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第二次世界大战/biography
外观
同盟国人物传记
温斯顿·丘吉尔爵士,英国政治家、演说家、军事家和作家,曾于1940年至1945年出任英国首相,任内期间带领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联合美国等国家对抗德国,并取得了最终胜利,并自1951年至1955年再度出任英国首相。丘吉尔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对英国以至于世界均起深远的影响。此外,他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六卷本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还创作了多部小说和回忆录,并曾于195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在2002年,BBC举行了一个名为“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的调查,结果丘吉尔获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
哈利·S·杜鲁门,美国美国民主党政治家,1945年出任第三十四任副总统,随后接替因病逝世的富兰克林·D·罗斯福总统,成为了第三十三任美国总统(1945年-1953年)。在美国国内事务上,杜鲁门总统刚好遇上了新一轮混乱的经济衰退周期,物资短缺、无数的罢工成为了当时的写照。杜鲁门虽于1948年成功连任总统,但却未能成功掌握国会的多数,以致于他的“良政”计划几乎全部流产。在外交事务上,杜鲁门总统任内发生了不少世界大事,首先是盟军战胜纳粹德国、广岛与长崎原子弹爆炸、日本投降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正式结束;接着是联合国的成立、以重建欧洲为旨的“马歇尔计划”的落实、杜鲁门主义对抗共产主义、冷战的开始、北约的成立以及朝鲜战争的爆发等。相比前任总统,杜鲁门的支持度不算高,但他在任内仍能克服了不少困难。虽然他最后在1952年被迫放弃竞逐连任,但今天普遍的学者仍视他为最出色的美国总统之一。
孙立人,中国清末安徽省庐江县金牛镇人,中华民国抗日名将。历任财政部税警总团团长、支队司令、国民政府国民革命军团、师、军长,东北保安副司令长官、中华民国陆军副总司令、总司令、总统府参军长等职。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孙立人参加了“八一三”淞沪会战;后随中国远征军入缅甸后,取得仁安羌大捷。1943年,协助杜聿明等率军入缅北反攻,连战皆捷。1945年日本投降后率国民革命军新一军进驻中国东北,期间与中国共产党林彪部队发生激战。1955年,孙立人被控以涉嫌参与郭廷亮匪谍案,企图利用阅兵场合胁迫当局,遭撤职软禁。孙立人被认为是国民革命军中,具备丰富现代化作战经验和卓越指挥才能的将领,他非常爱护部属,因此由他所带领的军队极具向心力、非常地忠贞爱国。孙立人并且拥有崇高的国际声望,是国民革命军中与众不同的一名将军,也是国民革命军当中极少数从美国军校毕业的高阶将领,是威权时期少数勇于提出改革建言者。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是第32任美国总统。他是20世纪世界经济危机和世界大战的中心人物之一。自1933年至1945年,他连续出任四届美国总统,且是唯一连任超过两届的美国总统。在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期间,罗斯福推行新政,以提供失业救济与复苏经济,并成立各种机构如公共事业振兴署、国家复兴管理局和农业调整管理局等来改革经济和银行体系。虽然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为止,美国的经济仍未能完全复苏,但是他所发起的一些计划,如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田纳西河谷管理局以及证券交易委员会,仍继续在国家的商贸中扮演重要角色。除此之外,他任内设立的一些制度,包括社会安全系统和全国劳资关系委员会等,仍保留至今。
斯大林是苏联重要的领导人之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活动家,曾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苏联国防委员会主席,对二十世纪的苏联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任期间,他全面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导致了严重的饥荒。他以计划经济的方式实施大规模工业化,使苏联成为重工业和军事大国。同时斯大林也以对自己的个人崇拜、对政界和军队中的大清洗、对少数族裔的压迫流放闻名于世。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斯大林领导苏联和盟军共同击败了纳粹德国和日本帝国,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战后他扶植了东欧集团,建立社会主义国家阵营,在冷战中与美国、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对峙。
