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臺灣話
臺灣話曾屬優良條目,但已撤銷資格。下方條目里程碑的連結中可了解撤銷資格的詳細原因及改善建議。條目照建議改善而重新符合標準後可再次提名評選。 | |||||||||||||
| |||||||||||||
當前狀態:已撤銷的優良條目 |
臺灣話屬於維基百科社會科學主題的基礎條目第五級。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條目依照頁面評級標準評為乙級。 本條目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
|||||||||||||||||||||||||||||||||||||||||||||||||||||||||||||||||||||||||||
---|---|---|---|---|---|---|---|---|---|---|---|---|---|---|---|---|---|---|---|---|---|---|---|---|---|---|---|---|---|---|---|---|---|---|---|---|---|---|---|---|---|---|---|---|---|---|---|---|---|---|---|---|---|---|---|---|---|---|---|---|---|---|---|---|---|---|---|---|---|---|---|---|---|---|---|
|
在此條目的討論易發展成激烈的爭論。請在討論和編輯時保持冷靜,遵守禮儀,文明討論,尋求共識,不要人身攻擊。 |
存檔 |
---|
下列網頁錨點已失效。
請協助修正錯誤錨點。若機械人無法在修復錨點後數分鐘內自動刪除本範本告知的訊息,請您協助移除本模板。 | 報告錯誤 |
「咱人話」是中性?
[編輯]此詞照字面上之意,是「我們人的語言」,可以雙關解釋成「我們的話」或「我們人所講的話」。如果是後面語意的話,那則暗示不會講此語的人不是人。如此可被雙關解釋而歧視他人的字詞,我不認為此詞為「中性」。「中性」應該是政治正確的,對所有人都不具有敵意。建議修掉「中性」這個形容詞。Zero00072(留言) 2014年11月24日 (一) 02:43 (UTC)
- 解釋的是你、有這麼想的當然也是你「如果是後面語意的話,那則暗示不會講此語的人不是人」。Ianbu(留言) 2014年11月26日 (三) 13:45 (UTC)
- 樓主的解說把我雷到了o(╯□╰)o...以下是在下按樓主的理論可以類推:「因紐特人」在他們自己的語言裏面意思是「人」,所以說,對於非因紐特族群來說這是個嚴重歧視性的罵人詞彙,因為「不是因紐特人的就不是人」?加拿大的白人改用這種稱呼來稱呼這些原住民,因為加拿大白人認為自己「都不是人」,只有原住民才能算得上是「人」?--122.90.103.215(留言) 2015年2月7日 (六) 09:02 (UTC)
- 「我會曉咱人話,你袂曉」,你能解釋該情境下,你的感受嗎?Zero00072(留言) 2015年7月1日 (三) 09:17 (UTC)
- 樓主的解說把我雷到了o(╯□╰)o...以下是在下按樓主的理論可以類推:「因紐特人」在他們自己的語言裏面意思是「人」,所以說,對於非因紐特族群來說這是個嚴重歧視性的罵人詞彙,因為「不是因紐特人的就不是人」?加拿大的白人改用這種稱呼來稱呼這些原住民,因為加拿大白人認為自己「都不是人」,只有原住民才能算得上是「人」?--122.90.103.215(留言) 2015年2月7日 (六) 09:02 (UTC)
- (!)意見:小時候常聽到長輩說到「咱人」,只是表達「我們這種人」,並沒有所謂「其餘不是人」的暗示。--Kolyma(留言) 2015年9月27日 (日) 12:16 (UTC)
- (:)回應:「咱人著愛光明正大、老老實實。」,我們為人就要光明正大、老老實實,只有不為人才可以不光明正大、不老實。我這樣的舉例,是否不正確?Zero00072(留言) 2015年10月13日 (二) 15:00 (UTC)
建議改名:「臺灣話」→「臺語」
[編輯]「臺灣話」 → 「臺語」:「臺語」一名無論是在臺在陸使用的頻率都要比「臺灣話」多。
- 「臺語」一名的筆數是「臺灣話」的2至3倍。
- 「臺語」一名的筆數是「臺灣話」筆數的接近3倍。
綜上所述,可見臺語無論在臺灣還是大陸都是最常用名稱。按照命名常規「盡量使用人、物或事項的最常見的名稱」,應命名為「臺語」。--el caballero de los Leones (Ajouter un message)CKJV 2015年3月11日 (三) 09:28 (UTC)
(!)意見:討論不夠充分吧?看了過往的討論,本條目名稱的爭議還是比較較大的,保持現狀或許是較好的選擇。個人認為台灣閩南語是更合適的名稱,不過我也不會提出移動的。另外提醒一下,百度的搜索筆數不可輕信,因其會將「台語」作為「閩南語」的同義詞,得到的筆數是兩者之合計。--DeBit(留言) 2015年3月18日 (三) 07:42 (UTC)
