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波列斯瓦夫·皮亞塞基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波列斯瓦夫·皮亞塞基
Bolesław Piasecki
全國激進陣營方陣領導人英語National Radical Camp
任期
1935年—1939年
PAX協會領導人
任期
1947年—1979
繼任雷扎德·里夫英語Ryszard Reiff
個人資料
出生(1915-02-18)1915年2月18日
 俄羅斯帝國波蘭會議王國羅茲
逝世1979年1月1日(1979歲—01—01)(63歲)
 波蘭人民共和國華沙
母校華沙大學
軍事背景
服役時間1939年-1945年
軍銜中尉
部隊民族同盟英語Konfederacja Narodu波蘭家鄉軍
參戰第二次世界大戰

波列斯瓦夫·伯格丹·皮亞塞基波蘭語Bolesław Bogdan Piasecki[1];1915年2月18日—1979年1月1日),波蘭民族主義政治家、律師、波蘭軍隊英語Polish Armed Forces (Second Polish Republic)軍官和作家。於1935年至1939年間,擔任全國激進陣營方陣英語National Radical Camp的領導人。曾做為政治犯被關押於別廖扎·卡吐斯切監獄英語Bereza Kartuska prison。在二戰期間創立了民族同盟英語Konfederacja Narodu,後與波蘭家鄉軍合併[2]。其創立了PAX協會,並長時間擔任該會主席。於1971年至1979年間,為波蘭國務委員會英語Polish Council of State的成員。亦曾是波蘭人民共和國眾議院波蘭語Sejm PRL4波蘭語Posłowie na Sejm Polskiej Rzeczypospolitej Ludowej IV kadencji5波蘭語Posłowie na Sejm Polskiej Rzeczypospolitej Ludowej V kadencji6波蘭語Posłowie na Sejm Polskiej Rzeczypospolitej Ludowej VI kadencji7波蘭語Posłowie na Sejm Polskiej Rzeczypospolitej Ludowej VII kadencji屆的成員。

生平

[編輯]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

[編輯]

波列斯瓦夫·皮亞塞基出生於一個文人家庭,其父魯道米拉(Ludomira;1876年-1947年)為一名農學家[3]

1927年,波列斯瓦夫·皮亞塞基進入華沙揚·扎莫厄斯基中學波蘭語XVIII Liceum Ogólnokształcące im. Jana Zamoyskiego w Warszawie就讀[4]。在中學就學期間,他曾加入童軍。波列斯瓦夫於1931年5月自中學畢業,然後在1935年畢業於華沙大學法律系。波列斯瓦夫在大學就學期間,成為大波蘭陣營英語Camp of Great Poland大學部的領頭人,同時活躍於波蘭民族黨英語National Party (Poland)青年部。波列斯瓦夫與其他人共同創立了全國激進陣營英語National Radical Camp,以及其中的一個分支——法蘭加民族激進陣營,並以反共和反猶太人為宣傳主軸。波列斯瓦夫與其政黨多被視為法西斯主義者和政黨[5][6]。1934年7月15日至16日的晚間,波列斯瓦夫遭到拘留,並關押於別廖扎·卡吐斯切監獄英語Bereza Kartuska prison。1934年9月獲釋後,其繼續領導遭到查禁的全國激進陣營方陣。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編輯]

九月戰役時,波列斯瓦夫加入了波蘭的裝甲部隊波蘭語Broń pancerna w II Rzeczypospolitej,軍銜為少尉。戰役結束後,波列斯瓦夫被蓋世太保逮捕,後來因為一個具有影響力的意大利家族介入調查,才令他在1940年4月被釋放。波列斯瓦夫在被釋放後,加入了波蘭的地下反抗組織,並創建了名為民族同盟波蘭語Konfederacja Narodu的組織[7]。此外,他還擔任了精銳士官軍波蘭語Uderzeniowe Bataliony Kadrowe的指揮官,自1943年5月以來,該部隊曾與德國人交戰32次。該部隊在1943年併入波蘭家鄉軍後,他擔任了波蘭家鄉軍第77步兵團波蘭語77 Pułk Piechoty Armii Krajowej第3營中尉營長[8],該部隊主要在現今白俄羅斯新格魯多克一帶作戰。暴風雪行動英語Operation Tempest期間,波列斯瓦夫成功躲避了德國人的追捕,回到波蘭中部地帶之後,他持續參與了相關的地下活動,但這次卻是針對波蘭民族解放委員會。1944年11月,波列斯瓦夫遭到蘇聯軍方逮捕並關押於盧布林伊萬·亞歷山德羅維奇·謝羅夫將軍曾多次審訊他。在波列斯瓦夫給謝羅夫將軍的信件中,稱自己支持新政府的農業改革波蘭語Reforma rolna w Polsce (1944)、社會改革、工業國有化英語Nationalization in Poland政策,並有意帶領人民反抗地下組織波蘭語Reakcyjne podziemie。波列斯瓦夫形容自己的人生,都花在從事反政府運動、別寥札監獄、被蓋世太保所抓,以及反希特拉游擊戰上。與此同時,他以重新開始發展的環境作為主要論點,撰寫成請願書呈現給政府,並刊載在《今日與明日波蘭語Dziś i Jutro》周刊上。而在1945年7月,波列斯瓦夫重獲自由[8]

