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戈·福斯科洛
烏戈·福斯科洛 | |
---|---|
出生 | 威尼斯共和國扎金索斯島 | 1778年2月6日
逝世 | 1827年9月10日 英國米德塞克斯郡奇西克 | (49歲)
職業 | 詩人、小說家、革命者 |
國籍 | 意大利 |
體裁 | 詩歌、小說 |
文學運動 | 浪漫主義 |
代表作 | 小說《雅科波·奧爾蒂斯的最後書簡》 詩歌《墓地哀思》 |
烏戈·福斯科洛(意大利語:Ugo Foscolo,1778年2月6日—1827年9月10日),出生姓名尼科洛·福斯科洛(Niccolò Foscolo),已故意大利小說作家、詩人、文藝評論家及革命家[1],其主要作品有書信體小說《雅科波·奧爾蒂斯的最後書簡》和詩歌《墓地哀思》,前者將新古典主義風格和前浪漫主義風格有機結合,後者既有史詩的氣勢磅礴,又有輓歌的盪氣迴腸。[2]
早年
[編輯]尼科洛·福斯科洛生於威尼斯共和國所轄的伊奧尼亞群島中的扎金索斯島(今屬希臘),其父親安德里亞·福斯科洛(1754-1788)是位家道中落的威尼斯貴族,以行醫為生;媽媽迪阿曼蒂亞·斯帕西斯(1747-1817)是希臘人[3]。福斯科洛是家中的長子,他還有一個弟弟喬萬尼和兩個妹妹。福斯科洛幼時曾在達爾馬提亞的語法學校中接受教育。1785年安德里亞·福斯科洛到斯普利特行醫,全家也搬到當地。1788年安德里亞·福斯科洛突然去世,全家又遷回扎金索斯島。不久福斯科洛接受了古希臘語的基礎教育,但具有叛逆性格的他並不喜歡這種語言[4]。
1789年,福斯科洛的媽媽前往威尼斯居住,他則留在姨媽家繼續接受教育。三年之後他也來到了威尼斯,繼續在耶穌會學校中就讀,期間學習和閱讀了很多經典著作和薩福、阿那克里翁、阿爾卡埃烏斯和賀拉斯等人的詩篇[5]。1794年,福斯科洛進入帕多瓦大學接受教育,此時他已經創作了多篇詩作,在文學圈裏有了一定影響。他的老師中的一位是塞薩羅蒂神父(Melchiore Cesarotti),塞薩羅蒂曾翻譯過莪相的詩歌,其譯文曾受到好評。在塞薩羅蒂和意大利作家維多里奧·阿爾菲耶里的作品影響下,福斯科洛創作了自己的第一部悲劇《的雅斯特》。1797年1月,這部悲劇在聖安格魯劇院上演,取得成功[6]。
投身政治
[編輯]從1796年開始,福斯科洛激進的政治觀點就被威尼斯政府所關注了,為此他曾到歐加內丘陵短期避難[4]:34-35,他將自己的名字從尼科洛改為烏戈的原因還不清楚。1797年,威尼斯共和國被法軍佔領,福斯科洛積極投入了共和國覆滅所引發的激烈政治討論中。他是國家委員會的重要一員,並給拿破崙·波拿巴寫了一首頌歌《致解放者波拿巴》,希望拿破崙可以推翻威尼斯共和國的寡頭統治,建立自由的共和國[7]。1797年10月17日,《坎波福爾米奧條約》簽訂後,拿破崙將威尼斯交給了奧地利,這讓滿懷希望的福斯科洛受到了沉重打擊。他辭去了政府部門的職務,先去了佛羅倫薩,然後到了米蘭。
福斯科洛在米蘭期間,創作了小說《雅科波·奧爾蒂斯的最後書簡》,在其中表達了自己所受的精神打擊。1911年的《大英百科全書》稱這部小說是歌德的《少年維特之煩惱》更為政治化的一個版本。和同時代人一樣,福斯科洛也曾認真考慮過自殺的問題。普魯塔克在《古希臘羅馬名人傳》中描述的小加圖的例子讓他覺得值得效仿[8][9]。除了創作小說,福斯科洛還出版了包括12首十四行詩的詩集,將自己在《雅科波·奧爾蒂斯的最後書簡》中那種的激情和對語言和韻律的控制融為一體。
福斯科洛在米蘭還結識了比他年長的詩人朱塞佩·帕里尼和文森佐·蒙蒂,日後他對和帕里尼的交往報以懷念和感激。福斯科洛始終對拿破崙解放意大利報以期望,為此他於1798年年自願參加了法國軍隊,參加了1799年的特雷比亞戰役和熱那亞保衛戰,最終受傷和被俘。被釋放之後,福斯科洛回到米蘭。1801年。他的弟弟喬萬尼的死亡讓他甚為悲痛,之後的幾年他專注於文學創作,創作了幾篇著名的十四行詩《夜》、《喬萬尼之死》、《扎金索斯島》等,還發表了他對古希臘詩人卡利馬科斯作品的翻譯,開始了基於《伊利亞特》創作詩歌和翻譯勞倫斯·斯特恩的《感傷旅行》[4]:67-68,103-104。
繼續文學創作
[編輯]1804年,福斯科洛跟隨法國軍隊到瓦朗謝訥駐紮,之後一直在當地居住。1806年,拿破崙入侵英國失敗後,福斯科洛回到了米蘭,見到了年輕的作家亞歷山達羅·孟佐尼和老師塞薩羅蒂,還和多年未見的家人團聚[4]:131-135。1807年福斯科洛寫了名詩《墓地哀思》,抒發對已故者的哀思,表示死者的品德將給生者以有益的啟示。1809年,福斯科洛被任命為帕多瓦大學的修辭學教授,他在就職演講中鼓勵年輕人去學習和研究文學,不要嚴格遵循學術傳統,而是更多關注文學與個人和社會的關係,但這一演講使得福斯科洛被禁止在所有意大利大學授課。