(!)意見我各人也認為台灣閩南語較為適合,因為台灣教育部網站上也稱為台灣閩南語[1]--Cbliu -☎talk☎ 2015年8月13日 (四) 07:23 (UTC)
(!)意見:認為台灣閩南語是比較好的名稱,除了因為台灣教育部使用該名稱外,該詞也更明確指出其語言學上的歸屬,是比較適合百科全書的名稱。Lysimachi(留言) 2015年9月13日 (日) 17:04 (UTC)
(!)意見:本人過去也曾提議將條目更名為「臺灣閩南語」,見Talk:臺灣話/檔案一#將條目名稱改為「臺灣閩南語」,然未獲共識。Ernestnywang(留言) 2015年9月13日 (日) 21:12 (UTC)
- (-)反對:現在使用的更為合適。--Qa003qa003(留言) 2015年9月25日 (五) 07:45 (UTC)
未完成:無共識。--Kolyma(留言) 2015年11月28日 (六) 16:10 (UTC)
支持更改為臺語,台灣普遍都稱其為台語。反對使用台灣閩南語一詞,因台語這個詞彙出現的比閩南語來得早,歷史上也以台語指稱此語言。 アレックス 2020年9月30日 (三) 20:20 (UTC)
台灣方言眾多,有漢藏語系的閩南語、客語,有南島語系的原住民各族語言,"台灣話"一詞語意含混不清,應該還是稱為"台灣閩南語"較為精確。 Wegettruth(留言) 2022年6月14日 (二) 15:22 (UTC)
敝人建議改為「台語」。俗體的「台」才是絕大多數台灣人的習慣用字。--Matt Smith(留言) 2022年6月15日 (三) 01:54 (UTC)
條目名稱
[編輯]關於條目名稱問題,是否能學習「朝鮮語」跟「韓國語」轉換的方式,採用{{NoteTA/lua}}模板來處理?--Sunshine567(留言) 2015年5月26日 (二) 16:20 (UTC)
「極大的改變」?
[編輯]看到第二段說 「自明鄭與清治時期起,特別是海禁開放後,大量中國大陸移民進入臺灣,以福建南部的漳州府和泉州府的居民佔多數[3],其帶來的閩南語逐漸在各地演變分化其原鄉特色,並融入許多荷蘭語、日語及平埔族等語言於其中,使得臺灣話跟原始帶來的閩南語在詞彙用語以及腔調發音上已經有了極大的改變。」 台灣話和廈門話相似度這麼高,哪裏來「極大的改變」? 此文的中立性還有待提高。 --Sekyinb(留言) 2015年5月28日 (四) 18:42 (UTC)
「極大的改變」?笑死儂! 囝大毋認父 ! kiann2 tua7 m7 jin7 pe7. 規篇文章攏是欲佮漳泉語拆清關係. 加幾個仔日本詞著有法通佮漳泉語有「極大的改變」??? 共精力囥佇共北京話廢去, 共漳泉語變做大員の公務話, 拜託 !--—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24.244.23.180(對話|貢獻)於2016年5月31日 (二) 00:34加入。
The whole article is nonsense. Where does the so-called "tremendous change" come from? A few dozen Japanese loanwords in no way makes it a new language or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its origin the Amoy language. The who article is NOT talking about the language. It's bending the truth and exaggerating the minor differences and attempting to distance the speech in Taiwan from it's mother the Amoy language. Please direct your energy at establishing Amoy as the official language of Taiwan and removing the alien invading Mandarins. It's unfortunate to see that nowadays in S. Fukien and Taiwan most native people especially new native mothers worship Mandarin like language of the God, and relegate their native Amoy language to vulgar speech of the uninitiated. They raise newborns with Mandarin as mother tongue. Amoy is totally discarded by those natives.
