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亚切斯拉夫·乔尔诺维尔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维亚切斯拉夫·乔尔诺维尔
В'ячеслав Чорновіл
乔尔诺维尔,摄于1998年
利沃夫州议会主席英语Lviv Oblast Council
任期
1990年4月—1992年4月
前任职务未设立
继任米科拉·霍林​(乌克兰语
乌克兰人民代表
任期
1990年5月15日—1999年3月26日
乌克兰人民运动党第二任主席
任期
1992年12月4日—1999年3月25日
前任伊万·费多罗维奇·德拉赫
继任亨纳迪·乌多文科
个人资料
出生(1937-12-24)1937年12月24日
 苏联苏维埃乌克兰基辅州叶尔基
逝世1999年3月25日(1999岁—03—25)(61岁)
 乌克兰基辅州鲍里斯皮尔
死因车祸
国籍 苏联 乌克兰
政党乌克兰人民运动
配偶奥莱娜·安东尼夫[1]
阿泰娜·帕什科英语Atena Pashko[2]
儿女安德里·切尔诺维尔
塔拉斯·切尔诺维尔
母校基辅大学
获奖乌克兰英雄 乌克兰英雄
舍甫琴科国家奖英语Shevchenko National Prize
智者雅罗斯拉夫王子勋章英语Order of Prince Yaroslav the Wise
签名

维亚切斯拉夫·马克西莫维奇·乔尔诺维尔乌克兰语В'ячесла́в Макси́мович Чорнові́л罗马化Viacheslav Maksymovych Chornovil;1937年12月24日—1999年3月25日),乌克兰政治人物和前苏联异见人士。作为前苏联著名的乌克兰持不同政见者,他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多次因为政治观点被捕。乔尔诺维尔从1992年起是乌克兰人民运动的领导人之一,从1995年起担任报纸Chas-Time的主编。作为20世纪80至90年代最重要的政治人物之一,乔尔诺维尔为当代乌克兰的独立奠定了道路。 乔尔诺维尔出生于乌克兰基辅州(现切尔卡瑟州),原是报纸和电视台的记者,后来因持不同政见而被解雇并当局被判处强迫劳动。1988年,他创立了乌克兰第一个不信仰共产主义的政党——乌克兰人民运动,并于1991年竞选独立后的乌克兰第一任总统,但输给了列昂尼德·克拉夫丘克1994年乌克兰总统选举后,乔尔诺维尔成为总统列昂尼德·库奇马最重要的反对者之一。尽管他本有望在1999年总统选举中与库奇马竞逐,但他在一场车祸中突然离奇死亡,结束了总统竞选。乔尔诺维尔被认为是1991年乌克兰重新获得独立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早年生活

[编辑]

乔尔诺维尔出生于出生于乌克兰中部基辅州村庄耶尔基英语Yerky[3](今切尔卡瑟州)。

大学期间,乔尔诺维尔最初就读于基辅大学语言学院,第二年后转入新闻学院。

1958年,因乔尔诺维尔持与当时主流不同的观点,他休学前往日丹诺夫(现马里乌波尔)进行高炉建设工程,后在基辅共青团工作。1960年他以“鲍里斯·赫林琴科的公共主义”为主题进行了毕业论文答辩,并以优异的成绩从大学毕业。

三度入狱(1960年代—1985年)

[编辑]

在1960年至1964年间,乔尔诺维尔在利沃夫和基辅的多家报纸和电视台工作。1964年,他搬到维什霍罗德,参与基辅水电站的建设。同年,乔尔诺维尔通过了国立德拉戈马诺夫师范大学英语National Pedagogical Drahomanov University研究生院的考试,但因政治信仰而未被正式录取。

第一次入狱

[编辑]