1810年起,福斯科洛的經濟狀況開始窘迫,他的悲劇《Ajax》發表後未獲成功加劇了這種窘境。而由於這部悲劇具有反法內容,福斯科洛不得不於1812年離開米蘭前往佛羅倫薩。他在佛羅倫薩的主要工作是完成對《感傷旅行》的翻譯。拿破崙在萊比錫戰役中失敗之後,福斯科洛又回到了米蘭,並參加了軍隊保衛意大利王國。奧地利人入侵時,福斯科洛曾計劃參加新的政府。但拿破崙百日王朝失敗後,福斯科洛最終還是離開了米蘭,去了瑞士,在那裏用拉丁文寫了一批鋒芒畢露的政治諷刺詩,攻擊自己在政治和文學上的敵人。1816年末,福斯科洛流亡到了英國[3]。
客居倫敦
[編輯]福斯科洛在倫敦期間,修訂了《雅科波·奧爾蒂斯的最後書簡》,還常為《愛丁堡評論》和《每季評論》撰寫文學評論文章,介紹和評論但丁、彼特拉克和薄伽丘的作品,受到彼特拉克的譯者達克雷夫人的好評[4]:202-205,但生活經常入不敷出,最後還為此被關入負債人監獄一段時間,這影響了他出獄後的社會地位。按照沃爾特·司各特的說法,福斯科洛無法維持長久的朋友關係。
1827年9月10日福斯科洛在特恩漢姆格林去世,葬於奇思維克的聖尼科拉斯教堂墓地,其墓碑尚在,上面鐫刻着「耗盡心力的國民詩人」,但把年齡誤寫成了50。福斯科洛去世之後的四十四年,1871年6月7日,應意大利國王的要求,他的遺骨被遷回佛羅倫薩,隆重安葬在佛羅倫薩聖十字聖殿,葬在馬基雅維利、米開朗基羅和伽利略等人的墳墓之側[3]。
主要作品
[編輯]- 《雅科波·奧爾蒂斯的最後書簡》(1798,1817年修訂),這部書信體小說描寫雅科波·奧爾蒂斯因得不到心愛的姑娘的愛情憤而出走,漫遊意大利各地,目睹祖國錦繡河山蒙受侵略者蹂躪,痛苦萬分,終於自殺,反映了民族復興運動初期的青年對拿破崙幻想破滅後找不到出路的彷徨、失望和悲憤。
- 《墓地哀思》(1807)抒發對已故者的哀思,表示死者的品德將給生者以有益的啟示。
- 《美女神》,未完稿即去世,由後人整理出版。詩中描述希臘神話中女神的誕生和她們給人間帶來的幸福,其中包含了詩人對愛情的憧憬,表現了想像的美好世界同污濁的現實世界的對立[2]。
- 《論〈神曲〉》、《論〈十日談〉》、《彼特拉克論集》等,對藝術創作中的想像,真實與理想化的關係,藝術家應具備的才能,各種文藝形式的特點,以及意大利文學的發展進程,都作了精闢的論述[2]。。
參考文獻
[編輯]- ^ Biography at Infotube. [2014-1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20).
- ^ 2.0 2.1 2.2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第七卷.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2008: 96.
- ^ 3.0 3.1 3.2 FOSCOLO, Ugo. [2014-1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15).
- ^ 4.0 4.1 4.2 4.3 4.4 Giuseppe Pecchio. Vita di Ugo Foscolo scritta da Giuseppe Pecchio. 1830.
- ^ Michele Saponaro. Foscolo. 1943: 4.
- ^ Bondanella, Julia Conaway, Peter E. Bondanella. Dictionary of Italian Literature. Greenwood Press. 1979: 215. ISBN 0-313-20421-7.
- ^ Foscolo su Biblioteca della letteratura italiana. [2014-1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30).
- ^ The Chronicles of Fleetwood House, Adam John Shirren, 1977 Pacesetter Press, p.155
- ^ Introduction to Italian Poetry, Rebay, Luciano, Courier Dover Publications, p.97
外部連結
[編輯]- 意大利語維基文庫中與本條目相關的原始文獻:Ugo Foscolo
- 互聯網檔案館中烏戈·福斯科洛的作品或與之相關的作品
- 來自烏戈·福斯科洛的LibriVox公共領域有聲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