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通遠堡鎮

座標40°47′14″N 123°55′13″E / 40.78732°N 123.92033°E / 40.78732; 123.92033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通遠堡鎮
通遠堡鎮的位置
地圖
坐標:40°47′14″N 123°55′13″E / 40.78732°N 123.92033°E / 40.78732; 123.92033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上級行政區鳳城市
村級區劃單位數
時區北京時間UTC+8
行政區劃代碼21 06 82 118
電話區號+86 

通遠堡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遼寧省丹東市鳳城市下轄的一個鄉鎮級行政單位。[1]

名稱由來

[編輯]

通遠堡鎮地處交通要道,曾有一驛站稱龍鳳站,明朝改稱通遠堡,因而得名。

政區沿革

[編輯]

通遠堡鎮在2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該地區繁衍生息,境內的山龍洞遺址目前尚存人類活動痕跡。

通遠堡原又名鎮夷堡,相傳兩隻金光閃閃的銅羊從東山古墓中走出,到河邊喝水,後不見蹤影。當地老百姓為紀念此事,修建一座廟宇,將此地改名為銅羊堡。早期銅羊堡地處交通要道,修有驛站,從遼東都司(駐遼陽)到九連城的交通線上都建有驛站,元朝稱龍鳳站,明朝改為通遠堡,意為自此可通向遠方朝鮮半島和日本群島。

1917年7月國民政府設立通遠堡村,始用通遠堡為區劃名稱,1937年設通遠堡村(鄉鎮級建制),1945年10月設通遠堡區,1946年10月設通遠堡鎮,1947年6月恢復通遠堡區,1956年撤通遠堡區設通遠堡鎮人民公社,是鳳城建國初期老三鎮之一。

1979年單設通遠堡鎮,通遠堡人民公社與通遠堡鎮同駐通遠堡。

1983年4月通遠堡人民公社改為通遠堡鄉。

1988年8月經遼寧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通遠堡鄉建制,將原通遠堡鄉及所屬各村與通遠堡鎮合併為通遠堡鎮。

1994年通遠堡鎮被國家城鄉建設部批准為國家小城鎮建設試點鎮。

2000年,遼寧省人民政府將通遠堡鎮設為「經濟發展試點鎮」。

2009年9月被丹東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通遠堡經濟開發區。

自然地理

[編輯]

通遠堡鎮位於鳳城市北部,東依弟兄山鎮,西與四門子鎮為鄰,南靠劉家河鎮,北與本溪市本溪滿族自治縣草河口鎮接壤。

境內屬丘陵山區地帶,地勢趨向北高南低,平均海拔180m,其中大黑山海拔892.9m,為境內第一高山。

通遠堡鎮年最高氣溫34.9℃,最低氣溫-32℃,年均氣溫8℃。平均降雨量為731mm,無霜期160天,主要自然災害為水災,風災和冰雹。

轄境內有大小河流12條,總長84.5km,其中通遠堡河最長,全長22km,日徑流量7000立方米。山羊峪河為境內第二大河,全長11km,日徑流量5000立方米。兩條河流出通遠堡鎮後在劉家河鎮境內與金家河交匯,屬鴨綠江水系。

人口面積

[編輯]

全鎮總戶數9887戶,總人口27889人,其中農業戶5987戶,17393人,非農業戶3900戶,10496人。

全鎮總面積179.8平方公里,其中鎮區面積為12.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18萬畝。

名勝古蹟

[編輯]

位於老堡村的雙泉寺始建於唐朝,乾隆年間又進行擴建,香火旺盛,後毀於「文革」期間,於2006年重建,占地23760平方米,建築面積1200平方米,建有娘娘廟、大雄寶殿、齋堂、念佛堂及僧舍。

行政區劃

[編輯]

通遠堡鎮下轄以下地區:[2]

富民社區、​勝利社區、​向陽社區、​通遠堡村、​大黑山村、​老堡村、​二道坊村、​小黑山村、​北張家村、​曾家村、​林家台村和大甸子村。

參考資料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