切斯特·威廉·尼米兹是一位美国海军将领,最高军阶为五星上将。尼米兹早期以研究潜艇为主,而后成为美军中柴油引擎技术的专家,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尼米兹担任了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太平洋战区盟军总司令等职务,主导对日作战。战后,尼米兹担任海军作战部长,一直至1947年退役为止。尼米兹于1966年逝世,是美国最后一名逝世的海军五星上将。美国海军为纪念尼米兹,而将其去世之后所建造的第一艘、也是当时最新锐的航空母舰尼米兹级核子动力航空母舰以他为名,也就是日后的尼米兹号航空母舰。此外,夏威夷檀香山有以他为名的尼米兹高速公路。
A·J·P·泰勒是20世纪其中一位最著名和最具争议性的英国历史学家。1927年,泰勒从牛津大学毕业。自1938年至1964年在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担任研究员。泰勒是一位多产的作家,有达廿多本著作,以及数百篇文章和书评。他在1961年发行的著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一书,至今仍引起不少争论。泰勒之治史方法近于民粹主义,觉得历史是开放给所有人的。正因如此,他常因为人们称呼他为“众人的历史学家”和“每一人的历史学家”而感到欣慰。泰勒支持反伟人论,并不相信“英雄造时势”,反而相信历史是由一大群愚人所建构而成的。他的著述之描述手法充满讽刺和幽默之余,而具备资料性。特别的是,他更时常从特别的角度出发研究历史,反驳其他人认为是至关重要的论点,所以有人以“泰勒主义”形容他机智、简练精辟,甚至于神秘的特点。
赖廉士爵士是来自澳洲的香港生理学家、军人和大学行政人员,他在太平洋战争期间指挥英军服务团,战后在1949年至1964年出任第六任香港大学校长,是港大历史上在任时间最长的校长。赖廉士早年曾经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退伍后于1919年入读墨尔本大学,主修医学。他在1922年以罗德学人身份前往牛津大学深造,自1928年起历任香港大学生理学系主任、香港大学医学院院长和香港政府医务委员会委员等职。1941年12月香港沦陷后,赖廉士一度沦为战俘,但旋于翌年1月成功逃脱,并在同年7月于广东曲江创立英军服务团,主要负责在华南地区搜集情报、营救身处香港的人士、以及把药物和其他必要物资偷运到香港的集中营内。二战完结后,赖廉士返回香港大学任教,在港大校长任内,他协助把大学从战后百废待举的局面恢复过来,使大学的规模得以急速扩展。赖廉士生前多次获英廷授勋,以表扬他在战时和对港大发展的贡献。
基里尔·阿法纳西耶维奇·梅列茨科夫,苏联军事领导人,苏联元帅。他于1918年加入红军,后入总参军事学院学习和第1骑兵集团军作战。1939年底的苏芬冬季战争中,他率军突破芬兰的曼纳海姆防线,获得苏联英雄称号。1940年8月到1941年1月间短期担任苏军总参谋长,参与苏军“反侵略计划”的制定。苏德战争爆发后不久,梅列茨科夫被捕入狱,在狱中备经拷打与折磨。三个月后他被释放,派往西北方向。曾抵御南下的芬兰军队和夺取德军控制的季赫温,防止列宁格勒被彻底包围。其后两年里,梅列茨科夫多次组织解除对列宁格勒的围困的行动,经历过柳班战役的失败和“火花”行动的成功。列宁格勒解围后,组织了对芬兰军队的进攻,迫使芬兰退出战争。1945年在佩特萨莫—希尔克内斯攻势中歼灭位于北极圈中的德军,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1945年8月,梅列茨科夫指挥远东第1方面军参加八月风暴行动,迅速歼灭了日本关东军主力,获得了苏联最高军事荣誉-胜利勋章。
杨慕琦爵士是英国资深殖民地官员。1886年6月30日生于英属印度,1909年至1928年间于锡兰任职,官至首席助理辅政司兼锡兰行政局秘书,后来先后于塞拉利昂及巴勒斯坦托管地服务,期间曾任塞拉利昂护督及署任巴勒斯坦高级专员。1933年至1938年出任巴巴多斯总督,期间推行不少改革,贡献良多。在1941年9月,杨慕琦获委任为第21任香港总督,惟日本随后在同年12月发动太平洋战争,继而入侵香港,最终杨爵士在12月25日向日军投降,沦为战俘,开展了香港3年零8个月艰辛的“日治时期”。大战在1945年8月结束后,杨慕琦没有立即复任港督,而香港事务则暂由军政府打理,直到他在1946年复任港督。战后杨慕琦爵士试图在任内于香港推行“杨慕琦计划”,试图改革香港政治,但碍于中国大陆局势不稳,方案以流产告终。杨慕琦卸任港督以后,选择退休,未有再出任公职,晚年退居于英国英格兰的温彻斯特,最后在1974年5月12日逝世,享年87岁。
蒋中正,字介石,原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中华民国政治家、军事家,祖籍江苏宜兴和桥镇,生于清朝浙江省宁波奉化县溪口,逝世于中华民国台北市的住所士林官邸内。历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中国国民党总裁、三民主义青年团团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中华民国总统等职务。他是唯一同时统治过中国大陆和台湾的近代中国领导人。蒋中正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毁誉兼有的人,人们对他评价趋于两极化。蒋中正留下文字极多,但许多文章由蒋之文学侍从陈布雷、陶希圣等代笔,如《中国之命运》、《苏俄在中国》等,主要内容收入《先总统 蒋公思想言论总集》。