波蘭人民共和國

[編輯]

二戰結束後,他與其他人共同創立以及管理《今日與明日波蘭語Dziś i Jutro》周刊,並稱是世俗天主教的社會改革運動。1947年,波列斯瓦夫創立了PAX協會,並一直擔任該協會主席直到去世。波蘭天主教會對波列斯瓦夫個人,和其建立的組織始終保持友好態度,然而在1953年,波列斯瓦夫強烈要求斯德望·維辛斯基接受波蘭統一工人黨所提名的主教人選不成後,雙方正式分道揚鑣。並使聖座更加嚴格的審視PAX協會的行為[9]

波列斯瓦夫在1954年出版了《Zagadnienia istotne. Artykuły z lat 1945–1954》(重要議題。1945-1954的文章),而該書在1955年6月28日時,與波列斯瓦夫的《今日與明日》周刊一起,被天主教訓導英語Magisterium並列入禁書目錄之中[10]。波列斯瓦夫從未正式收回自己的觀點,不過他將上述著作的書名中「Zagadnienia istotne」(重要議題)給去除了。《今日與明日》週刊則在1956年5月停刊,並被新的雜誌——《方向》(Kierunki)所取代[11]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波列斯瓦夫隨即與波蘭安全辦公室波蘭語Urząd Bezpieczeństwa合作。該單位給了他「韃靼人」(Tatar)的代號。此後,波列斯瓦夫改善了波蘭裔政治移民在倫敦生活的環境。根據茱莉亞·布萊斯泰格波蘭語Julia Brystiger上校的報告,她認為波列斯瓦夫試圖利用這種合作關係,來強化他反抗政府的地位[12]

波列斯瓦夫對1956年的政治解凍,始終抱持懷疑態度。同年10月的政治鬥爭中,他支持親史達林主義納托林派波蘭語Natolińczycy,以對抗他認為被猶太人控制的普瓦萬涅波蘭語Puławianie[9]。1956年,波列斯瓦夫成為民族團結陣線民族委員會的主席團成員,但任期僅有數個月。1965年開始,波列斯瓦夫成為PAX協會主席,並連續擔任波蘭人民共和國眾議院波蘭語Sejm PRL的第4、5、6、7屆委員。1971年至1979年間,波列斯瓦夫亦為波蘭國務委員會波蘭語Rada Państwa (Polska)的成員。1968年3月,他與「Paksem」的所有成員,共同支持米奇斯瓦夫·莫查以及其派系所組織的反智反猶活動。

波何丹(Bohdan)是波列斯瓦夫的兒子,就讀聖奧古斯丁高中波蘭語Liceum Ogólnokształcące pw. św. Augustyna,1957年1月22日遭人殺害,年僅15歲。波何丹的屍體一直到1958年12月8日才被尋獲。關於該案擄人並將人殺害的動機,在過去曾被認為是要對波何丹的父親——波列斯瓦夫——過去的政治活動展開報復,然而現今的國家記憶研究院,則傾向是要向波列斯瓦夫勒索贖金的說法,在案件發生的年代中,波列斯瓦夫為波蘭中最富有的人之一。因為波列斯瓦夫的影響,此案一直到1982年才結案,成為波蘭歷史上偵查時間最長的案件,然而此案的真兇始終未被找到[13]內政部波蘭語Ministerstwo Spraw Wewnętrznych PRL中,以副部長安東尼·阿爾斯特波蘭語Antoni Alster為首的猶太陣營,曾被懷疑僱用了此案的嫌犯。有一種假說認為,這起案件的背後,是為了報復波列斯瓦夫在戰間期所做的「反猶太及法西斯」活動。然而在波何丹被綁架後,國民警察波蘭語Milicja Obywatelska將其人手都派往了國外,且大多數都被派遣至以色列,所以無法對嫌疑犯進行訊問。另一起暗殺中,一群波蘭公安部波蘭語Urząd Bezpieczeństwa的猶太官員被指是作案兇手。而這件事很有可能只是一場公安部內的派系鬥爭,這些謀殺甚至可能不曾被預先策劃過[14]