The language has ONE name and one name only, Amoy, given by the messengers of God and has endured the test of history and time. Stop squabbling over the names and differences. Standardize and revive the Amoy language, and make it the official language of Taiwan.--—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24.244.23.180(對話|貢獻)於2016年5月31日 (二) 01:50加入。
- 條目都沒在看捏...廈門話形成時間比台灣話還晚,怎麼會是台灣話的「mother」?廈門話跟台灣話的父母都是漳州話跟泉州話,廈門話是台灣話的兄弟姊妹--Liaon98 我是廢物 2016年6月13日 (一) 21:54 (UTC)
廈門話是從古早著有. 根本毋是路尾隻有.--—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72.143.228.69(對話|貢獻)於2016年6月18日 (六) 00:07加入。
- 廈門很晚才成為具影響力的大城,成為大城前屬同安,台語相關研究也都是以同安腔、同安話來稱呼;廈門話當然自古就有,但是成為具影響力並廣為知曉仍是很晚的後面的事--Liaon98 我是廢物 2016年9月22日 (四) 18:09 (UTC)
拼音混雜
[編輯]- 條目內白話字、臺羅拼音混雜,建議統一使用台灣官方使用的台羅拼音。--Liaon98 我是廢物 2015年6月13日 (六) 13:37 (UTC)
- 已於前不久完成--Liaon98 我是廢物 2016年6月13日 (一) 21:55 (UTC)
所謂「臺灣話」是指中華民國自由地區(臺灣)所使用的各種語言名稱,我認為當然要改為「臺灣閩南語」,而「閩南人」只佔了中華民國自由地區(臺灣)的百分之七十。
就算臺灣獨立「建國」成功,「臺灣閩南語」也不會是官方語言,那麼「臺灣客家人」、「臺灣原住民」、「臺灣新住民」所說的語言算什麼?未來的官方語言當然是「臺灣式標準漢語」(使用正體字)!
--許隆介(留言) 2015年10月8日 (四) 11:03 (UTC)
- (+)支持:或許也可以把台灣話改成消歧義--S099001{留言} 2015年10月8日 (四) 11:16 (UTC)
- 這話題已是老生常談了,該頁的討論頁已經討論過好幾次了。--Liaon98 我是廢物 2015年10月8日 (四) 13:46 (UTC)
- (-)反對&(※)注意我總覺得這個許隆介可能是WP:KAGE,因為他在wikidata把「Tiếng Phúc Kiến Đài Loan」改成了「Tiếng Mân Nam Đài Loan」。據此線索查證發現今天(10月8日)有一個名為VBD1993的人屢次將越南語維基百科「Tiếng Phúc Kiến Đài Loan」改成了「Tiếng Mân Nam Đài Loan」,聲稱「台灣閩南語(Tiếng Mân Nam Đài Loan)才是正確的稱呼」,還辱罵該站管理員Tuanminh01是「共產越南狗」,乃是影大俠的慣用手段。[2]。又查他上面的言論,一口一個台獨,明顯也是影大俠的口氣。如果是的話,就沒必要跟他理論。—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122.90.85.96(對話|貢獻)於2015-10-08T22:56:07加入。
- 上面這位IP君122.90.85.96能不能把話確定了再「保存編輯」?不要想到什麼才又增添什麼。另,請記得簽名。-游蛇脫殼/克勞棣 2015年10月8日 (四) 15:09 (UTC)
- IP用戶122.90.85.96猜對了!「許隆介」和「VBD1993」均是影武者的馬甲!(Tuanminh01不是越文維基百科管理員)--Lanwi1(留言) 2015年10月8日 (四) 20:24 (UTC)
- 上面這位IP君122.90.85.96能不能把話確定了再「保存編輯」?不要想到什麼才又增添什麼。另,請記得簽名。-游蛇脫殼/克勞棣 2015年10月8日 (四) 15:09 (UTC)
- (-)反對,維基百科條目不求精準,而是以最廣為使用為原則。目前條目名符合此原則。--泅水大象™ 訐譙☎ 2015年10月8日 (四) 15:29 (UTC)
