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稿:非共化
共產主義 |
---|
非共產主義化,簡稱非共化(英語:decommunization),是指一些經歷過或受影響的前共產主義國家在長期統治的共產主義政權倒台後,新建立的民主政府通過政治改革、法律調整、文化更替等手段,減少或消除共產主義遺留影響的過程[1] 。非共產主義化的目的是削弱共產黨殘存的影響力以鞏固民主制度和法治原則重新塑造國家認同[1][2] 。
非共產主義化常發生於大規模政治轉型時期尤其常見於冷戰結束後的中東歐和前蘇聯的加盟國[3] 。在社會各領域去除共產主義象徵和意識形態殘餘的措施中以消除其負面影響,同時確立和鞏固與民主價值觀相符的體制[4] 。非共產主義化有助於轉型國家建立新的民主秩序,但國家進入穩定時期過度清算可能會導致政治極化和社會分裂[5] 。
原因
[編輯]非共產主義化是由於共產主義體制因存在系統性問題和外部因素導致共產主義政權難以維持繼而引發的制度轉型進程,多發生於前共產主義國家尤其是中東歐國家[6]。
非共產主義化通常與特定歷史事件相關,如1989年的東歐非共化和1991年蘇聯解體直接導致多個國家發生政治轉型。
東歐非共化
[編輯]東歐非共化是指1989年至1990年期間,東歐和中歐地區多個共產主義國家發生的政治劇變,發生政變的新生政權通過民眾運動和政治改革終結了共產黨的一黨制統治,標誌着東歐地區共產主義政權的全面瓦解[7][8]。
東歐非共化以波蘭的團結工會運動開始,隨後反共浪潮迅速蔓延至東德、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等國,以和平示威、政治談判或暴力革命等多種方式實現政權更迭[9][10]。
蘇聯解體
[編輯]蘇聯解體是指1991年蘇聯作為主權國家正式解體的事件,標誌着冷戰的終結以及全球政治格局的重大轉變[11] 。蘇聯解體的過程伴隨着經濟危機、民族矛盾加劇以及政治改革的失敗,最終導致其分崩離析[12]。
1991年8月19日,蘇聯高層爆發的八一九事件削弱了蘇聯中央政府的權威[13] 。隨後,蘇聯各加盟共和國相繼宣佈獨立, 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於12月8日並簽訂了別洛韋日協議,蘇聯名存實亡[9] 。1991年12月26日,蘇聯最高蘇維埃宣佈停止存在,蘇聯正式宣告終結,由此蘇聯的15個加盟共和國成為獨立國家[14] 。蘇聯的遺產和國際地位主要由俄羅斯繼承[15]。
方式
[編輯]政治
[編輯]非共產主義化在政治領域的核心目標是清除前政權的權力結構和制度基礎,從而確立新政權的合法性[16]。在政治層面非共產主義常用的方式是禁止共產黨及其附屬組織的存在,限制相關政治活動等,以削弱共產主義體制的影響力[17] [18] 。為推動政治體系的轉型採取選舉改革、確立多黨制以及推動政治多元化等方式,將權力從集中體制中分散出來以實現民主治理[19] 。
政治清洗是過渡性司法的重要步驟[20] 。政治清洗常針對在前政權中擔任重要職位並可能對新體制構成威脅的個人,剝奪其政治權利、禁止其擔任公職和審判[21]。政治清洗通常涉及公開前政權的檔案和秘密警察的記錄,以確定個人在鎮壓或侵犯人權行為中的參與程度[4][6]。
法律
[編輯]在法律層面,非共產主義化可通過修正憲法、法律體系改革、強化司法獨立及對接國際法等方式[6]。
非共產主義化中憲法重建的重點通常是廢除和修改與共產主義相關的法律,明確私有財產權和保障公民基本權利等,以奠定新生政權的法治基礎和合法性[22] [23] [24]。憲法修正通常涉及政治體制的調整、經濟制度的市場化改革以及公民權利體系的重構,從而清除舊共產主義體制在法律層面的影響[6]。
一些前共產主義國家在完成體制轉型後成立了專門機構,負責揭示前政權的罪行、整理和公開歷史檔案,同時協調司法和行政事務[25] 。如德國的聯邦史塔西檔案局(BStU)管理和記錄前東德秘密警察的檔案,允許公民查閱自己的記錄,並為研究和司法提供支持[26]。
文化和社會
[編輯]去除和禁止共產主義象徵
[編輯]在非共產主義化過程中,為削弱共產主義意識形態的影響,會禁止和清除有關共產主義的標誌,並立法明確禁止或嚴格限制在公共場所使用和展示鐮刀錘子、紅星等共產主義象徵以確保社會轉型進程的順利推進和防止共產主義思想的復興[27][28][29]。
