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新馬華語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依照頁面評級標準評為初級
本條目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馬來西亞專題 (獲評初級中重要度
本條目屬於馬來西亞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馬來西亞相關條目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初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初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中重要度
漢字文化圈專題 (獲評初級未知重要度
新馬華語」是漢字文化圈專題的一部分,一個主要對(即漢字文化圈,或稱「東亞文化圈」「儒家文化圈」等)為主題的文章作編輯、收集、整理、完善的專題。如果您願意參與,可以編輯這篇文章,或者造訪本專題頁面了解專題的工作,並歡迎參與討論
 初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初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新加坡專題 (獲評初級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屬於新加坡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新加坡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初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初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新條目推薦

[編輯]
~移動自Wikipedia:新條目推薦/候選~(最後修訂
~移動完畢~天上的雲彩 雲端對話 2007年4月25日 (三) 07:54 (UTC)[回覆]

關於華語聲調問題

[編輯]

雖然參考資料處指出新馬華語中無輕聲,但根據我中小學的學習經驗,新馬華語大致上依舊以中國大陸為準,包括漢語拼音、四聲和輕聲等概念,在華文課本上仍然保持一致,只是口語中甚少使用。楷兒森 (留言) 2009年8月22日 (六) 05:59 (UTC)[回覆]

建議「新馬華語」移動「馬來西亞華語」

[編輯]
已各自建立條目。——白布飄揚留言2022年4月22日 (五) 18:18 (UTC)[回覆]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如題,原因如下:

  1. 新馬華語是新加坡華語和馬來西亞華語的合稱,本條內容實為馬來西亞華語。
  2. 條目內容原來自馬來西亞華語,IP用戶在未經討論的情況下合併到新馬華語。
  3. 已有新加坡華語一條。

O-ring (留言) 2010年5月1日 (六) 22:06 (UTC)[回覆]

(+)支持致遠艦撞沉吉野留言2019年12月4日 (三) 01:01 (UTC)[回覆]


本討論已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準確性質疑以及條目完整性

[編輯]

在台灣學的華語並沒有入聲,即使比較一般常見的也就是陰平、陽平、上聲、去聲等四聲;即使是古漢語也說是平、上、去、入等四聲。文中提到華語有五聲?將一般口語的輕聲也一起併入,這應該算是一種誤導。我所知道的華語正確來說只有四聲,雖然有少部分人將輕聲也列為第五聲,不過使中那只是一種口語化的聲調,並非正式漢語中從古至今所謂的四聲。這是一種錯誤!→ 囉唆的阿佳 2007年9月27日 (四) 14:20 (UTC)[回覆]

文中提到馬來西亞的華語有五聲,但是卻只寫了一點「第五個聲調是入聲」,其他卻完全沒有資料?還有,文中並沒有太多描述華語對馬來西亞的影響,多數敘述的內容,都是馬來西亞原有的語言影響了當地的華語。同時粵語也屬於華語之一,針對粵語直接影響到的描述也很少,只有少數受到粵語影響了其華語的文法,希望這部分也能加強。→ 囉唆的阿佳 2007年9月27日 (四) 14:20 (UTC)[回覆]

質疑首段內容有關的看法與依據

[編輯]

首先,是誰把馬來西亞華語定義為「混合了當地馬來語,英語,廣東話,福建話等等方言的非標準華語」?

第二,我是馬來西亞華人,卻從不知道「會說標準華語的華人只佔少數」。雖然馬來西亞華語的口音不同於中國大陸的普通話,卻也不會和台灣人的口音差太遠,因為馬來西亞華語的標準基本上遵照中國與台灣所公佈的標準。

不同的年齡階層的口音也會有差別,主要是因為早期的教學標準不一樣,而舊時方言環境的影響也會比較大。

至於怎樣才是「標準華語」,怎樣界定、界定到什麼程度,並沒有任何統計數據,就像「有多少中國人說的是『標準普通話』」、「多少台灣人說的是『標準國語』」一樣,在這個南腔北調的漢語大家庭里,並沒有絕對可靠的數據。