- 那農委會遠比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更廣為使用,為什麼是前者重定向到後者?何況農委會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至少是等號關係,但臺灣話與臺灣閩南語卻不該是等號關係,前者不該重定向到後者,後者也不該重定向到前者。現在不是用臺灣話、臺灣閩南語哪個名稱的問題,而是要消除「臺灣話=臺灣閩南語」這個不合理的等式,以建立起「臺灣閩南語只是臺灣話的子集合」這個觀念。-游蛇脫殼/克勞棣 2015年10月8日 (四) 17:46 (UTC)
- 在臺灣,常識上講「臺語」就是在說臺灣閩南話,而「臺灣話」又是臺語的別名,所以「臺語」=「臺灣閩南話」這個是等號關係的。這不是歧視客語、原住民話,而是習慣上就是這樣使用,維基本身就是走最常用的習慣--Liaon98 我是廢物 2015年10月8日 (四) 18:19 (UTC)
- 那您知否在臺灣閩南語形容一個人專斷、獨行、固執己見、不講理是用「番」這個字,這也不是歧視原住民,而是習慣上就是這樣使用?維基當然可以依常用原則讓「臺語」=「臺灣閩南話」,但這只是讓人見識到原來臺灣閩南人的閩南沙文主義已經成了習慣,而且當然可以不顧客家人、原住民的習慣,正如同番膏叫得那麼理所當然,而且也理所當然僅僅視為動物藥的一種(這種動物藥的開發當然客家人也有功勞)。這習慣只會讓自以為優勢民族丟臉而已。習慣一定是對的嗎?倘若因循錯誤的習慣不但對自己沒幫助,而且還令自己丟臉,還要因循這個習慣嗎?-游蛇脫殼/克勞棣 2015年10月8日 (四) 18:51 (UTC)
- 所以番膏有被改名為「原住民藥膏」之類的嗎?沒有啊,你說這詞有歧視,結果條目還是叫了番膏。同理,你說臺語這詞有沙文主義(我可一點也不覺得哪,臺語這詞形成時就是臺灣人最常使用的語言,稱為臺語一點都不奇怪,更別說什麼沙文),那一樣條目名可以叫臺語。因為習慣就是這樣用,就相番膏後來被認為是有歧視意味,但條目仍然用了這名字,因為這是習慣用詞--Liaon98 我是廢物 2015年10月8日 (四) 19:11 (UTC)
- 那您知否在臺灣閩南語形容一個人專斷、獨行、固執己見、不講理是用「番」這個字,這也不是歧視原住民,而是習慣上就是這樣使用?維基當然可以依常用原則讓「臺語」=「臺灣閩南話」,但這只是讓人見識到原來臺灣閩南人的閩南沙文主義已經成了習慣,而且當然可以不顧客家人、原住民的習慣,正如同番膏叫得那麼理所當然,而且也理所當然僅僅視為動物藥的一種(這種動物藥的開發當然客家人也有功勞)。這習慣只會讓自以為優勢民族丟臉而已。習慣一定是對的嗎?倘若因循錯誤的習慣不但對自己沒幫助,而且還令自己丟臉,還要因循這個習慣嗎?-游蛇脫殼/克勞棣 2015年10月8日 (四) 18:51 (UTC)
- 在臺灣,常識上講「臺語」就是在說臺灣閩南話,而「臺灣話」又是臺語的別名,所以「臺語」=「臺灣閩南話」這個是等號關係的。這不是歧視客語、原住民話,而是習慣上就是這樣使用,維基本身就是走最常用的習慣--Liaon98 我是廢物 2015年10月8日 (四) 18:19 (UTC)
- 那農委會遠比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更廣為使用,為什麼是前者重定向到後者?何況農委會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至少是等號關係,但臺灣話與臺灣閩南語卻不該是等號關係,前者不該重定向到後者,後者也不該重定向到前者。現在不是用臺灣話、臺灣閩南語哪個名稱的問題,而是要消除「臺灣話=臺灣閩南語」這個不合理的等式,以建立起「臺灣閩南語只是臺灣話的子集合」這個觀念。-游蛇脫殼/克勞棣 2015年10月8日 (四) 17:46 (UTC)
- (+)支持與 擱置,政治正確應用「臺灣閩南語」為名稱,但此條目這問題討論許久,正反意見皆為主流民意,需長期討論以期雙方明白對方意見並獲得強烈共識。Zero00072(留言) 2015年10月8日 (四) 20:31 (UTC)
- 所以基本上新手上路就提出這麼「高明」的見解,直接無視就好。(笑)——路過圍觀的Sakamotosan 2015年10月9日 (五) 00:45 (UTC)
- @Liaon98:番膏的問題只在於用了「番」字嗎?難道不在於殺人嗎?是否凡優勢民族的習慣就該延續下去?那麼殺人製藥這種漢人優秀傳統精緻文化習慣也是嗎?-游蛇脫殼/克勞棣 2015年10月9日 (五) 02:40 (UTC)
- 許隆介=WP:KAGE,發此文用意可能是想添亂,諸位無視即可。--秋意假髮濃(我已關閉了所有通知,所以@我看不到)(留言) 2015年10月9日 (五) 12:40 (UTC)
- @克勞棣:鯨魚不是魚,企鵝不是鵝,牛舌餅裏沒牛舌,雞蛋糕裏沒雞肉,松露巧克力裏沒松露,同樣的,「臺語」或「臺灣話」也不意味着臺灣語言。--118.170.29.121(留言) 2015年10月9日 (五) 13:17 (UTC)
- 「閩南」也有相當比例的客家人。另外,「台灣話」這個詞的形成的時候,首先閩南人本身缺乏「閩南人」的集體觀念(就算到現在也很難說有),而在台灣的客家人也還未有「台灣人」這樣的地域認同。Luuva(留言) 2015年10月9日 (五) 15:36 (UTC)