教育與公共空間
[編輯]非共產主義化的教育改革調整教學大綱和重新編寫歷史教材以重塑對過去的認知,弱化或否定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等共產主義相關的意識形態和學說的地位[30],以及在公共場合宣傳共產主義的暴行和舉辦受害者紀念活動[31] 。每年的8月23日,波羅的海三國(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歐盟和其他國家會紀念發生於1989年8月23日反共產主義和爭取自由的大規模和平示威[32][33] ,並命名為稱為「黑絲帶日」或「歐洲斯大林主義和納粹主義受害人紀念日」[34][35]。
公共空間以地名、街道等公共空間命名更替和清理紀念建築為主,清除以列寧、斯大林等共產主義人物和事件命名的街道和公共設施等,以減少或消除其對共產主義的正面展示和思想傳播[36][37] 。
非共產主義行為
[編輯](綜述)(製圖:前共產主義國家)
核心:我們不是要講什麼東歐非共化!我們的重點是:非共產主義行為!!!
歐盟東擴
[編輯]在東歐非共化和蘇聯解體後,剛完成從歐共體向聯盟轉軌的歐盟為吸納前共產主義國家並推動民主化和市場經濟改革,制定了哥本哈根標準[38] ,以民主制度建設、法治確立、人權保障及市場化進程為條件,推進「治理通過擴展」在中東歐國家的實踐[38][39] 。
歐盟在90年代開始迅速擴張。2004年,有波蘭、捷克和波羅的海三國等10個國家同時加入了歐盟,是歐盟歷史上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一次東擴[40]。
歐盟於1989年推出了法爾計劃為中東歐國家提供供財政和技術支持,推進民主化和市場化改革以清除共產主義時期政權的殘存影響,並支持發展獨立的新聞媒體和公民社會[41]。法爾計劃由歐盟資助,專為預備加入歐盟的國家設計,通過加快經濟轉型並提升政治和行政能力,幫助這些國家符合哥本哈根標準的要求,為加入歐盟奠定基礎[41]。
文化紀念
[編輯]自2009年起,歐盟設立並在每年的8月23日紀念「極權主義和專制政權受害者紀念日」,以緬懷因極權主義統治而受難的人們,並紀念1939年8月23日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及其秘密協議對東歐國家造成的歷史性創傷[34]。同年,歐洲議會通過《關於歐洲良知和極權主義》決議,並明確譴責極權主義和專制政權的反人類罪行,呼籲歐洲各國重視歷史教育,反對任何形式的極權主義,並確保類似悲劇不再重演[42]。
歐盟於2011年10月14日建立了「歐洲記憶與良心平台」以支持歷史教育、文化和對極權主義統治的研究與紀念活動[43] [44]。歐盟在多地合作建設紀念館和歷史教育項目,如位於匈牙利布達佩斯的「恐怖之屋」博物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極權主義受害者紀念碑等[45][46] 。
德國的非共產主義化集中開始於兩德合併。
1989年11月9日柏林圍牆的倒塌加速了東德的崩潰,東德政府被迫開啟政治改革,德國統一社會黨的壟斷地位被動搖,最終東德與西德於1990年10月3日完成統一。
清算
[編輯]史塔西
[編輯]國家安全部「史塔西」成立於1950年2月8日,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的國家安全機構。在柏林圍牆倒塌後,東德政權逐漸瓦解。1989年11月17日,史塔西為避免被解散,改名為「國家安全局」(Amt für Nationale Sicherheit, AfNS),但在公眾的壓力下在次年1月13日史塔西被正式解散[註 1]。聯邦德國完成合併後,德國政府開始針對史塔西展開清算。
1.描述柏林圍牆倒塌
2.描述東西德合併
3.清算
3.1 史塔西
3.2 領導人等
- 3.1簡單提及埃里希·昂納克和其他成員被審判
4.相關紀念
描述格但斯克的團結工會 大概講一講清算領導人,但不是重點 稍微着重講一講清除符號和禁令,以及波蘭戰鬥標誌自由之錨(其實是二戰用的,但也被後來視作反抗強權) 不知道需不需要說卡廷慘案。蘇聯人作孽啊。
