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绛
外观
李绛(764年—830年3月8日),字深之。赵郡赞皇人。唐朝官员。
李绛是进士出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二年(807年),授翰林学士。为人正直,直言敢谏,唐宪宗称“疾风知劲草,卿当之矣。”贞元末年,拜监察御史,曾言:“天后朝命官猥多,当时有车载斗量之语。及开元中,致朝廷赫赫有名望事迹者,多是天后所进之人。”[1]元和四年(809年),长江泛滥成灾,李绛奏请免税。元和中期,充翰林学士,改中书舍人,不久又拜中书侍郎。
元和九年(814年)罢相,以足疾辞位,为礼部尚书。出为河中观察使,后改兖海节度使。宝历初年,入为尚书左仆射。李绛好直言,李逢吉恶之,罢为太子少师。文宗即位,又任太常卿。太和三年(829年),为山南西道节度使,累封赵郡公。当年冬,南蛮入寇,李绛从本道募兵赴援,及至中路,蛮军已退。
太和四年二月十日(830年3月8日),李绛将募兵遣散。监军使杨叔元与李绛有怨,见李绛只发给募兵麦子,就故意以赏赐太少激怒他们,于是兵士皆怒,鼓噪而入,劫走府库兵器围攻节度使衙门。李绛方与幕僚宴会,闻乱出逃北门城墙,牙将王景延力战而死。李绛不肯缒绳出城,被乱兵所杀,时年六十七。从事赵存约、观察判官薛齐也一起被杀。[2]谏议大夫孔敏行揭发杨叔元之恶行,杨被流放康州。唐朝政府追赠李绛为司徒,谥曰贞。编有《君臣成败》15卷,后人辑有《李相国谈事集》。
外甥夏侯孜。
家世
[编辑]出身赵郡李氏。
- 七代祖:李希骞,仕北魏为黄门侍郎。
- 六代祖:李仲卿,仕北周为阁内谘议。
- 五代祖:李文正,仕隋为洺州平恩县令。
- 高祖:李晋客,唐初为司农少卿。
- 曾祖:李贞,开元年间为京兆府士曹参军、万年令[3]
- 祖:李岗,谯郡永城县令,赠吏部侍郎。
- 父:李元善,贞元初年为襄州录事参军。累赠司空。妻崔氏,衡州刺史博陵崔殷之女[3]。
- 兄:李经,金州刺史[4]。
- 姊妹:李氏766—853,唐库部郎中夏侯审之妻,宰相夏侯孜之母[3]。
- 妻:燕国太夫人卢氏,门下省城门郎卢渚女,太和五年(831年)卒。
子孙
[编辑]- 李璆(800年—841年10月27日),河南府司录参军,娶同州录事参军卢佐女[5]
- 李顼(805年—848年7月10日),字温,846年—848年任衢州刺史、赞皇县子[6]。先娶卢伯卿女[7],后又娶范阳卢氏女,两妻皆先卒。有妾章四娘[8]。
- 李璋,字重礼,宣歙观察使。妻卢氏(821年—861年),卢匡伯女
注释
[编辑]- ^ 《李相国论事集》卷六
- ^ 《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四:“监军杨叔元素恶绛不奉己,以赐物薄激之。众怒,大噪,掠库兵,趋使牙。绛方与僚佐宴,不为备,走登北城。或劝缒而出,绛曰:‘吾为元帅,岂可逃去!’麾推官赵存约令去。存约曰:‘存约受明公知,何可苟免!’牙将王景延与贼力战死,绛、存约及观察判官薛齐皆为乱兵所害,贼遂屠绛家。”
- ^ 3.0 3.1 3.2 《唐故尚书库部郎中赠工部尚书谯郡夏侯府君夫人赵郡太夫人李氏归祔志》:先夫人姓李,赵郡东祖,玄元皇帝之后。寿止八十有八,大中七年七月二十日弃背于陕州官舍,其孤孜廉问其地故也。以其年十月十六日归窆河南府偃师县亳邑乡邙山之南,趾祔于尚书府君玄堂,行周制也。曾大父讳贞简,皇任万年县令。王父讳岗,皇任亳州永城县令,赠吏部侍郎。烈考讳元善,皇任襄州录事参军,赠司徒。妣博陵崔氏,衡州刺史殷之女。
- ^ 唐故柳州刺史赵郡李府君墓志铭并序
- ^ 5.0 5.1 5.2 5.3 唐故河南府司录参军赵郡李府君墓志铭并序:赵郡李君讳璆,字子韫,元和中忠鲠宰相其后薨赠司徒讳绛之长子。曾王父岗,亳州永城令赠吏部侍郎,大父元善,襄州禄事参军赠司空……以会昌元年闰九月十日终于永崇里第,享年四十二。即以其年冬十一月廿四日归葬河南府洛阳县平阴乡之北原,从袝先司徒公之兆。君娶诸舅范阳卢公同州录事参军佐之女。夫人始归,年未及笄,服勤尊章而修内助,壶德夙昭,实令实宜。生四子,三天,一子右神武军录事参军曰陶。六女:长适宋州砀山尉崔铦,次适前明经卢获,其下尚幼。鸣呼。以君之承大名,为良胄,年富志壮,而不振于沉瘵,非命而何。将葬君,母弟云阳令顼谋于其季进士璋日。归吾兄全宜有铭,则莫若吾兄之司勋友婿。遂以状来,玙固辞不获。乃铭曰:楩神雕拔,地灵未歇,有苞斯孽,天胡天伐。大德大忠,其报宜丰,不属君身,庆于后人。前监察御史里行崔础篆额。
