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街
百萬街 Миллионка 百萬莊 | |
---|---|
城市街區 | |
1920年代的百萬街 | |
1867年濱海邊疆州土地測量局劃定的18區後來演變成了百萬街 | |
坐標:43°07′04″N 131°52′52″E / 43.1178°N 131.8811°E | |
興建 | 1880年代末-1890年代 |
清退與關閉 | 1936年-1938年 |
人口 | |
• 估計(1910年) | 50,000 |
百萬街[1](俄語:Миллионка,羅馬化:Millionka),又稱百萬莊[2],是俄羅斯遠東海濱城市海參崴曾經的華人聚集地[3][4];有說因俄羅斯人認為街區內住有一百萬華人而得名[5]。街區位於海參崴火車站以北[6],海參崴港以東[5],密佈三層高的歐式[7]樓宇覆蓋,間有隱蔽院落與蜿蜒小巷[6]。在1911年頂峰時期曾有5萬華人聚集於此[8]。1936年被斯大林下令實施種族清洗,華人從此在海參崴消失[9]:166。如今為市中心的主要文化遺址地和旅遊目的地[10],正在轉型為海參崴的休閒時尚中心[9]:166。
歷史
[編輯]華社形成
[編輯]在俄羅斯殖民遠東前,華人便已經在海參崴活動[11][12]。隨着沙俄士兵於1860年來此首批定居,海參崴迅速發展為一座城市,華人人口也與日俱增,在1884年達到了3,909人[13]:177。同年,市議會制定計劃,將華人和朝鮮人驅逐隔離至城北的專門街區,計劃於1892年通過,然而多數華人拒絕服從,該街區遂成為朝鮮人街區[14][15],華人則散居於城內各處[7]。1880年代,海參崴市決議引入護照制度,然當地警力不足,華人又以互借護照矇混過關,致使制度難以實施。海參崴警察局長在1886年指:[16]
“ | 市警甚至對海參崴華人的大致數量仍然一無所知。永居當地的華人似有4,000—5,000,季節性居民則多達6,000。無人知曉其從何而來,到何而去,因何故來去,即便少數可知也只是道聽途說而來。 | ” |
隔離嘗試
[編輯]俄曆1899年8月29日(公曆1899年9月11日),哈巴羅夫斯克軍事總督尼古拉·奇查戈夫准許市議會設立專門的華人街區。被逐華人請訟於遠東委員會,後者諮詢內政部,內政部指市議會有權驅逐華人至特定街區,然需俄皇御准。尼古拉·奇查戈夫遂以市議會決議與總督辦公室報告上書,為隔離華社之舉辯護;俄皇尼古拉二世於俄歷1902年10月12日(公曆1902年9月29日)准許限制亞裔社群之居所。是故,市議會再於1906年決議設立華人街區[17]:56-67,然計劃因海參崴要塞司令以恐有大批外人窺探軍機之名反對而作罷[18]:63。
自發聚集
[編輯]1897年,海參崴華人已經有5,580人之眾,逐漸聚集於第二個華人集市—謝苗諾夫集市附近[7]。出租給中國人的住宅建於19世紀90年代,由俄羅斯土地所有者或出租土地的中國商人建造[2][17]:55。自此,集市東側形成了非官方的華人社區[7]。到1910年代末,大部分海參崴華人聚集於謝苗諾夫斯基集市與阿穆爾灣以東、斯維特蘭大街以北、阿留特街以西以及市屠宰場(今奧林匹耶茨體育綜合中心)沿着拉塔里街(今烏特金斯卡亞街)北延線以南的範圍內。這一區域分別為大小百萬街[18]:63;到1910年時,該地聚集的華人超過了5萬人。如G·A·蘇哈喬娃所言:[19]
“ | 百萬街與這個城市一起成長……1893年初,(漢族)中國移民的數量以每年10,000—11,000人的速度增長。1910—1911年,百萬街有5萬名居民,其中三分之一是未登記的非法移民。而4萬多人沒有永久地址(即固定定居地)。(其中許多人)來自滿洲、山東等地。 | ” |
清退關閉
[編輯]1936年4月17日,聯共(布)中央政治局決定清退百萬街;行動於1936年5月開始,濱海邊疆區內務人民委員部在百萬街內搜查並逮捕無證房客、罪犯和妓院老闆,將所有其他中國居民趕出街區,沒收屬於中國公民的所有財產[20]:105。中國外交文件顯示,從1935年下半年到1937年初,蘇聯政府已先後驅逐幾批華人[21]:47。1936年5月和1936年6月,由於打擊犯罪和非法移民引起當地華人的恐慌,中國領事館兩次干預蘇聯整頓百萬街的行動[20]:105。1936年的交涉後,考慮到蘇聯與蒙古人民共和國簽訂《互助議定書》的對與中國外交關係的負面影響,聯共(布)中央政治局下令當地政府避免針對中國人留下口實,並在年底前完成對百萬街的清退行動[21]:42-43。與此同時,海參崴市政當局也許諾為合法的華人居民提供替代住所[20]:105。然而,隨着中日戰爭在1937年升級,蘇聯再度恢復對亞裔人口的大規模逮捕與驅逐[21]:47。至1930年代末,百萬街便再無華人[21]:47。蘇聯作家索贊尼辛指有63,000名華人被送往集中營並從此不知所終[22]。
21世紀初,海參崴在修建公路時發現了有四百餘名斯大林時期遭槍決殺害的死者的萬人坑。俄媒報道稱死者應為當年「清洗土匪街區」時遇害的中國人[23]。
市民生活
[編輯]居住條件
