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形城市
線形城市(西班牙語:Ciudad lineal,英語:Linear city),亦稱為線性城市、帶形城市、帶狀城市,簡而言之是城市形態呈線型分佈的規則或理念,通常與組團式城市、放射型城市相對。西班牙工程師阿圖羅·索里亞-馬塔於1882年首先基於此形態提出了城市與區域規劃理念[1]。同時,有一些城市由於地理條件的限制,本身規模分佈即為線型。
2010年6月3日,烏克蘭著名建築設計師伊格爾·斯維斯頓在上海世博會期間展示了他關於未來城市的設計理念「線性城市」[2]。
背景
[編輯]索里亞-馬塔提出線型城市的背景是,適逢鐵路交通大規模發展的時期,鐵路是安全、高效和經濟的交通工具,把遙遠的城市連接了起來,並使這些城市得到了很快的發展,在各個大城市內部及其周圍,地鐵線和有軌電車線的建設改善了城市地區的交通狀況,加強了城市內部及與其腹地之間的聯繫,從整體上促進了城市的發展[3]。
按照索里亞-馬塔的理念,從核心向外擴展的城市形態已經過時,它們只會導致城市擁擠和衛生惡化,在新的集約運輸方式的影響下,城市將依賴交通運輸線組成城市的網絡。而線形城市就是沿交通運輸線佈置的長條形的建築地帶,他認為未來的城市是「只有一條寬500米的街區,要多長就有多長」[3]。其核心目的是似城市中的居民既可以享受城市型的設施又不脫離自然[3]。
線形城市的基本原則
[編輯]索里亞-馬塔提認為線形城市的基本原則中最重要的一條原則是「城市建設的一切其他問題,均以城市運輸問題為前提」。這樣的城市結構使城市中的人從一個地點到其他任何地點在路程上耗費的時間最少。城市平面應當呈規矩的幾何形狀,在具體佈置時要保證結構對稱,街坊呈矩形或梯形,建築用地應當至多只佔1/5,要留有發展的餘地,要公正地分配土地等原則。
城市擴張時,可以增加新的街坊,因此城市只會伸長,而不會展寬。
具體實踐
[編輯]19世紀時,按照索里亞·馬塔的設想,線形城市首次在馬德里的線型之都區(Ciudad Lineal)落成,它規劃佈置於阿圖羅·索里亞(Arturo Soria)大道兩側,但是在1920年代末由蘇聯規劃師尼古拉·亞歷山德羅維奇·米利廷提倡。
儘管線形城市理論有很多問題,但是它對現代的城市規劃建設產生了深遠影響。後來的一些城市規劃理論沿襲了沿交通線進行組團帶狀發展的思想。例如哥本哈根的指狀佈局就是城市沿交通線建設的例子[4]。
中國
[編輯]其重要特徵為城市(或城市的一部分)由一條橫穿整個城市的街道構成,其他重要道路與街道和設施以平行與該中心街道而成,而與此垂直的街道長度較短,城市以長方形或帶狀形狀特徵為主。這類城市往往受到地理和其他政策條件的限制,修建成此種格局。但是,它們尺度遠遠大於阿圖羅·索里亞設想的500米,不屬於其「線形城市」的範疇。
- 廣東省深圳市,由於深圳河阻隔,深圳以深南路為主幹道,從東向西呈帶狀分佈,南北狹窄。
- 廣東省廣州市白雲區東側同和街道附近區域,以廣州大道為中心街道,從南向北呈帶狀分佈,東西狹窄。
- 甘肅省蘭州市,全城街道沿黃河方向建設,從東向西呈帶狀分佈,南北狹窄。
- 陝西省寶雞市
- 湖北省荊州市
- 安徽省淮南市,全城街道沿淮河以南的206國道方向建設,從西向東呈帶狀分佈,南北狹窄。
- 四川省攀枝花市
沙特阿拉伯
[編輯]- The Line,2021年沙特阿拉伯宣佈將投資1000-2000億美元,在沙漠中新建一座智慧城市「線城」(The Line),屬於新未來城的組成部分之一,東西長約170公里,南北寬僅200米,海拔500米,規劃可容納900萬人口,佔地面積僅34平方千米。
參考文獻
[編輯]- ^ 城市规划资料集第一分册. 北京: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08.
- ^ 尹袖奇. 乌克兰建筑设计师畅想未来“线性城市”建设. 北京: 國際在線. 2010-06-03 [2018-07-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24).
- ^ 3.0 3.1 3.2 李德華.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 北京: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10.
- ^ 文國瑋.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3-06-01. ISBN 978-7-302-315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