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康思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康思立(874年—936年12月25日),字熙化唐朝末年至五代十國後唐將領。

康思立出自山陰諸部,定居晉陽。年輕時善騎射,事奉李克用為河東親騎軍使。跟隨李存勖解圍上黨,參與柏鄉之戰,平定燕國,在黃河兩岸與後梁作戰,有功,承制加檢校戶部尚書,右突騎指揮使。唐莊宗李存勖即位,改為軍帥,賜忠勇拱衛功臣,加檢校尚書右僕射。天成元年(926年),任應州刺史。康思立性情純厚,善撫將士,明宗即位之始,以應州所生之地任命他擔任。後來改任嵐州刺史,充北面諸蕃部族都監。天成三年(928年),遷宿州團練使。天成四年(929年),領昭武軍節度、利巴集等州觀察處置等使。改賜耀忠保節功臣。長興初年,朝廷舉兵討伐東川董璋,他被任命為監西面行營軍馬都指揮使。長興二年(931年),移鎮陝州,歷任都有政績。潞王李從珂在鳳翔起兵,唐閔帝派遣王思同等討伐,康思立有捧聖、羽林屯兵千五百人,將其羽林千人給了王思同。王思同至鳳翔,軍叛,歸降李從珂。康思立得知,想要固守陝州來等待康義誠,還想盡誅羽林千人家屬,還沒行動,李從珂大軍已至,康思立以捧聖兵守城,李從珂兵將大呼:「西兵七萬策立新天子,你們五百人其能拒守嗎?只是讓陝州人陷於死地。」捧聖兵都解甲爭相出迎,康思立於是開門迎接李從珂。清泰初年,李從珂以他本無降意,改授安遠軍節度使,又改邢州安國軍節度使,官至檢校太傅,封會稽郡開國侯。清泰二年(935年),以年老罷為右神武統軍。清泰三年(936年),石敬瑭在太原造反,李從珂以康思立為北面行營馬軍都指揮使。李從珂至懷州,派康思立率領從駕騎兵出團柏谷救張敬達,未至,張敬達已死,楊光遠歸降石敬瑭,閏十一月初九甲子日,康思立因憤激得病,在軍中去世,年六十三歲。石敬瑭即位後,為輟朝一日,贈太子少師[1][2]

參考文獻

[編輯]
  1. ^ 舊五代史》卷70 唐書四十六 列傳二十二
  2. ^ 新五代史》卷27 唐臣傳第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