1965年9月5日,乔尔诺维尔与伊万·久巴瓦西里·斯图斯参加谢尔盖·帕拉杰诺夫的电影《远祖的阴影》首映式,在首映式上抗议当局逮捕乌克兰知识分子。这导致他受到警方搜查。由于拒绝在霍林英语Mykhailo Horyn兄弟的审判中出庭作证,乔尔诺维尔被当局判处三个月的强迫劳动。乔尔诺维尔写成了纪实集《心灵的灾难》(又名二十名“罪犯”的肖像)[4],书中包含了1965年被捕的60个人的材料。该书在国外出版后,国际社会纷纷发出声援囚犯的呼声。乔尔诺维尔被控诽谤罪,并被判处在最高安全级别监狱服刑三年[5]

1967年,乔尔诺维尔因纪念十月革命五十周年而获得大赦,18个月后获释。1969年出狱后,乔尔诺维尔与阿泰娜·帕什科英语Atena Pashko结婚。1970年,他设法在外喀尔巴阡州气象站找到了一份观测员的工作,之后在敖德萨的考古探险中担任挖掘员,又在利沃夫的一个火车站担任称重员。与此同时,乔尔诺维尔创办了地下杂志《乌克兰先驱报》[6]。1971年起,乔尔诺维尔在乌克兰自然保护协会英语Ukraine Nature Conservation Society利沃夫部门工作。

第二次入狱

[编辑]

1972年,他因参与乌克兰独立运动而第二次入狱。这次,乔尔诺维尔被判处六年监禁和三年流放[7]。他在苏俄莫尔多瓦共和国的政治犯集中营服刑,期间他经常参加抗议、示威和绝食活动。乔尔诺维尔的一半牢期是在集中营的惩罚牢房或单独监室中度过的。

1975年,乔尔诺维尔想要放弃苏联公民身份并移居加拿大,但未获允许。同年,维亚切斯拉夫·乔尔诺维尔与鲍里斯·彭森一起撰写了《集中营日子的编年史》(1975年),该书被秘密从集中营转移到国外,于1976年在《如是》杂志上出版。1976年,他加入了以监督苏联遵守1975年赫尔辛基协议为目的成立的乌克兰赫尔辛基小组[8]

1978年,乔尔诺维尔被流放到苏联远东地区,乘坐数千哩的火车,然后步行到达雅库特的恰潘达村。他在当地一家国营农场当工人,后来在纽尔巴担任供应商。他写了一本关于政治犯在集中营中争取地位的斗争(1977-1978)的小册子,题为《只有一年》。在传到国外的手稿中,册子仅被恢复了部分内容。1978年,他获准加入国际笔会

第三次入狱

[编辑]

1981年4月,乔尔诺维尔再次被捕,罪名是“强奸未遂”,被判处五年监禁[9]。为表抗议,他进行了长达120天的绝食。在法庭上的讲话中,他指责克格勃和警方提供的证据不实。他于1983年被释放,但由于雅库特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检察官的反对,他不被允许返回乌克兰。但后来,乔尔诺维尔还是回到了乌克兰,1985年5月,他在利沃夫的一家建材厂担任司炉。

政治活动(1985年—1999年)

[编辑]

1980年代末,乔尔诺维尔积极参与乌克兰民族运动,成为乌克兰人民运动的第一任领导人。他之后推动了几项面向全国的政治行动,其中之一是在1990年1月21日举行的,纪念1919年乌克兰统一的人链活动。

摄于20世纪90年代

1991年,乔尔诺维尔竞选乌克兰总统,但落败。1994年和1998年,他做为乌克兰人民运动的党员,当选最高拉达代表,同时担任该党领袖。

1994年乌克兰总统选举,维亚切斯拉夫·乔尔诺维尔号召党员支持弗拉基米尔·拉诺沃伊,他尊称拉诺沃伊为杰出经济学家,最终乔尔诺维尔的得票率位居第四。

1998年乌克兰议会选举,他领导的乌克兰人民运动获得9.4%的选票,位居第二,仅次于乌克兰共产党。乔尔诺维尔同时是独立社会政治报纸《追逐时间》的创始人,并于1995年至1999年担任主编[10]

1999年,乌克兰人民运动因内部分歧而险些解散。有人猜测,未能成功解散乌克兰人民运动党导致了乔尔诺维尔死亡[11]

逝世及纪念

[编辑]

