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肯德爾效應
外觀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8年6月11日) |
科肯德爾效應(英語:Kirkendall effect)[1]:二種原子擴散速率不同金屬的介面,經擴散後發生移動的現象,稱為「科肯德爾效應」。這是歐內斯特·科肯德爾於1947年在韋恩州立大學任化學工程系助理教授時用黃銅(70%銅和30%鋅)和銅,接觸面用鉬絲做記號,在785攝氏度擴散56天後的實驗結果發現的。
此前,金屬原子擴散機理的要點認為[2]:
- 金屬擴散原子和原來原子交換位置;
- 金屬擴散原子和原子缺位交換位置;
- 擴散金屬間的介面經擴散處理後,不會發生移動。
科肯德爾效應與原有的金屬擴散機理最根本區別是,二種擴散係數不同的金屬接觸,它們之間的介面,經擴散處理後會發生移動;介面向擴散係數大的金屬這邊移動。科肯德爾效應說明;不同金屬具有不同的擴散係數。
柯肯效應在金屬冶金,擴散理論,和焊接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應用;例如:用它控制固體連接邊界處所形成的空洞;用來製造空洞納米顆粒和納米管等[3]。
參考文獻
[編輯]這是一篇與化學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