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十九路軍淞滬抗日陣亡將士陵園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9年10月14日) |
十九路軍淞滬抗日將士墳園 | |
---|---|
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 |
地址 | 廣州市天河區沙河街道永福正街社區水蔭路113號 |
座標 | 23°08′54.66″N 113°18′19.47″E / 23.1485167°N 113.3054083°E |
分類 |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
時代 | 1933年 |
編號 | 4-117 |
認定時間 | 2002年 |
廣州市十九路軍淞滬抗日陣亡將士陵園位於中國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沙河街道永福正街社區水蔭路113號,是由華僑捐資建立紀念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在1932年淞滬抗戰中陣亡將士的陵園。
歷史
[編輯]1928年第十九路軍前身十一軍曾在此建公墓。1932年1月28日23時30分(UTC+8時)日本海軍陸戰隊出兵進犯上海閘北,遭到駐防淞滬地區的十九路軍的頑強抵抗,隨後第五軍也加入戰鬥,至5月5日簽訂《淞滬停戰協定》,淞滬抗戰結束。由於十九路軍基本上是一支由廣東人組成的軍隊,1933年由華僑捐資建成的烈士陵園,改為十九路軍淞滬抗日陣亡將士墳園,抗日戰爭期間遭到嚴重破壞,20世紀50年代在陵墓周圍種植林木,文化大革命期間再次遭到破壞。1981年成立十九路軍淞滬抗日陣亡將士陵園管理處,並闢為陵園。1983年被公佈為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8月31日被國務院列為第二批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1990年被公佈為全國近代優秀建築單位,同年更名為廣州市十九路軍淞滬抗日陣亡將士陵園。1994年定為廣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5年1月被民政部公佈為全國第一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0年定為廣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2年7月晉升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同年被評為國家3A旅遊景區。[1][2]
建築
[編輯]場內紀念建築於1933年後陸續建成,面積6.212萬平方米。主要建築有凱旋門、紀念碑、戰士墓、將士墓、將軍墓、英名碑、浮雕牆、廣東航空紀念碑、抗日亭、先烈紀念館等建築。
凱旋門
[編輯]位於先烈東路和水蔭路的交會處,是一座高13.4米,寬11米,佔地面積40.7平方米的花崗岩砌成的仿羅馬紀功式建築,建於1932年。門額正面刻有林森所題的「十九路軍抗日陣亡將士墳園」,背面刻有宋子文題寫「碧血丹心」。
紀念碑
[編輯]位於陵園中軸線的最北段,高19.2米,佔地2,298平方米,全部採用花崗岩砌成的仿古羅馬建築風格的圓柱體紀念碑該碑,建於1932年,是陵園中的主體和代表性建築。底座刻有李濟深的題字「十九路軍淞滬抗日先烈紀念降」,而下端刻有:「中華民國二十一年三月十日京滬衛戍長官陳銘樞、十九路軍總指揮蔣光鼐、十九路軍軍長蔡廷鍇、淞滬警備司令戴戟會同立石」。
戰士墓
[編輯]位於陵園的西邊,全稱為「十九路軍淞滬抗日戰士墳墓」,佔地1187平方米,建於1932年。墳墓由190座墓依次排列建造,墓碑由李濟深題詞。
將士墓
[編輯]位於陵園的西邊,全稱為「淞滬抗日暨歷役革命陣亡烈士公墓」,佔地1,875平方米,建於1932年。主墓碑的正背面均蔡廷鍇題寫的「淞滬抗日暨歷役革命陣亡將士公墓」和「十九路軍抗日死難將士之碑」。
將軍墓
[編輯]位於將士墓的背面,佔地400平方米。葬有1997年從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遷葬至陵園的蔣光鼐和蔡廷鍇的骨灰。墓碑由花崗石鑿成,分別刻有為「蔣光鼐之墓和「蔡廷鍇之墓」。
英名碑
[編輯]陵園中軸線中部有建於1932年的「抗日陣亡烈士題名碑」,高7.7米,佔地91平方米。四周刻有十九路軍六十師、六十一師、七十八師、第一師補充團在淞滬抗戰中陣亡的1983位將士的名字。
浮雕牆
[編輯]位於陵園的西邊、戰士墓的北側,由浮雕牆和浮雕牆廣場組成。長46米,高4.6米,佔地1,250平方米由花崗石製成,於1998年元旦竣工。
廣東航空紀念碑
[編輯]是為紀念中國航空事業人士和在東征、北伐、抗日戰爭中陣亡的空軍將士而建造。1987年廣州市人民政府將這座碑移建在陵園內,次年3月紀念碑落成。碑石下面刻有孫中山題寫的「航空救國」4個字,碑誌上面刻有馮如等266名殉職的航空員的名字。
抗日亭
[編輯]位於陵園中軸線的最南端,是一座面積為120平方米的花崗岩方亭,建於1932年。「抗日亭」三字是戴戟題寫。
先烈紀念館
[編輯]位於陵園的東南側,佔地300平方米,建於1932年。
公共交通
[編輯]- (北門)十九路軍陵園站:6、27、78、192、199、547、夜14
- (東門)水蔭路站:6、27、78、192、199、547、夜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