(下面是我寫的上面的我不刪到時候有人看的話再說)
格但斯克的團結工會這個工會誕生於1980年是由於蘇聯一系列的行為導致當地的人民苦不堪言,並且着這時期也是蘇聯最弱的時候大家也知道當時的蘇聯是一個縫合國家看似很和諧實際上大家都看是分崩離析格但斯克的團結工會這個工會也不算是蘇聯的第一個反共工會了但是這個也算是有代表性的,華里沙是政府重點打壓的對象之一。儘管他沒有被直接監禁,但他被軟禁在家中,還有一些其他的對象例如:安傑伊·海爾姆他是團結工會的另一重要人物,1981年12月也被捕並軟禁。亞羅斯瓦夫·卡齊爾雖然卡齊爾最終未成為團結工會的核心領導人,但在早期他參與了工會的組織工作,並因政治原因受到政府監視和打壓。[47]
自由之錨:自由之錨是波蘭在二戰時期的一個地下組織,但是在後來也被用來去抵抗蘇聯共產黨的壓迫。「自由之錨」是由字母「P」和「W」組成的,分別代表「波蘭」(Polska)和「戰鬥」(Walcząca)。在二戰期間,波蘭的抵抗組織以這個標誌為象徵,廣泛用於宣傳材料、抵抗活動、地下報紙等形式。[48]
卡挺慘案我不知道寫不寫啊到時候再說吧
開頭闡述布拉格之春給捷克的渾渾噩噩20二十年。一筆帶過。然後詳細描述天鵝絨革命(再順帶提及天鵝絨分離)。然後就大概地像波蘭一樣表述以下清算和消除。
羅馬尼亞成為一個獨立國家始於1877年5月9日建立的羅馬尼亞王國,也就是在1944年德軍從羅馬尼亞撤軍,隨後紅軍進入了羅馬尼亞並發動"羅馬尼亞共產黨發動武裝起義"在1947年共產黨正式控制羅馬尼亞並且迫使使米哈伊一世退位,於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羅馬尼亞的緊急十分低迷,全國上下的百姓都食不果腹,並且羅馬尼亞還做出了一系列的建設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並且為了償還外債羅馬尼亞官方還發佈了食品定量制,這是的大家都吃不上飯,並且老百姓也對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產生了質疑,然後羅馬尼亞爆發了一次政治危機並且於1990年羅馬尼亞正是脫離了共產黨的控制。[49]
波羅的海國家對非共產主義比較多,可以寫一些,但資料難找。不過可以提一嘴愛沙尼亞的俄羅斯人。
其他國家
[編輯]審判什麼的。 (其他)
後續及影響
[編輯]註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Kim, B.; Pirttila, J.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Reforms: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Post-Communist Transition in the 1990s. 2003. doi:10.2139/ssrn.1015458 (英語).
- ^ Urban, M. The Politics of Identity in Russia's Postcommunist Transition: The Nation against Itself. Slavic Review. 1994, 53: 733–765. doi:10.2307/2501518 (英語).
- ^ Wolczuk, K. Conclusion: Identities, Regions and Europe. Regional & Federal Studies. 2002, 12: 203–213. doi:10.1080/714004748 (英語).
- ^ 4.0 4.1 Skrzypek, M. The Banning of Extremist Political Parties as a Measures of Neo-militant Democracy: The Experience of Post-communist States. HAPSc Policy Briefs Series. 2020, 1: 67–73. doi:10.12681/HAPSCPBS.26450 (英語).