[編輯]從19世紀90年代末到20世紀20年代初,海參崴一半的人口是亞裔,而華人是最大的亞裔群體[22]。而83.3%在海參崴的華人都是男性,這與該市高麗人和日本人的性別基本平衡形成鮮明對比[22]。許多在百萬街的中國人只短期居住於俄羅斯,從事季節性工作[19]。整個華人街區極其擁擠,通風條件差,衛生水平低,這常常使當地衛生部門譴責市中心的華人街區的狀況。例如,僅謝苗諾夫斯基亞街5號院就有59套公寓,有300至350名租戶。住在該街區的實際人數可能是官方數字的兩倍。1890年霍亂疫情爆發後,當地政府描述了華人區的「極端擁擠和不可能的衛生狀況」,並將城市中的華人稱為對公共衛生的威脅:[7]
“ | 成千上萬疲憊不堪、骯髒不堪、衣衫不整的中國人已經佔領了海參崴......並佔領了所有的貿易和職業......你的房舍再乾淨,你的衣服再豪華,也無法使你免於霍亂。你會通過後門,通過廚房的虱子,通過廉價的廚師、保姆和奴才,被這個可怕的客人感染。 | ” |
經濟活動
[編輯]百萬街有自己的小商店、劇院、鴉片煙館、妓院,以及走私者和小偷的藏身之處[24]。蘇聯官員也經常將該街區描述為麻醉品販運、鴉片煙館和賣淫網絡的中心,認為該地區不衛生、危險,並有巨大的火災隱患,然後以此為藉口驅逐華人居民[6]。城市的經濟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百萬街附近的中國商人和小販所提供的服務。具體來說,華人憑藉着比當地俄羅斯人更多的零售店控制着零售行業[19]。儘管當地的俄羅斯政府經常試圖將華人驅逐出城市,並限制華人活動,但這種嘗試是徒勞的,因為華人仍然在城市的官方和法律機構的範圍之外[24]。據張西曼回憶,由於俄國軍警無法分辨華人中的罪犯,最後只得由當地的華商總會呈請當地政府設立若干門警;後來時稱狗肉將軍的張宗昌即最早的門警之一,其從盜匪處金盆洗手,又從軍警處學會些不標準的俄語,最後也開始包庇當地的不法產業並從中分紅[25]。布爾什維克在1922年接管該市後,新政府認為華人是「從政治角度看有害的外國人」,後又在1929年禁止自由商業企業,許多華人離開了這座城市[22]。
風俗節慶
[編輯]華人同時也帶來了慶祝農曆新年等的中國習俗;春節期間華人一連數日都不工作,起初為歐洲裔居民帶來不便,後也被習以為常。慶祝春節的活動自1893年起便見諸當地各報刊,儘管1899年起政府因為臨近的市醫院的安寧開始禁止中國人在朝鮮大街的中國佛堂邊上放鞭炮,此後華人則將放鞭炮的位置改到城市東側,此舉受到了當地警察的默許。然而到1922年,隨着蘇維埃接管城市,農曆新年被視為「明顯體現宗教內容的節日」,蘇維埃政府隨即開始取締慶祝農曆新年的習俗。1931年2月,聯共(布)在當地的市委批准了第18號決議《就東方新年(2月中旬)進行群眾性工作的計劃》取締長期以來在海參崴一直慶祝的農曆新年[26]。
遺蹟
[編輯]華人被強制流配後,海參崴的百萬街成為一座鬼城,餐館、鴉片館、妓院再無生意,商店的招牌被拆除,仿佛華人並未在此存在過[5]。此後的半個世紀以來,到1991年蘇聯解體之前,只有蘇聯公民居住在海參崴[27]。然而,華人的重新回歸則再度引發當地的排外情緒與種族關係緊張[28]。2009至2010年間,疑似為大清洗中遇害華人的屍體在當地被重新發現[1]。當時在海參崴修建公路的過程中發現了斯大林時期的萬人坑[29]。俄羅斯媒體報道稱死者應是1937年「清洗土匪街區」時被殺的中國人[23]。在其中被獲准開挖的地塊發現了495個帶彈孔的頭骨[30]普遍認為還有更多的遇難者。這次被發現的遇難者多為25至35歲的男性[31]。
百萬街所在的街區近年被當地旅遊當局冠以海參崴的「阿爾巴特」之名,高檔餐廳和精品酒店林立,但從未提及老唐人街的歷史[5]。
相關條目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俄远东挖掘政治大清洗牺牲者尸骨 发现华人遗骸. 中國新聞社. 2010-06-08 [2019-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20) –透過騰訊新聞 (中文(簡體)).
- ^ 2.0 2.1 Анча, Дмитрий Алексеевич; Мизь, Нелли. 中国人的聚集地 符拉迪沃斯托克的中国街区. 中国人在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历史篇章(1870~1938年). 由胡昊; 劉俊燕; 董國平翻譯. 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09781715.
- ^ Frolovskiy, Dmitriy. Vladivostok: The Many Lives of Russia’s Far Eastern Capital. The Diplomat. [2022-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7) (美國英語).
- ^ Verkeenko, Vitaly. A European city with an Asian mentality and a profoundly Russian soul. Roscongress Building Trust. [2022-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2) (英語).
