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無舌上音
古紐研究結論 |
---|
古無輕唇 |
古無舌上 |
古無正齒 |
娘日歸泥 |
喻三歸匣 |
喻四歸定 |
照二歸精 |
照三歸知 |
古無邪紐 |
古無舌上音是音韻學中的一個假說,認為中古漢語中屬於舌上音的知、徹、澄三個聲母在上古漢語中不存在,是後來才從屬於舌頭音的端、透、定三紐中分化而來的。這一論斷最早由清代學者錢大昕在《十駕齋養新錄‧卷五‧舌音類隔之說不可信》中提出。現今學界基本公認此一假說可信[1]:122-125。
根據《切韻》,中古漢語三十六字母中的舌音包括兩組。一組是舌頭音,即端([*t][a])、透([*tʰ])、定([*d])、泥([*n]);另一組是舌上音,即知([*ʈ]或[*ȶ])、徹([*ʈʰ]或[*ȶʰ])、澄([*ɖ]或[*ȡ])、娘([*ɳ]或[*ȵ])[2]:149。中古聲母為端、透、定的字,在現代漢語普通話中聲母是 d 或 t;知、徹、澄則讀 zh 或 ch [b]。則「古無舌上音」可以通俗的理解為:普通話中聲母是d(ㄉ)、t(ㄊ)的字,和部分聲母是zh(ㄓ)、ch(ㄔ)的字,在先秦、兩漢、魏晉時期聲母相同。
例證
[編輯]文獻
[編輯]《尚書·禹貢》:「大野既豬(知)[c]。」《史記·夏本紀》:「大野既都(端)。」
《說文解字》:「田(定),陳(澄)也。」
《說文解字》:「沖(澄)讀若動(定)。」
《後漢書·文苑列傳第七十上》:「催天督(端)。」文中「天督」即後世天竺(知)國。
《文選·卷三十四·七發》:「逾岸出追。」李善註:「追(知),古堆(端)字。」
諧聲偏旁
[編輯]讀為舌頭音 讀為舌上音 桃、跳(定) 兆、晁(澄) 登、燈(端) 澄、橙(澄) 屠(定)、都、睹、賭(端) 豬(知)、儲、著(澄) 帶(端) 滯(澄) 奠(端) 鄭(澄)
方言
[編輯]閩語是最能體現「古無舌上」現象的漢語方言,中古知組字讀如端組,如[3]:224:
方言 罩(知二) 茶(澄二) 晝(知三) 趁(徹三) 直(澄三) 福州話 [tau][d] [ta] [tau] [tʰeiŋ] [tiʔ] 建甌話 [tsau] [ta] [te] [tʰeiŋ] [tɛ] 閩南語 [ta] [te] [tau] [tʰan] [tit] 潮州話 [ta] [te] [tau] [tʰaŋ] [tik] 海口話 [ʔda] [ʔdɛ] [ʔdau] [haŋ] [ʔdit]
錢大昕的研究主要是根據文獻中的聲訓、異文、注音以及諧聲偏旁,因此只能得出「古無舌頭舌上之分」的結論:「古無舌頭舌上之分,『知、徹、澄』三母……求之古音,則與『端、透、定』無異。」而後輩學者通過對方言的研究才認定「古無舌上」而非「古無舌頭」。
英語中的「tea」
[編輯]在清朝時,廈門是非常繁華的港口,包括茶葉在內的大量商品經此出口。荷蘭商人購買中國茶葉後轉銷到西歐各國,英國人就是從荷蘭商人那裏進口茶葉的。因此荷蘭語中的「thee」和英語中的「tea」都和廈門話中的「茶」字音近[e],而與北方方言(包括普通話)、吳方言、粵方言等其他各方言中的「茶」的發音區別較大。
分化條件
[編輯]上古端、透、定母字,韻母是二、三等的,中古變為舌上音知、徹、澄母字。因此,後世韻圖中端組只有一、四等字,知組只有二、三等字。
分化時間
[編輯]《南史·列傳第二十六》:「(羊戎)語好為雙聲……玄保曰:『今日上(宋孝武帝)何召我邪?』曰:『金溝清泚,銅池搖揚,既佳光景,當得劇棋。』」這裏以「銅池」為雙聲, 而「銅」、「池」在作於隋朝的《切韻》中分屬定母和澄母。據此可以推斷,上古端組分化出舌上知組大約發生在齊梁時代。
娘母和泥母
[編輯]錢大昕指出了舌頭音中端、透、定三母和舌上音中知、徹、澄三母的關係,但沒有把結論推廣到舌頭音娘母和舌上音泥母的關係上,可能是由於例證不夠充分。後來,章炳麟在《古音娘日二紐歸泥說》中提出「娘日歸泥」,補全了這一結論。
註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引用
[編輯]- ^ 許嘉璐. 传统语言学辞典. 石家莊: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0. ISBN 7543405709.
- ^ 語言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语言学名词.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11. ISBN 9787100068710.
- ^ 李小凡、項夢冰. 汉语方言学基础教程.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9. ISBN 9787301158517.
書目
[編輯]- 王寧. 古代汉语.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2. ISBN 7200045918.
- 胡安順. 汉语音韵学通论. 西安: 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 ISBN 7541972320.
- 王力. 汉语语音学.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08. ISBN 9787100053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