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佐治·比德爾·艾里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佐治·比德爾·艾里爵士
Sir George Biddell Airy
出生(1801-07-27)1801年7月27日
英格蘭諾森伯蘭郡阿因維克
逝世1892年1月2日(1892歲—01—02)(90歲)
英格蘭倫敦格林威治
國籍 英國
母校科爾切斯特皇家文法中學(Colchester Royal Grammar School)
劍橋大學三一學院
知名於皇家天文學家(Astronomer Royal)
獎項皇家天文學會金獎(1833年、1846年)
科普利獎章(1831年)
科學生涯
研究領域天文學
數學
機構劍橋大學
皇家學會
學術指導者佐治·匹考克(George Peacock)
著名學生皮爾斯·莫頓(Pierce Morton)
威廉·戈塞

佐治·比德爾·艾里爵士,FRS(英語:Sir George Biddell Airy,1801年7月27日—1892年1月2日 ),英格蘭數學家天文學家,於1835年至1881年之間擔任皇家天文學家。他許多的貢獻包括在行星軌道、測量地球的平均密度、固體力學中二維問題的解題方法等研究,而且還包括在他擔任皇家天文學家時,確立格林威治本初子午線上的貢獻。但他的聲望被遭到指控所污蔑。其指控認為由於他的遲鈍,英國失去發現海王星的先機。

生平

[編輯]

艾里出生於阿因維克,艾里家族的歷史淵源可以追溯至14世紀時居住於威斯特摩蘭郡肯米爾(Kentmere)的同姓家族。他所屬的家族分系在英國內戰期間搬至林肯郡居住,而成為農民。佐治·艾里最早是於赫里福德的小學接受教育,之後則就讀於科爾切斯特皇家文法中學(Colchester Royal Grammar School)[1]。艾里是個內向的小孩,他在學校藉由高超的玩具槍製造技巧獲得到同學們的歡迎[2]

1819年時,他進入了劍橋大學三一學院,成為一個減費生(Sizar),這是說他可以付較少的學費卻必須擔任雇員來補償其減免的學費。在劍橋,他開始了顯赫光明的學術生涯,並且似乎很快就成為他那個年代公認的領導人物之一。1822年,他被選為三一學院的公費生(scholar),而在隔年他以數學榮譽學位甲等考試第一名(Senior Wrangler)畢業,並獲得史密斯獎。1824年10月1日,他被選為三一學院的院士,他並於1826年12月取代湯瑪斯·脫爾頓被委任為數學盧卡斯教授。他擔任該席位一年餘,之後在1828年2月被選為天文學布盧米安教授(Plumian Professor)與新劍橋天文台的台長。

研究

[編輯]

行星不等性

[編輯]

皇室天文學家

[編輯]

尋找海王星

[編輯]

海王星的發現英語Discovery of Neptune

地球的平均密度

[編輯]

以太曳引試驗

[編輯]

月球運動理論

[編輯]

工程力學

[編輯]
應力函數法
[編輯]
泰橋事故
[編輯]

泰橋事故英語Tay Bridge Disaster

私生活

[編輯]

遺產與榮譽

[編輯]

參見

[編輯]

文獻目錄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Sir George Biddell Airy.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11 [2008-02-24]. OCLC 706084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1-22). 
  2. ^ O'Connor, John J. & Robertson, Edmund F.,「George Biddell Air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收錄於MacTutor檔案之中。

外部連結

[編輯]

訃聞

[編輯]
前任者:
湯瑪斯·脫爾頓
盧卡斯數學教授席位
1826年
繼任者:
查爾斯·巴貝奇
前任者:
羅伯特·伍德侯斯(Robert Woodhouse)
布盧米安天文學與實驗哲學教授席位(Plumian Professor of Astronomy and Experimental Philosophy)
1828年至1836年
繼任者:
詹姆斯·查理士(James Challis)
前任者:
威廉·普魯特(William Prout)與亨利·福斯特(Henry Foster)
科普利獎章
1831年
繼任者:
麥可·法拉第泊松
前任者:
約翰·龐德(John Pond)
皇家天文學家
1835年
繼任者:
威廉·克里斯蒂(William Christie)
前任者:
愛德華·薩賓(Edward Sabine)
皇家學會會長
1871年至1873年
繼任者:
約瑟夫·道爾頓·胡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