- ^ 5.0 5.1 5.2 5.3 French, Paul. The Chinatown Stalin made a ghost town: Millionka in Vladivostok. 南華早報. 2022-06-18 [2022-06-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23) (英語).
- ^ 6.0 6.1 6.2 Jersild, Austin. Chinese in Peril in Russia: The “Millionka” in Vladivostok, 1930-1936. Wilson Center. 2019-10-29 [2022-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08) (英語).
- ^ 7.0 7.1 7.2 7.3 7.4 Urbansky, Sören. A Chinese Plague: Sinophobic Discourses in Vladivostok, San Francisco, and Singapore. Bulletin of the GHI Washington, Issue 64 (Spring 2019). 2019: 75–92 [2022-07-10]. ISSN 1048-913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6) (英語).
- ^ The Chinese in Russia's Far East: A Clash of Civilizations in Vladivostok. GeoHistory. 2010-08-31 [2022-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22) (美國英語).
- ^ 9.0 9.1 Maçães, Bruno. The Dawn of Eurasia : On the Trail of the New World Order. New Haven. 2018 [2022-07-10]. ISBN 978-0-300-23593-7. OCLC 102623883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0).
- ^ Metlyaeva, T V; Falko, L Yu; Klochko, I L. The Image of the Urban Environment in the Context of Tourist Attractivity of Vladivostok. IOP Conference Series: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21-03-01, 1079 (2): 022087. ISSN 1757-8981. doi:10.1088/1757-899X/1079/2/022087.
- ^ HYER, ERIC. DREAMS AND NIGHTMARES: CHINESE TRADE AND IMMIGRATION IN THE RUSSIAN FAR EAST. The Journal of East Asian Affairs. 1996, 10 (2): 289–308. ISSN 1010-1608.
- ^ Higgins, Andrew. Vladivostok Lures Chinese Tourists (Many Think It’s Theirs). The New York Times. 2016-07-23 [2022-07-10]. ISSN 0362-4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17) (美國英語).
- ^ Matveev, Nikolai Petrovich. Краткий исторический очерк города Владивостока [Brief historical outline of the city of Vladivostok]. Vladivostok. 1990 [2022-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2) (俄語).
- ^ Akulenko, Vadim S. Vladivostok and the migration of Korean people to the Russian Empir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Asian Studies. 2019 [2022-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5).