第三,馬來西亞絕大多數華人(約90%)都進入華文小學就讀,只有在中學時才分流(約十分之一的華小畢業生轉入獨中),由於族群的自然凝聚力使然,不同源流的中學環境並沒有給華裔生的華語帶來顯著的改變,而且獨中生並不是和國中生隔絕,所以兩者之間的口音不會有太大的分別。馬來西亞的華語口音會有地域上的差別(和方言族群的分佈有關),但不是依據學校源流。

第四,就算是從小進入英文源流或國小源流的華裔,很多也會說華語,實際上並沒有如文中所說的出現『香蕉人』與『Chinaman』的尖銳對立情況。(有華人會用「Chinaman」這個字眼稱呼自己的族群嗎?)

白布 2007年12月2日 (日) 19:14 (UTC)[回覆]

大家好,我不是馬來西亞華人,但看完你們的討論後,我有一些問題想請教各位大馬朋友: 到底國中生的華文水平如何?注意,我說的是華文(書面語)不是華語口語。因為華語跟馬來語英語不同,馬來文和英文都是拼音文字,只有26個字母,任何人只要會說馬來語,就一定能看懂馬來文報紙。但華文字常用的也有2000多個,不經過長期學習是絕對看不懂華文書的。我聽說有些馬來人和印度人也會說華語(甚至福建話廣東話等),但看不懂華文書。所以我的問題是:國中生看得懂華文報紙嗎?他們會寫華文信嗎?如果會,是多數國中生會,還是一小部分?還是多數國中生只能勉強看懂華文書但不能寫華文?

「第四,就算是從小進入英文源流或國小源流的華裔,很多也會說華語,實際上並沒有如文中所說的出現『香蕉人』與『Chinaman』的尖銳對立情況。(有華人會用「Chinaman」這個字眼稱呼自己的族群嗎?)」── 這些從小讀英文源流或國小源流的華裔,他們就算會說華語也應該不會看華文報紙吧?理由如前所述 另外,到底國中生和獨中生是否像你們說的那樣對立?

基本上,絕大部份讀過華小的國中生,尤其是華裔生,大多能讀寫中文,華小六年所學習的漢字已經超過三千多個,基本上三、四、五、六年級的華小生已經可以閱讀中文報章。不過在中學過後,有部份學生可能會因為少寫而出現忘字的現象,至於看讀能力大多不會退步。而一些持續學習的則可以持續到大專水平。例如曾多次在國際大專生中文辯論賽中奪標的馬來亞大學辯論手,大多是國中生。(獨中生較少進入國立大學,而多進入私立或外國大專。)——白布 (留言) 2008年4月3日 (四) 07:41 (UTC)[回覆]
獨中生與國中生並沒有對立情況,不過國中不同種族之間可能會有一定程度的隔閡,但不是絕對,獨中生也可能因為種族環境較單一而對其他種族較為生疏。這是以目前情況而言。——白布 (留言) 2008年4月3日 (四) 07:41 (UTC)[回覆]

原創、不準確內容

[編輯]

標準華語的由來

今天的標準華語/華語,被馬來西亞人認為是'母語'其實是錯誤的,因為在1940年代以前,馬來西亞的唐人都還不認識標準華語,多是讀寫講方言。漸漸的,標準華語才在學校里出現,成為今天的華語。母語定義是指母親和你溝通的語言,當年很多人的母親都不是說標準華語的。馬來西亞今天的華語教育是50年代以後才後出現的[1],當年曾經有提倡講話語運動,要學生多講華語, 而漸漸的,新一代華人把'母語'都認為是今天的標準華語。根據記載,當年來自不同省份的華工由於各自的方言不同,而他們說話時必須以馬來語溝通。因為方言不同,所以當年就有分派,分區,私會棠等等。


  1. ^ 郭熙·《論「華語」》[D]·《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J]2004年第2期·廣州:暨南大學華文學院。

外部連結已修改

[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新馬華語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械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械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7年9月29日 (五) 00:28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