波蘭人民共和國時期,有關波列斯瓦夫·皮亞塞基的訊息都會受到審查,以確保其名字在新聞媒體上不會出現於波蘭人民共和國當局旁,和與波蘭統一工人黨產生關聯。

榮譽與獎項

[編輯]
  • 波蘭軍事十字勳章的銀十字架(1944)
  • 波蘭復興勳章指揮官十字星級(1964),曾授予指揮官十字級(1955)
  • 一級勞動旗幟勳章 (1969)

參考文獻

[編輯]

書籍

[編輯]
  • Smolna 30. Gimnazjum im. Jana Zamoyskiego Warszawa: PIW, 1989.

資料來源

[編輯]
  1. ^ Marek Kietliński, Artur Pasko. Na Fali Października 1956 roku. Białostocczyzna w świetle dokumentów archiwalnych (PDF). 比亞維斯托克: 212. 2006 [2020-04-17]. ISBN 83-60534-47-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03-22). 
  2. ^ 40 lat temu umarł Bolesław Piasecki. mysl-polska.pl. [2020-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8). 
  3. ^ Ludomir Piasecki. sejm-wielki.pl. [2020-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6). 
  4. ^ Smolna 30. Gimnazjum im. Jana Zamoyskiego, Warszawa: PIW, 1989, 頁353,1931年畢業生列表第34號(可見Bolesław Bogdan Piasecki之名),其照片位於頁224的第47號
  5. ^ 諾曼·戴維斯. Boże Igrzyska. 卡爾可夫: Wydawnictwo ZNAK. 1999: 1029. ISBN 83-7006-911-8. 
  6. ^ Marek Borucki. Od Mieszka I do Jana Pawła II 28. : 5. ISBN 978-83-60751-08-4. 
  7. ^ Mikołaj Rostworowski, Słowo o Paxie 1945–1956, Warsaw, 1968, p. 21
  8. ^ 8.0 8.1 Mikołaj Rostworowski, Słowo o Paxie 1945–1956, Warsaw, 1968, p. 22
  9. ^ 9.0 9.1 彼得·奧盛嘉波蘭語Piotr Osęka. Największy krezus PRL-u. Przed wojną – wódz polskich faszystów. Po wojnie – przyjaciel komunistów. Ale Historia. 2013-03-25 [2020-04-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05). 
  10. ^ 齊格蒙特·齊林斯基波蘭語Zygmunt Zieliński (historyk). Kościół w Polsce 1944–2002. 波蘭拉多姆: POLWEN. 2003: 79. 
  11. ^ 安德烈·庫納特波蘭語Andrzej Kunert. Słownik biograficzny konspiracji warszawskiej 1939–1945, T. 1. 華沙. 1987: 128. 
  12. ^ 彼得·貢塔爾奇克波蘭語Piotr Gontarczyk. Najnowsze kłopoty z historią: publicystyka z lat 2008–2012. 波茲南. 2013: 167-172. ISBN 9788377851531. 
  13. ^ Piotr Osęka. Najdłuższe śledztwo w PRL. Kryptonim Zagubiony. 政治周刊. 2013-01-22 [2020-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04). 
  14. ^ 彼得·柴霍維茨波蘭語Piotr Zychowicz. Mordercy Bohdana uchodzą. 波蘭共和國報英語Rzeczpospolita. 2007-12-10 [2020-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10). 

延伸閱讀

[編輯]
  • Mikołaj Kunicki (2005). "The Red and the Brown: Boleslaw Piasecki, the Polish Communists, and the Anti-Zionist Campaign in Poland, 1967-68". East European Politics & Societies 19 (2): pp. 185–225.
  • Dudek, Antoni/Pytel, Grzegorz (1990). Bolesław Piasecki. Próba biografii politycznej (Wstęp Jan Józef Lipski). Londyn: Aneks. ISBN 0-906601-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