- ^ АВПРИ, ф. 148 (Тихоокеанский стол), оп. 487, д. 770, л. 160
- ^ Glebov, Sergey. Between Foreigners and Subjects: Imperial Subjecthood, Governance, and the Chinese in the Russian Far East, 1860s–1880s. Ab Imperio. 2017, 2017 (1): 86–130 [2022-07-10]. ISSN 2164-9731. doi:10.1353/imp.2017.0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7) (英語).
- ^ 17.0 17.1 Sorokina, T. N. Китайские кварталы дальневосточных городов (конец XIX – начало XX века) [Chinese quarters of the Far Eastern cities (late 19th – early 20th century)]. Диаспоры. 2001: 2–3.
- ^ 18.0 18.1 Suhacheva, G. A. Обитатели "Миллионки" и другие. Деятельность тайных китайских обществ во Владивостоке в конце XIX – начале XX века [Residents of "Millionka" and others: Activities of secret Chinese societies in Vladivostok in the late 19th – early 20th century.]. Россия и АТР. 1993: 1.
- ^ 19.0 19.1 19.2 Iijima, Yasuo. Post-Cold War Demilitarisation and “Korean Trading Diaspora” in Vladivostok: the Past and Present (PDF) (Ph. D in Planning Studies論文). London: University College, University of London. 1999 [2022-07-1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07-12) (英語).
- ^ 20.0 20.1 20.2 Khisamutdinov, Amir Aleksandrovich. Миллионка: Культура, выросшая в подворотне [「百萬莊」[唐人街]:一種在後院生長的文化] (PDF). 海參崴: 遠東聯邦大學出版社. 2018 [2022-06-2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06-26) –透過夏威夷大學馬諾阿分校eVols (俄語).
- ^ 21.0 21.1 21.2 21.3 尹廣明. 苏联处置远东华人问题的历史考察(1937—1938). 近代史研究. 2016, (2): 41 [2022-06-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22) –透過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 (中文(簡體)).
- ^ 22.0 22.1 22.2 22.3 Patsiorkovsky, Valeri; Fugita, Stephen S.; O'Brien, David J. Asians in Small Business in the Russian Far East: A Historical Overview and Comparison with Asians on the American West Coast. The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 1995, 29 (2): 566–575 [2022-07-11]. ISSN 0197-9183. doi:10.2307/254679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2).
- ^ 23.0 23.1 Эксгумацию массового захоронения под Владивостоком завершат к 13 июня — Последние новости Дальнего Востока и Приморья | Восток-Медиа. vostokmedia.com. [2023-0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10) (俄語).
- ^ 24.0 24.1 Richardson, William. Vladivostok: City of three eras. Planning Perspectives. 1995, 10 (1): 43–65 [2022-07-10]. ISSN 0266-5433. doi:10.1080/026654395087258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2) (英語).
- ^ 張西曼. 辛亥招募革命骑兵记. 李長林; 張小曼 (編). 张西曼集. 長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0-10-01 [2022-07-15]. ISBN 978-7-5438-6846-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5) (中文).
- ^ Анча, Дмитрий Алексеевич; Мизь, Нелли. 符拉迪沃斯托克中国人的社会生活、节日和娱乐. 中国人在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历史篇章(1870~1938年). 由胡昊; 劉俊燕; 董國平翻譯. 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09781715.
- ^ The Chinese in Russia's Far East: A Clash of Civilizations in Vladivostok. GeoHistory. 2010-08-31 [2022-06-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22) (美國英語).
- ^ McCarthy, Terry. Race hatred simmering in Vladivostok: Chinese who are trading in the. The Independent. 1994-03-24 [2022-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9) (英語).
- ^ 俄远东发现斯大林时期“万人坑” 埋200多具尸骨——中新网. www.chinanews.com.cn. [2023-0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10).
- ^ Jazzy. Братское перезахоронение расстрелянных на Лесном кладбище города Владивосток. Некрополь террора и Гулага. 2014-07-23 [2023-0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10) (俄語).
- ^ Виртуальный музей Гулага. gulagmuseum.org. [2023-0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10).
外部連結
[編輯]- Chinese in Peril in Russia:The "Millionka" in Vladivostok, 1930-193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
- Exploring the old China town in the heart of Vladivostok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英國廣播公司
- Remembering「Millionka」–Vladivostok’s Chinatown Badland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