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關大屋
外觀
西關大屋建築保護區 | |
---|---|
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 |
地址 | 荔灣區沙地一巷36號、逢源大街21號(小畫舫齋)、8號、13號、逢源北街84號(陳廉仲故居)、87號(蔣光鼐故居)、逢源北橫街9-11號 |
分類 | 古建築 |
時代 | 清未—民初 |
編號 | 4-18 |
認定時間 | 1993年8月 |
西關大屋,俗稱古老大屋,是中國廣州市荔灣區西關一帶興建的富有嶺南特色的傳統民居,多為名門望族、官僚巨賈所建。大部分西關大屋興建於清朝同治、光緒年間,主要分佈在多寶路、寶華路、龍津路西、上下九路等地。最著名的西關大屋有坐落於寶源北街18號的「梁資政第」、坐落於多寶路的鄧宮保第以及坐落於寶華路正中的鐘家花園等,但現已不復存在。
建築特點
[編輯]西關大屋多為磚木結構、青磚石腳、高大正門用花崗石裝嵌。其平面佈局按中原傳統的正堂屋形式,基本上是縱深方向展開。其設計為三間兩廊,每廳為一進,全屋分二至三進。整體呈左右對稱設計,中間為主要廳堂,從進門起分別為門廳(門官廳)、轎廳(茶廳)、正廳(神廳、大廳)、頭房(長輩房)、二廳(飯廳)、二房(尾房)。廳之間用小天井隔開,天井上加小屋蓋,設有高側窗或天窗採光通風。廳兩側分別有書房和客房。門口裝修設矮腳吊扇門、趟櫳、硬木門等三重門扇。大屋兩側各有一條青雲巷。其室內裝修和陳設講究,精巧雅致的木雕花飾,富有特色的滿洲窗和檻窗裝嵌着書畫圖案的彩色玻璃,名貴典雅的紅木家具,處處都散發着濃郁的嶺南韻味。現在龍津西路、逢源路一帶比較集中的典型西關大屋民居已劃為西關大屋建築保護區。
趟櫳門
[編輯]趟櫳由十餘根杯口粗的橫木鑲於兩根豎板上,堅板下方安裝有鐵軌的「趟」字作動詞解,意為拉動,拉動的方向並無一定的講究,有的向左,也有的向右。趟櫳的鎖設在拉向的另一側,暗藏於大木門後,是木製的頂閂,只須人在屋內用指輕按下,即可頂死趟櫳不能開合。趟櫳的作用是通風與防盜,它的木料由杉木或柚木、坤甸等所制,小孩已不能鑽過其間空隙,而又不易鋸斷,對於防盜甚為有效。趟櫳幾乎都是素身無裝飾的,僅在用料上有別,及在豎板的頂部雕成如意雲紋。有極少的大屋在豎板朝外一側刻有博古花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