- (+)支持,不因人廢言(存檔移動後加入)。Ernestnywang(留言) 2015年10月19日 (一) 17:49 (UTC)
- 同意前面一開始所說的,所謂「臺灣話」是指中華民國自由地區(臺灣)所使用的各種語言名稱
所以個人認為也可把介紹與內容做修正直接進行調整修改GONG BO-LIN(留言)
- 維基百科不能發表原創研究、原創總結,以及根據中立觀點方針不能讓少數觀點有較多篇幅。現實中台灣話多數是指台灣閩南語,那麼維基百科就要反應這種使用量。而不是用來「導正視聽」--Liaon98 我是廢物 2017年8月31日 (四) 20:45 (UTC)
同意改為臺灣閩南語,客委會已多次反對閩南語獨佔「臺語」位置。 臭氧層(留言) 2019年4月22日 (一) 14:17 (UTC)
根據方針Wikipedia:命名常規#使用常用名稱,正確的做法應該是重定向至「台語」,因為「台語」才是最常見名稱。--Matt Smith(留言) 2019年4月22日 (一) 15:14 (UTC)
此語言被稱作台語、台灣語歷史悠久,甚至比閩南語一詞出現的早,無需更改為台灣閩南語。 再者,你說台語不足以代表台灣,客語算什麼? 那廣東只有廣東話一種語言嗎?憑什麼他叫廣東話?印尼語言上百種,憑什麼只有一種叫印尼語?照你這邏輯,全世界半數語言都要改名了! 台語本來就是台語,什麼台灣閩南語是政治下的產物 アレックス 2020年9月30日 (三) 20:25 (UTC)
- 《國家語言發展法》
- <ref name="台語內涵爭議">{{cite book|title=新台灣新闻周刊|url=http://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search?q=cache:O3Drgt8l_uEJ:www.newtaiwan.com.tw/bulletinview.jsp%3Fbulletinid%3D11552+&cd=1&hl=en&ct=clnk&client=seamonkey-a|accessdate=25 April 2016|date=2003/02/17|publisher=本土文化事業有限公司|language=zh-tw|chapter=各族語言平等 將有法可循 |quote=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委員大致認同「語言平等法」草案的設立精神,但在法律條文的擬定過程,意見仍然多所分歧,其中「台語」的內涵是最大的爭議。梁榮茂表示,二月十日開會時,各委員對於華語、客家話的表達方式意見較為一致,但談到如何標示俗稱的「台語」時,各種聲浪風起雲湧。 國語會委員、師大國文系教授莊萬壽表示,一般人均稱閩南話、河洛話為「台語」,但當要在法律條文中以「台語」正式稱之時,其他族群代表就不盡認同,理由為:客家話、原住民語也都算是台灣話。他雖然感到惋惜,但在情感上能理解其他族群代表的想法。}}</ref>
-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發言
- 客委會QA
以上,為避免編輯爭議但中立地呈現爭議,應該將臺灣話改名至臺灣閩南語並在臺灣話頁面說明爭議並分岐頁處理。--❦‽研究及來源 hanteng✉ 2016年4月25日 (一) 10:42 (UTC)
- 臺灣言論自由,要不要自稱自己為臺灣人,要不要自稱自己母語是臺語,是自己的選擇。Ianbu(留言) 2016年4月29日 (五) 14:33 (UTC)
- (-)反對& 擱置,目前大多數臺灣人以「臺語」或「臺灣話」稱這種語言,甚至連在中國大陸也普遍用這兩個詞來稱呼之。而所謂「臺灣閩南語」只不過是臺政府所謂的政治正確罷了。按照命名常規「盡量使用人、物或事項的最常見的名稱」,應命名為「臺語」或「臺灣話」。此問題在之前曾多次討論都無法達成共識。與其浪費時間在這上面,還不如擱置爭議,去改善條目內容。--el caballero de los Leones (Ajouter un message) 2016年5月8日 (日) 08:29 (UTC)
- 瞎說!沒學過語言學的不要亂發言。日常生活里亂用詞是不對的。其實語言和方言是一回事兒,完全是政治問題。為了全國溝通,得要一種方言成為標準。這標準從此會被稱為語言,而其他地方變體為方言。但當兩個變體實在太接近,又有相互理解性,語言學者很難承認這是兩門語言。南斯拉夫語就是這樣的,分成四國後,現在有四個差不多的標準,連方言都選得一樣,只是叫不同的名字罷了。語言學裏只能稱為方言連續體。所以首先要叫蔡英文宣佈正式獨立或者佔領大陸恢復解放前的中華民國。語言獨立都是打出來的,別人不承認再自稱多少也沒用。漢族人侵略台灣原住民族,現在想把「台語」作為台灣那裏說的漢族閩南話,而不是台灣原住民族所說的語言。這明確只是第一步,怎麼不繼續呢?羅馬帝國佔領地中海周圍的所有領土,把人拉丁化得祖宗的古語都找不到了。--2.245.154.109(留言) 2016年7月22日 (五) 19:32 (UTC)
