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程师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程师孟(1009年—1086年),公辟,苏州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北宋谏议大夫、给事中、集贤殿修撰、都水监光禄大夫[1]著有《续会稽掇英集》二十卷[2]、诗集二十卷、奏议十五卷[3]、《长乐集》一卷[4]、《水利图经》。

生平

[编辑]

景佑元年(1034年),程师孟考取文科进士[3]。初任光水、钱塘二县县令、后任南康军知州楚州知州、提点夔州路刑狱。[1]

开放粮仓

[编辑]

泸州一带的西方民族经常进犯渝州使者所在的万州,距离遥远,一有敌讯,军队需要一天才能抵达支援。程师孟见状立刻奏请迁路,治所移动到渝州。[1]

夔州没有常平仓,程师孟奏请设常平仓。此时恰遭逢灾年,粮食不足,程师孟未向上呈报就下令调用其他地方的储备粮食。有些官吏很担忧,便向程师孟建议不能这样做。程师孟表示若是按照流程等待指令,灾民都会饿死,最终还是开仓发粮。[1]

水利长才

[编辑]

程师孟移任河东路山西一带很多土山,旁接山谷的河流,在春、夏之际大雨的时候,水质跟黄河一样混浊,俗称“天河”,可以作为灌溉用途。程师孟说服当地百姓出钱出力,开渠筑堰、用淤泥造出一万八千顷的良田,程师孟将这过程写成一本《水利图经》,将这本有宝贵经验的书籍颁发至各个州县。[1]

后来程师孟担任度支判官、洪州知州,洪州时常有水患,程师孟以积石筑江堤、疏通章沟、揭北闸、调节水量升降,一系列的作为导致洪州日后无水灾发生。[1][5]

摘奸发伏

[编辑]

程师孟出任江西转运使时。袁州因官员中有奸细,盗贼频繁问题无法解决,许久都无法将贼人绳之以法,程师孟上任后仅捉拿审问几位官员,将他们送狱,盗贼们便轻易被擒获。[1]

筑城防卫

[编辑]

程师孟进封加直昭文馆,调任福州知州,程师孟修筑子城、建设学校。后又调任广州知州,州城被侬智高破坏,每次警报,百姓都害怕而逃,众人都认为地势低平、土质恶劣无法修筑。程师孟到来后,在广州六年,修建西城,交趾军攻陷邕管后,听闻广州城相当坚固,便不再东进。此时程师孟已调离广州,朝廷为感念程师孟功劳,任命为给事中、集贤殿修撰、都水监。[1]

元佑元年(1086年),时任光禄大夫、集贤殿修撰致仕的程师孟去世。[6]享寿七十八岁。[3]

性格

[编辑]

程师孟常常担任地方重镇官吏,为政简约但严格,连轻罪犯人都是亲自处置。程师孟料事如神能揭露悬案,对地方豪强、恶霸、惯犯都严惩,因此程师孟的下属都对他很恭敬。洪州、福州广州越州的百姓都为程师孟建立生祠[1]

轶事

[编辑]

程师孟担任洪州知州的时候,在府中造了一间房名为静堂。由于程师孟非常喜欢,所以每天都去,并作了首诗说“每日更忙须一到,夜深常是点灯来。”李元规看到后调侃说白天来、晚上也来,还常来,这是如厕吧。[7]

程师孟喜欢游览山川,曾上乌石山,赞赏美景,熙宁年间,在担任福州知州任内将闽山( 原作乌石山 )改名道山,并建了道山亭。[8][9][10]曾巩继任福州知州。程师孟知道后,写信恳请曾巩写了篇《道山亭记》。[10]

熙宁元年(1068年),程师孟与祖无择西湖,当时张先生病,知道此事后作诗《属疾闻知府龙图与公辟大卿学士八月十五游山泛湖夜归》。[11]

熙宁二年(1069年),程师孟就任福州知州,在鼓楼设置水钟铜壶滴漏鼓楼因此得名。

荐福寺内,其地有浅沙泉、跑马泉,水质为城中第一,程师孟担任洪州知州时辟作“双泉堂”、潘兴嗣为《记》。[12]

程师孟曾当面对王安石赞赏说他的文章作品盖世,很荣幸和他在同一个时代,生平最大的愿望,就是让王安石为他写一篇墓志铭,或许能藉其文章让自己名声得以流传千古。[13]

评价

[编辑]
  • 米芾:广平公以文学登科,以政事跻显,以言语出疆,以恬退告老,足之所及,功利蔚起。[3]
  • 朱长文:虽韦丹治豫章,孔戮帅岭南,常衮化七闽,无以加也。[3]
  • 曾巩:程公于是州以治行闻,既新其城,又新其学,而其余功又及于此。[10]

外部链接

[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宋史·卷426》,出自脱脱宋史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宋史·程师孟传
  2. ^ 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五
  3. ^ 3.0 3.1 3.2 3.3 3.4 吴郡志·程师孟传
  4. ^ 宋史·艺文七
  5. ^ 新安文献志
  6. ^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百九十》(起讫时间起哲宗元佑元年):戊申,光禄大夫、集贤殿修撰致仕程师孟卒。
  7. ^ 东轩笔录·卷之十五
  8. ^ 《福州府志乾隆本卷·卷之五》
  9. ^ 《乌石山志》:宋郡守程师孟改名“道山”,建“道山亭”,曾巩作记,山之名日益彰矣。
  10. ^ 10.0 10.1 10.2 道山亭记
  11. ^ 永乐大典
  12. ^ 江西通志·卷三十八
  13. ^ 宋稗类钞·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