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孝威
唐孝威 | |
---|---|
出生 | 1931年10月 中國江蘇省無錫縣 |
國籍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民族 | 漢 |
母校 | 清華大學 |
配偶 | 呂芳 |
科學生涯 | |
研究領域 | 物理 |
機構 | 中國科學院 浙江大學 |
唐孝威(1931年10月1日—),祖籍江蘇太倉,出生於無錫,中國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同濟大學等校兼職教授,研究領域包括核物理、高能物理、生物物理、核醫學、腦科學、神經信息學、心理學等。他是教育家唐文治之孫,其妻呂芳則是語言學家呂叔湘之女。[1]
唐孝威1949年自上海市南洋模範中學畢業後考入清華大學物理系。1952年畢業後,進入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從事核探測器研究以及π介子實驗。1956年至1959年間赴蘇聯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Joint Institute for Nuclear Research)從事高能物理研究。1960年回國後參加兩彈工程,後前往青海核工業部九院工作,他領導的研究室在中子點火實驗、核試驗近區測試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1966年12月的一次氫彈原理實驗中,他成為現場判斷和證實中國氫彈原理成功的第一人。[1][2]
1970年代曾加入中國「一星」研製工作,1978年由他帶領的科學實驗小組赴德國漢堡電子同步加速器中心從事高能物理實驗,加入丁肇中領導的馬克·傑(Mark-J)探測器合作組工作。後來合作組通過實驗了傳遞強作用力的膠子的存在。1980年他當選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部委員(院士)。其後,他又在國內帶領研究組參與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由丁肇中領導的L3國際實驗組工作。實驗組最後證實了三代中微子的存在。[2]
1980年代後,他結識了貝時璋等知名生物學家,此後他便轉而進行物理學與生命科學交叉領域的研究。1994年出任攀登計劃項目「核醫學和放射治療中先進技術的基礎研究」的首席科學家。此後又開始從事腦科學、神經信息學、心理學等方面的研究,曾參加973計劃項目「腦功能和腦重大疾病的基礎研究」中「腦高級功能的機制」課題的研究,還代表中國參加過全球「人類腦計劃」神經信息學工作組。[1][2]
2013年6月5日,浙江大學將最高榮譽「竺可楨獎」頒給了唐孝威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