- (:)回應 台灣語言跟台語是兩回事,沒有人否人原住民語是台灣語言,但他們絕不是台語,他們也有自己的名子,如達悟語、泰雅語、卑南語等等。台語這一名是因命名時為台灣最多人使用的語言,並沒有「台灣只有這種語言」的意思,就如廣東地區也有多種語言,憑甚麼只有粵語稱作廣東話? 廣東人會去吵這個嗎? 台語這名子比閩南語出現的早,日治時期也稱此語言為台灣語,蔣介石來台初期也稱為台語,所謂閩南語是後來才因意識形態硬改的。アレックス(留言) 2021年8月17日 (二) 07:49 (UTC)
元音註記
[編輯]元音表中的/ɨ/、/ɛ/、/ə/用斜體註記,在部分螢幕閱讀時會與「註」重疊。由於是罕見音,建議可以參考其他語言頁面的語音表的方式採用([ɨ])註2</ref>、([ɛ])註3</ref>、([ə])註2</ref>來表示。--TX55TALK 2016年5月22日 (日) 07:30 (UTC)
漢語是死語, 正如拉丁語
[編輯]
『歪哥(兼)七扯』離『亂七八糟』比較遠,「歪七扭八」比較接近
[編輯]『歪哥(兼)七扯』通常用在物品上,例如:裝潢釘得『歪哥(兼)七扯』,是指裝潢釘得「歪七扭八」,沒聽過對於人用『歪哥(兼)七扯』來形容的。
外部連結已修改
[編輯]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臺灣話中的5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械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 向 http://www.rti.com.tw/taiwan/taiwanhistory.aspx?id=130&Month=11 中加入存檔連結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109182609/http://www.rti.com.tw/taiwan/taiwanhistory.aspx?id=130&Month=11
- 向 http://blog.libertytimes.com.tw/uibun/2013/11/24/151973 中加入存檔連結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202162409/http://blog.libertytimes.com.tw/uibun/2013/11/24/151973
- 向 http://fjqz.fj.vnet.cn/travel/talk/right.htm 加入
{{dead link}}
標記 - 向 http://anubis.dkuug.dk/JTC1/SC2/WG2/ 中加入存檔連結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628163947/http://anubis.dkuug.dk/JTC1/SC2/wg2/
- 向 http://anubis.dkuug.dk/JTC1/SC2/WG2/docs/n2507 中加入存檔連結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311082219/http://anubis.dkuug.dk/JTC1/SC2/WG2/docs/n2507
- 向 http://anubis.dkuug.dk/JTC1/SC2/WG2/docs/n2628 中加入存檔連結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60928065416/http://anubis.dkuug.dk/JTC1/SC2/WG2/docs/n2628
有關機械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7年6月8日 (四) 14:04 (UTC)
編輯請求
[編輯]請求已處理
台灣話憑甚麼是閩南語,閩南語是台灣話的一部分而已,我們原住民語和客家話難道不是台灣話,沒把客家當人? --吳沅(留言) 2017年7月9日 (日) 07:12 (UTC)
- 無法應你的要求,因之前這就無共識,見之前的討論。這簡稱因這是從清朝約定成俗的簡稱,這是有引用,且臺灣話也有消歧異。就像美語也是屬於英語的一種,美國也有許多人種的話,但我想印地安人、西班牙裔人也不會這樣抗議沒把他們當人。--Outlookxp(留言) 2017年7月11日 (二) 11:35 (UTC)
外部連結已修改