- ^ Helga A. Welsh. Dealing with the communist past: Central and East European experiences after 1990. Europe-Asia Studies. 1996, 48 (3): 413–428 [2024年12月28日]. ISSN 0966-8136. doi:10.1080/09668139608412356. eISSN 1465-3427 (英語).
- ^ 6.0 6.1 6.2 6.3 Popova, M. Post-Communist Courts. Problems of Post-Communism. 2012, 59 (5): 3–5. doi:10.2753/PPC1075-8216590500 (英語).
- ^ Antohi, Sorin; Tismăneanu, Vladimir. Independence Reborn and the Demons of the Velvet Revolution. Between Past and Future: The Revolutions of 1989 and Their Aftermath. Central European University Press. 1999: 85 [2018-06-28]. ISBN 963-9116-7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2) (英語).
- ^ Boyes, Roger. World Agenda: 20 years later, Poland can lead eastern Europe once again. The Times (UK). 2009-06-04 [2009-06-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15) (英語).
- ^ 9.0 9.1 Roberts, Adam. Civil Resistance in the East European and Soviet Revolutions. Albert Einstein Institution. 1991. ISBN 1-880813-04-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01-30) (英語).
- ^ Sztompka, Piotr. Preface. Society in Action: The Theory of Social Becoming.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x [2018-06-28]. ISBN 0-226-78815-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2) (英語).
- ^ 苏共失败, 苏联解体的惨痛教训及借鉴意义. 馬克思主義研究 (張全景). 2008, (2): 5–11 (中文(中國大陸)).
- ^ Lin, Jin-feng. The Analysis and Revelation of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2001 (英語).
- ^ Mandelbaum, M. Coup de Grace: The End of the Soviet Union. Foreign Affairs. 1991, 71 (5): 164. doi:10.2307/20045116 (英語).
- ^ 蘇最高蘇維埃將舉行最後會議 聯盟機構明年1月2日停止活動. 人民日報. 1991-12-26 [2015-1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17) (中文(中國大陸)).
- ^ 俄羅斯正式接管蘇聯在聯合國的席位. 參考消息. 1991-12-26 [2015-1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17) (中文(中國大陸)).
- ^ Nedelsky, N. Divergent responses to a common past: Transitional justice in the Czech Republic and Slovakia. Theory and Society. 2004, 33 (1): 65–115. doi:10.1023/B:RYSO.0000021428.22638.E2 (英語).
- ^ Ilkowski, Filip. Anti-Communism as Ideology. Communist and Post-Communist Studies. 2021, 54 (1–2): 1–23. doi:10.1525/J.POSTCOMSTUD.2021.54.1-2.1 (英語).
- ^ Elbasani, A. Politics and the Moderating Role of Public Debates in the Pursuit of Transitional Justice after Communism. 2011 (英語).
- ^ Voronova, V.; Стуса, Д. Політичні практики декомунізації у країнах східної Європи (2): 5–11. 2020. doi:10.31558/2519-2949.2020.2.1 (烏克蘭語).
- ^ Keskin Zeren, Aysegul. Iraq’s struggle with de-Ba`thification process. Global Change, Peace & Security. 2017, 29 (1): 57–76. doi:10.1080/14781158.2016.1256279 (英語).
- ^ Skrzypek, Maciej. The Banning of Extremist Political Parties as a Measures of Neo-Militant Democracy: The Experience of Post-Communist States. HAPSc Policy Briefs Series (EKT). 2020, 1 (2): 67–73. ISSN 2732-6578. doi:10.12681/hapscpbs.26450. eISSN 2732-6586 (英語).
- ^ Elster, Jon; Offe, Claus; Preuss, Ulrich K. Institutional Design in Post-Communist Societies: Rebuilding the Ship at Se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vii + 350. ISBN 0-521-47386-1 (英語).
- ^ LAW on the National Security of Romania (PDF). Part I, No. 163. Monitorul Oficial (Official Gazette of Romania). 1991-08-07 [2020-04-1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2-24) (英語).
- ^ Shevchenko, Vitaly. Goodbye, Lenin: Ukraine moves to ban communist symbols. BBC News. 2015-04-14 [2019-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7) (英語).