- ^ 唐故太中大夫使持节衢州刺史上柱国赞皇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李公墓志铭:公讳顼,字温,其先赵郡人也。八代祖希骞,仕后魏为黄门侍郎。七代祖仲卿,仕后周为阁内咨议。六代祖文正,仕隋为洺州平恩县令。五代祖晋客,唐初为司农少卿。高祖贞,开元年中为京兆府士曹参军。曾祖岗,某年中为谯郡永城县令,赠吏部侍郎。祖元善,贞元初为襄州录事参军,累赠司空。父讳绛,在宪宗时为宰相。其清德硕望,存于史册者不可胜纪。逮及薨殁,遂累赠至于太尉。公则太尉第二子。皇妣燕国太夫人。公前后两娶,皆范阳卢氏,并先公而逝。四男六女:长男曰隩,次曰社儿,次曰菊儿,次曰官儿,长女九九,次曰小招,次曰云娘,次曰韩九,次曰政娘,次曰颖儿,皆幼而知训,动必遵礼。其远绪先德,婚配胤息,厥盛也如是。则赞皇氏之大,岂易涯乎。公始以弘文馆明经补京兆府参军事,次以调授渭南县尉。大和二年,天子忧边,换帅理于邠,时有贤帅,即表公为监察御史里行,充观察支使。既至府,则有良书嘉话,果为一府之赖焉。四年二月十日,遂丁太尉忧。五年夏,又丁燕国太夫人忧。居丧之毁,几不支。七年,丧既阕。八年春,时宰以才行为旌,除授河南丞。居官未几,即为川尹。赠仆射郑公知遂表为府仓曹,其钱谷细大无不治。河南自□□□□□□至是悉□羡。开成初,今盟津相国守于洛,思得贤曹付其仕籍者,遂移公为口□□拜功曹,其选举虚薄渝滥者莫敢进。及二年,相国又司版图,遂表公为侍御史□□□□赋之稽入者,公既往,则无敢不输焉。四年,遂以劳闻,有命赐朱绶银章以口之。五年,即改授京兆司录参军,旋拜为云阳令。理云阳再期,仁声布□于甸内。甸内诸邑有□□其所藉者,莫不携将,争赴于云阳。今山南郑公时为尹,以官业勉于吏,遂□□□□□其年遂拜为太府少卿,专左藏库出纳事。居三考,其勤恪兢畏弥励焉。六年春,口拜为衢州刺史。先是郡中频岁灾涝,洪水之发莫能禁。州人以鱼鳖而去者,世世咸甘焉。公既闻则侧然心许,于郡赀节其用,鸠其羡,得缗钱六十余万,遂当郡之南北筑长堤,四千余人以口之。自是居邑更无冲垫之患耳,居人安一郡治。今给事杨公时为浙江东道观察使来□府第,一闻于朝,遂举公请就加金紫以偿之。奏既入,命未下而甚疾口□日□焉。即以大中二年六月六日薨于郡,享年四十四。郡人之悲号涕慕者,无老幼皆不自胜焉。贤士大夫闻之,无不惊而聚叹者,皆惜其才未逮于朝廷之剧用也。亲戚闻之,口不哀而□□者,皆念其仁必周于中外也。朋友闻之,莫不伤而咸恸者,皆怀其义必存于始终也。夫如是则宜天与寿而神与吉,今则凶而短,其天神之道有惑耶。君子口痛口而□□焉。竭其有称矣,当亦口口哉。其年冬,其弟前乡贡进士璋自京师衔哀奔赴于衢,护公之丧,口止于洛。则反趋于京师诣余曰:某之兄有懿行,公则素熟之。某之兄有令誉,公则素闻之。某之兄有利用,公则素嘉之。今□□□来年二月十一日葬于洛阳县平阴乡之先茔。
- ^ 卢商《监察御史里行李公(顼)妻范阳卢氏墓志铭并序》:“父伯卿,见任监察御史里行,充安邑解县榷盐使判官,娶故夏州行军司马检校兵部郎中兼御史中丞清河崔公放女……夫人始十三岁,从父司封郎中商时任河南令。故相司空李公为太子少师,分司洛邑,常私器爱子顼,欲择伉俪于高门,亟访于商,因为子求口。夫人遂归于顼,顼才逾冠之年,蕴老成之业。无何,司空节制梁汉,暴薨于镇。驿闻京师,举族震愤。夫人以哭泣无节,疾痛不瘳,丧服未除,君姑下世。未再周而重集荼蓼,捐勿药而严奉蒸尝,日居月诸,浸攻腠理。夫之党以夫人兼切晨昏之恋,遂忘寝食之安,惧疾作增剧,乃令觐父于蒲之解邑,冀果承欢之愿,获申就养之方。谓不俟其医和,必自痊其痾瘵。殊不知膏肓成诊,生死有涯,恬然漠然,不识不悟。以大和六年九月十日,终于解县之官舍,享龄一十有九。
- ^ 李顼《唐故章四娘墓志铭并序》:章四娘者,号柔和,浙右会稽人也。元和中,流寓京邑。洎来我家,绵历年祀,容止闲默,谦冲自率,礼法天传,女工神授,弦管草隶,辈流罕比。谓其积善必获馀庆,而乃暂婴微恙,遽从逝川。以大和七年八月廿七日没于河南府河南县归德里之馆舍,享年卅四。以其月廿八日窆于当府洛阳县平阴乡北芒原。有女一人,小字引儿,尚在襁褓,未有所辩。顼主章氏十有二载,至于情义,两心莫辩。衔涕编录,万不纪一。
延伸阅读
[编辑][在维基数据编辑]
参考书目
[编辑]-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一十四
- 《新唐书》
前任: 韩皋 |
唐朝尚书左仆射 (非宰相) 825年 |
继任: 王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