[編輯]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臺灣話中的3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械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 向 http://mail.tku.edu.tw/cfshih/ln/paper18.htm 中加入存檔連結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1227020503/http://mail.tku.edu.tw/cfshih/ln/paper18.htm
- 向 http://olddoc.tmu.edu.tw/chiaushin/shiuleh-11.htm 中加入存檔連結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90625142644/http://olddoc.tmu.edu.tw/chiaushin/shiuleh-11.htm
- 向 http://fjqz.fj.vnet.cn/travel/talk/right.htm 中加入存檔連結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301121345/http://fjqz.fj.vnet.cn/travel/talk/right.htm
有關機械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7年7月18日 (二) 14:12 (UTC)
Talk:臺灣話/評論
[編輯]- 此說法是不公不義的講法,臺灣的人民沒有標決與明定閩南語就是臺語. 而且很多非臺灣區的人也講所謂的"臺語". 表示其用法的極不恰當性
- 語言着重的是在於表達溝通,「臺語」是經過幾代人使用,絕大多數人都了解含義,出版更常使用,就算有少數人提出異議且對其擴大解釋,仍然不影響最普遍的意義:—Sonoec(留言) 2017年8月25日 (五) 18:21 (UTC)
名稱 | 含義 |
---|---|
臺灣語言 | 所有臺灣的語言 |
國語 | 和中國大陸北京話不完全相同 |
臺語 | 和中國大陸閩南語不完全相同 |
客語 | 臺灣客家語 |
族語 | 臺灣原住民族語 |
西班牙語言 | 所有西班牙的語言 |
西班牙語 | 卡斯提爾語 |
其它有加泰羅尼亞語、加利西亞語、巴斯克語。 | |
美國語言 | 所有美國的語言 |
美語 | 美式英語 |
其它有西班牙語、中文、法語。 |
三金一牛應非史實
[編輯]條目內歷史形成的說法有一段文字: 「明思宗崇禎年間,福建地區連年饑荒,鄭芝龍建議福建巡撫熊文燦,招民數萬人並給予三金一牛(一人白銀三兩、三人耕牛一頭),吸引至臺灣開墾。雖然不少人在經濟改善後即返回家鄉,但亦有一部分佔據平原土地、落地生根,並將閩南語一併傳播至臺灣。」
我根據註解的引用說明去找文獻紀錄,沒找到引用文字。
個人所知,「三金一牛」這個說法應該是出自連橫的《台灣通史》這段文字:
崇禎間,熊文燦撫閩,值大旱,謀於鄭芝龍,乃招饑民數萬人,人給銀三兩,三人與一牛,載至臺灣,令其墾田築屋;秋成所穫,倍於中土。
但《台灣通史》是有名的錯誤多又缺乏佐證的文獻,「三金一牛」被不少台灣史研究者批評過是虛構之事。主要問題如下:
- 福建耕地少,可耕牛隻也少,明末大旱物資缺乏,要給饑民數萬人每人三金,三人一牛,等於窮盡全福建省財力也不見得能做到。
- 就算到明朝滅亡近20年後的1660年左右,荷蘭大量招募漢人人口,台灣的漢人人口也才3萬人左右。熊文燦任福建巡撫(1628-1632)時期福建移民數萬顯然違背人口成長比例。
- 鄭芝龍的事業是以東亞海域的海上經商兼武裝勢力為主,活動在平戶、廈門、澳門、馬尼拉等港灣城市,當時就算如真有佔領台灣的想法(鄭成功對荷蘭東印度公司宣戰理由之一),提議大量招墾也不符合其專業及事業性格。
建議這段文字應移除,避免造成誤會。--阿儒 | 這裏泡茶 2018年12月6日 (四) 02:20 (UTC)
有關收錄「節目表」等內容
[編輯]Wikibugmenot君好:有關條目內之「每日節目表」等相關項目內容甚有爭議且過度細瑣,亦非適於百科長年持續收錄保存、供讀者往後閱覽查考之內容,且維基並非供最新相關訊息宣傳曝光之平台;若閱聽眾有相關需求,可自行查閱官網。偏好編輯相關內容之熱心編者請參閱相關方針《維基百科不是什麼》。
至於其他編者之刪除編輯,在具備且已註明確切理由、理據和編輯思維之前提下,煩請先假定善意,不宜任意指摘為「破壞或惡意刪除」,謝謝。--Kriz Ju(留言) 2019年7月2日 (二) 19:03 (UTC)
建議改名:「臺灣話」→「台語」
[編輯]「臺灣話」 → 「台語」:「台語」才是常用名稱。敝人在日常生活中從未聽過有人稱呼該語為「台灣話」,反而都是聽到人們稱其為「台語」。--Matt Smith(留言) 2019年12月27日 (五) 03:23 (UTC)
- (!)意見,個人生活經驗不能成為根據,我在日常生活中也會聽到有人稱呼該語為台灣話啊。-KRF(留言) 2019年12月27日 (五) 03:44 (UTC)