- ^ Mink, G. Is there a new institutional response to the crimes of Communism? National memory agencies in post-Communist countries: the Polish case (1998–2014), with references to East Germany. Nationalities Papers. 2017, 45 (6): 1013–1027. doi:10.1080/00905992.2017.1360853 (英語).
- ^ Charlesworth, Zoe. Is the Stasi Records Agency still necessary?: past and current debates and its uncertain future. 2014 (英語).
- ^ Sitting reviews. Riigikogu. 2007-01-24 [2020-0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14) (英語).
- ^ Latvia bans the use of USSR symbols during public events. Baltic News Network. 2013-04-11 [2014-09-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10) (英語).
- ^ Latvia Bans Soviet Symbols. The Moscow Times. 2013-06-23 [2014-09-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15) (英語).
- ^ Silova, Iveta. Post-Socialism is not Dead: (Re)Reading the Global in Comparative Education 14. 2010. doi:10.1108/s1479-3679(2010)14 (英語).
- ^ Subotić, J. Political memory, ontological security, and Holocaust remembrance in post-communist Europe. European Security. 2018, 27: 296–313. doi:10.1080/09662839.2018.1497980 (英語).
- ^ Dobbs, Michael. Huge Protest 50 Years After Soviet Seizure. The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1989-08-24.
- ^ 崔海智. 苏联对波罗的海地区政策的演变及其教训. 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知網). 2016, 48 (5): 35–42. doi:10.16382/j.cnki.1000-5579.2016.05.004 (中文(中國大陸)).
- ^ 34.0 34.1 Annual European Day of Remembrance For Victims of Stalinism, Nazism. 自由歐洲電台/自由電台. 23 August 2012 [2011-08-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9).
- ^ EU Calendar: Remembrance Day for Victims of Stalinism and Nazism. Europa.eu. [2011-05-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4).
- ^ Ochman, Ewa. The Legacies of Transition, Street Renaming and the Material Heritage of Communist Dictatorship in Poland.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istory. 2023, 59 (1): 68–90. doi:10.1177/00220094231178691 (英語).
- ^ Tabernacka, Magdalena. The legal category of the symbol within the meaning of the act on the prohibition of the promotion of communism or other totalitarian system by the names of organizational units, municipality auxiliary entities, buildings and public utility facilities 42 (3): 99–129. 2021. doi:10.19195/2300-7249.42.3.6 (英語).
- ^ 38.0 38.1 Hare, P. State-building for the market economy in Eastern Europe. Acta Oeconomica. 2020. doi:10.1556/032.2020.00032 (英語).
- ^ Harri, Ardian.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spects of the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trade liberalization. 2003 (英語).
- ^ EU welcomes 10 new member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CNN 1 May 2003
- ^ 41.0 41.1 EURLex – e50004 – EN – EUR-Lex. Europa (web portal). [2017-0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 ^ Neumayer, Laure. Integrating the Central European Past into a Common Narrative: The Mobilizations Around the ‘Crimes of Communism’ in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uropean Studies. 2015, 23 (3): 344–363. doi:10.1080/14782804.2014.1001825 (英語).
- ^ Institute of National Remembrance Cofounds the Platform of European Memory and Conscience. Poland.pl. 2011-10-17 [2011-10-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21) (英語).
- ^ Czech, Hungarian, Polish PMs sign European memory platform. Ceskenoviny.cz. 2011-10-14 [2011-10-24] (英語).
- ^ European memory platform to be founded in Prague. Prague Daily Monitor (Czech News Agency). 2011-10-04 [2011-05-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07) (英語).
- ^ Member Organisations. Platform of European Memory and Conscience. [2024-12-28] (英語).
- ^ 正说波兰史(八十六):莱赫·瓦文萨与团结工会 | 机核 GCORES. www.gcores.com. [2024-12-31] (中文).
- ^ 变天后的波兰 前反共人士成为国家英雄. 美國之音. 2018-12-14 [2024-12-31] (中文).
- ^ 太阳史家:罗马尼亚人民起义 共产党解体 | 公审 | 齐奥塞斯库 | 大纪元. 大紀元 www.epochtimes.com. 2016-07-19 [2024-12-31] (中文(簡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