1999年3月25日,乔尔诺维尔和他的助手叶夫亨·巴甫洛夫在鲍里斯皮尔附近开车时,他们的车被一辆卡车正面撞上,两人当场死亡。数万名乌克兰人参加了他的葬礼。乌克兰内政部进行的官方调查得出的结论是,事故纯属意外,没有发现任何谋杀的证据。然而,乔尔诺维尔的一些支持者称他的死为政治谋杀,并呼吁将肇事者绳之以法[12]

2003年,乌克兰国家银行为乔尔诺维尔发行了面值为2格里夫纳的纪念币。

乔尔诺维尔纪念币

2006年8月23日,时任乌克兰总统尤申科为乔尔诺维尔纪念碑揭幕,并下令对他的死亡进行新的调查。2006年9月6日,内政部部长尤里·卢岑科英语Yuriy Lutsenko宣布,根据他所掌握的信息来看,他个人认为乔尔诺维尔是死于谋杀而非单纯的车祸[13][14]。卢岑科进一步表示,调查目前由乌克兰总检察长办公室和乌克兰国家安全局进行,这两个执法机构不受卢岑科的控制,同时他暗示检察官办公室和安全部门的“某些人”正在阻挠调查[15]。然而,8月9日,乌克兰总检察长梅德韦科英语Oleksandr Medvedko在新闻发布会上评论称,卢岑科的结论基于不可靠的信息[16]

2009年3月25日,在鲍里斯波尔的纪念碑附近举行了另一场葬礼,包括时任基辅市长列昂尼德·切尔诺韦茨基等人为纪念碑上献花,以纪念乔尔诺维尔逝世10周年[17]

2009年,乌克兰发行了专门纪念乔尔诺维尔的邮票[18]

纪念乔尔诺维尔的邮票

拓展阅读

[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维亚切斯拉夫·乔尔诺维尔

参考来源

[编辑]
  1. ^ Арештована коляда, або Погром 12 січня 1972-го (Arrested Kolyada or the Pogrom of January 12, 197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乌克兰真理报 2011年1月12日
  2. ^ Події за темами:На 81-му році життя померла Атена Пашко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UNIAN (2012-03-20)
  3. ^ Вячеслав Чорновіл. АВТОБІОГРАФІЯ. [17 січня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02). 
  4. ^ Applebaum, Anne. Gulag: A History. New York: Doubleday, 2003. p. 552
  5. ^ Ukraine | History, Geography, People, & Language.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019-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12) (英语). 
  6. ^ "Ukraine Herald, issue 1, January 1970", A Chronicle of Current Events (13.9, item 17), 30 April 1970.
  7. ^ "Arrests in the Ukraine, March 1972", A Chronicle of Current Events (24.3), 5 March 197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8. ^ "The Helsinki Groups, December 1976", A Chronicle of Current Events (43.6), 31 December 1976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9. ^ Killing the Spirit of Helsinki, TIME Magazine, December 1, 1980
  10. ^ In Ukrainian: From Soviet to Ukrainian: historical changes in Ukrainian journalism // Media Sapiens, 2015. 08. 21 [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1. ^ Свобода, Радіо. «Той, що пробудив Кам’яну державу». У Дніпропетровську презентували фільм про В’ячеслава Чорновола ["The one who woke up the Stone State." A film about Vyacheslav Chornovil was presented in Dnipropetrovsk]. Радіо Свобода. 2008-02-05 [2019-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0) (乌克兰语). 
  12. ^ Chas.org.ua (乌克兰语)
  13. ^ National Radio Company of Ukraine News Report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07-09-28.
  14. ^ Ukrainian Government Archives. [2017-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15. ^ Буковина Інфо – Політика, Економіка, Культура, Спорт, Аналітика, Інтерв'ю, Персоналії. [2019-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30) (乌克兰语). 
  16. ^ The Day Weekly Digest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1-05-22.
  17. ^ Events by themes: Anniversary of Viacheslav Chornovil death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UNIAN-photo services (2009-03-25)
  18. ^ Ukraine issues stamp devoted to politician, rights advocate Vyacheslav Chornovil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1-05-24., Ukrinform (2008-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