- Google「台語」得到12,500,000筆;Google「台灣話」只得到459,000筆。--Matt Smith(留言) 2019年12月27日 (五) 04:35 (UTC)
- 還有沒有別的理由可以支持改名?Talk:臺灣話#建議改名:「臺灣話」→「臺語」就提出以搜尋數作為根據了,但最後是無共識。-KRF(留言) 2019年12月28日 (六) 02:38 (UTC)
- 以搜尋數量為根據,符合條目的命名方針WP:命名常規#使用常用名稱。而那個討論的回應者的理由是「個人認為」,不是符合方針的理由。--Matt Smith(留言) 2019年12月28日 (六) 03:05 (UTC)
- 還有沒有別的理由可以支持改名?Talk:臺灣話#建議改名:「臺灣話」→「臺語」就提出以搜尋數作為根據了,但最後是無共識。-KRF(留言) 2019年12月28日 (六) 02:38 (UTC)
- Google「台語」得到12,500,000筆;Google「台灣話」只得到459,000筆。--Matt Smith(留言) 2019年12月27日 (五) 04:35 (UTC)
- 避免繁簡破壞,要移動也是移動至「臺語」而非「台語」。—— Eric Liu (留言.留名.學生會) 2019年12月27日 (五) 16:32 (UTC)
- 敝人沒有意見。--Matt Smith(留言) 2019年12月28日 (六) 01:48 (UTC)
@Kerolf666、Ericliu1912:若無意見,敝人將提請移動至「臺語」。--Matt Smith(留言) 2020年1月3日 (五) 05:25 (UTC)
- 可能有模板需要更改,您可否先在此列出將受影響的模板?—— Eric Liu (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0年1月3日 (五) 09:08 (UTC)
(※)注意:敝人不打算移動了。--Matt Smith(留言) 2020年1月3日 (五) 09:33 (UTC)
去掉首段中多餘的「臺灣話」
[編輯]現在首段中是這麼寫的:「臺灣話(臺灣話:臺灣話)」。是不是有點兒囉嗦?保留一個「臺灣話」就夠了吧。Tomskyhaha(留言) 2020年7月3日 (五) 08:59 (UTC)
建議改名:「臺灣話」→「臺語」
[編輯]「臺灣話」 → 「臺語」:根據維基百科命名準則,應使用常用名稱。此語言被稱作台語、台灣語歷史悠久,甚至比閩南語一詞出現的早,日治時期便以台灣語來稱之,台灣閩南語是政治下的產物,台灣社會亦最常使用台語一詞,因此臺語是最合適的名稱。 至於有人認為台語不足以代表台灣,台灣還有客語原住民語等,可以思考一下:廣東不是只有廣東話一種語言,憑什麼他叫廣東話?印尼語言上百種,又憑什麼只有一種叫印尼語呢?泰文又憑什麼稱作泰文?照這邏輯,全世界半數語言都要改名了...--アレックス(留言) 2020年9月30日 (三) 20:40 (UTC)
達悟族(Tao)族名是人的意思,難道其他人都不是人? 台灣南部有許多縣市,那麼「台南」要不要改名?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873677082698583/posts/3335165833216350/?extid=RGIN5lYJZ7vrVOsC&d=n アレックス(留言) 2020年9月30日 (三) 20:56 (UTC)
番茄醬來自閩南語的「膎汁」而非橘汁。--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114.26.151.235(討論)於2022年5月6日 (五) 11:51 (UTC)加入。
"一般人已難以臺灣話讀出詩詞或古文"??? 明顯錯誤。
[編輯]事實上,在台灣精通閩南語的眾多人士,都可以輕易以閩南語讀出詩詞或古文,例如許多唐詩用國語念不押韻,用閩南語念就押韻了。 Wegettruth(留言) 2022年6月14日 (二) 15:06 (UTC)
- 「精通閩南語」不是「一般人」。一般人是指你在路上隨便遇到一個小孩/年輕人/中年人,就拿着古文叫他念臺語看看--Liaon98 我是廢物 2022年6月14日 (二) 22:14 (UTC)
建議修改母語使用人數
[編輯]原條目引用2020台灣官方做的資料以常住人口2178萬×31.7%(最常使用語言),得出690.4萬。但是這不等於母語使用人數,存在大量母語為台語者但是第一頻繁使用語言為華語。按照enthnologue: languages of the world,2017台語native speakers有1350萬人口--Chi̍tnn̄gsaⁿ(留言) 2023年4月4日 (二) 17:04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