運動三十周年學術討論會》,但因有被邀請者舉報而遭當局製止。[5][6]1987年6月8日,陸鏗英屬香港舉辦政治民主化研討會,許良英寄去一篇文章。1989年,許良英寫出政治民主化的聯署信,42人簽名,包括王淦昌、施雅風等。[1][2]

1992年,許良英發表《沒有政治民主,改革不可能成功》,呼籲政治體制改革;1994年他與妻子王來棣及丁子霖等發起《為改善我國人權狀況呼籲》公開信,並刊登在《紐約時報》頭版。翌年發起《迎接聯合國寬容年,呼喚實現國內寬容》公開信,全世界上千著名科學家、學者,包括國內數十名院士和著名知識分子、國際上十名諾貝爾獎得主聯署。[1][2]

2006年,美國《紐約時報》發表專文《北京的愛因斯坦傳人:一個為真理奮鬥的叛逆者》[7]講述許良英的生平故事。[1][2]2010年,他同學者邵建進行爭論,提出應「走出復古迷津,重新回歸『五四』」。[3]

許良英遺體告別現場

2013年元旦前夕,其妻王來棣去世,許良英亦因肺部感染住進北京海淀醫院11樓重症監護室,病情一直反覆,約一月後的2013年1月28日13點25分因腦溢血去世,終年93歲。[3]夫婦遺體一同捐獻給北京大學醫學部,遺體告別式於同月30日下午3時在北大醫學部西門遺體捐獻中心舉行。

作品

[編輯]

譯著

[編輯]
  • 愛因斯坦. 《爱因斯坦文集》. 北京市: 商務印書館. 1976-1979(2009年增訂再版本). ISBN 9787100071666. 
  • 愛因斯坦. 《爱因斯坦论犹太人问题》. 北京市: 中央編譯出版社. 2007: 182. ISBN 9787802114166. 
  • 約翰·施塔赫爾. 《爱因斯坦奇迹年》. 上海市: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7: 167. ISBN 9787542843593. 

編著

[編輯]
  • 《走进爱因斯坦》. 遼寧省: 遼寧教育出版社. 2005: 254. ISBN 9787538274608. 
  • 《科学,理性,民主──许良英文集(1977-1999)》. 美國: 明鏡出版社. 2002: 254. ISBN 9789628744619. 

親屬

[編輯]

榮譽獎項

[編輯]
年份 獎項 是否得獎 備註
2008年 美國安德烈·薩哈洛夫獎 獲獎 [1][2]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许良英:从科学史家到思想启蒙者. 騰訊網. 2011-10-21 [2013-0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31).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许良英:从职业革命家到民主思想启蒙者. 共識網. 2011-10-24 [2011-10-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06). 
  3. ^ 3.0 3.1 3.2 3.3 3.4 科学史家许良英去世 曾编译《爱因斯坦文集》. 新京報. 2013-01-29 [2013-0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29). 
  4. ^ 人民日报1957年:许良英的灵魂浸透了右派思想. 騰訊網. 2011-10-26 [2011-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6). 
  5. ^ 5.0 5.1 许良英:《痛悼方励之》. 北京之春. 2012-04-22 [2013-0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09). 
  6. ^ 6.0 6.1 方励之:《许良英先生九秩贺》. 方勵之紀念文集. 2010-07-05 [2013-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30). 
  7. ^ 许良英,为真理奋斗的爱因斯坦传人. 紐約時報. 2006-08-22 [2013-0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02).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