陆军中将贾乃锡爵士,KBE,CB,DSO,MC[?],加拿大籍英国陆军将领,1938年11月至1941年7月在香港担任驻华英军司令(即驻港英军司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于1944年4月至1945年7月出任盟军远征部队最高司令部(SHAEF)G-5科总长,战后于1945年8月至1953年10月奉派海峡群岛担任泽西副总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于法国和比利时参与战事。一战完结后,他曾获两度调派往英属印度,1938年获擢升为陆军少将。贾乃锡在任驻华英军司令期间正值第二次中日战争,远东战云密布,香港局势更随着日军于1938年10月压境而日趋严峻。有见及此,他任内致力强化香港防务。卸任驻华英军司令一职后,贾乃锡被调回英国,以中将身份镇守本土,到1944年4月出任SHAEF旗下G-5科总长一职。当时SHAEF正筹备代号“大君行动”的反攻欧洲大陆计划,因此他的主要职责是要协助欧洲各国一旦光复以后重整秩序,以及安排各国在短时间内由临时军管手上接过权力,恢复建立文官政府。为肯定他在二战期间的表现,他在1945年获英廷颁授KBE勋衔。二战结束后,贾乃锡成为泽西岛光复后首任副总督,任内积极协助重整当地的秩序和经济,到1953年卸任,展开退休生活。
Portal:第二次世界大战/biography/18
Portal:第二次世界大战/biography/19
Portal:第二次世界大战/biography/20
哈利·S·杜鲁门,美国美国民主党政治家,1945年出任第三十四任副总统,随后接替因病逝世的富兰克林·D·罗斯福总统,成为了第三十三任美国总统(1945年-1953年)。在美国国内事务上,杜鲁门总统刚好遇上了新一轮混乱的经济衰退周期,物资短缺、无数的罢工成为了当时的写照。杜鲁门虽于1948年成功连任总统,但却未能成功掌握国会的多数,以致于他的“良政”计划几乎全部流产。在外交事务上,杜鲁门总统任内发生了不少世界大事,首先是盟军战胜纳粹德国、广岛与长崎原子弹爆炸、日本投降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正式结束;接着是联合国的成立、以重建欧洲为旨的“马歇尔计划”的落实、杜鲁门主义对抗共产主义、冷战的开始、北约的成立以及朝鲜战争的爆发等。相比前任总统,杜鲁门的支持度不算高,但他在任内仍能克服了不少困难。虽然他最后在1952年被迫放弃竞逐连任,但今天普遍的学者仍视他为最出色的美国总统之一。
孙立人,中国清末安徽省庐江县金牛镇人,中华民国抗日名将。历任财政部税警总团团长、支队司令、国民政府国民革命军团、师、军长,东北保安副司令长官、中华民国陆军副总司令、总司令、总统府参军长等职。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孙立人参加了“八一三”淞沪会战;后随中国远征军入缅甸后,取得仁安羌大捷。1943年,协助杜聿明等率军入缅北反攻,连战皆捷。1945年日本投降后率国民革命军新一军进驻中国东北,期间与中国共产党林彪部队发生激战。1955年,孙立人被控以涉嫌参与郭廷亮匪谍案,企图利用阅兵场合胁迫当局,遭撤职软禁。孙立人被认为是国民革命军中,具备丰富现代化作战经验和卓越指挥才能的将领,他非常爱护部属,因此由他所带领的军队极具向心力、非常地忠贞爱国。孙立人并且拥有崇高的国际声望,是国民革命军中与众不同的一名将军,也是国民革命军当中极少数从美国军校毕业的高阶将领,是威权时期少数勇于提出改革建言者。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是第32任美国总统。他是20世纪世界经济危机和世界大战的中心人物之一。自1933年至1945年,他连续出任四届美国总统,且是唯一连任超过两届的美国总统。在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期间,罗斯福推行新政,以提供失业救济与复苏经济,并成立各种机构如公共事业振兴署、国家复兴管理局和农业调整管理局等来改革经济和银行体系。虽然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为止,美国的经济仍未能完全复苏,但是他所发起的一些计划,如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田纳西河谷管理局以及证券交易委员会,仍继续在国家的商贸中扮演重要角色。除此之外,他任内设立的一些制度,包括社会安全系统和全国劳资关系委员会等,仍保留至今。
斯大林是苏联重要的领导人之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活动家,曾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苏联国防委员会主席,对二十世纪的苏联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任期间,他全面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导致了严重的饥荒。他以计划经济的方式实施大规模工业化,使苏联成为重工业和军事大国。同时斯大林也以对自己的个人崇拜、对政界和军队中的大清洗、对少数族裔的压迫流放闻名于世。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斯大林领导苏联和盟军共同击败了纳粹德国和日本帝国,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战后他扶植了东欧集团,建立社会主义国家阵营,在冷战中与美国、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对峙。
切斯特·威廉·尼米兹是一位美国海军将领,最高军阶为五星上将。尼米兹早期以研究潜艇为主,而后成为美军中柴油引擎技术的专家,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尼米兹担任了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太平洋战区盟军总司令等职务,主导对日作战。战后,尼米兹担任海军作战部长,一直至1947年退役为止。尼米兹于1966年逝世,是美国最后一名逝世的海军五星上将。美国海军为纪念尼米兹,而将其去世之后所建造的第一艘、也是当时最新锐的航空母舰尼米兹级核子动力航空母舰以他为名,也就是日后的尼米兹号航空母舰。此外,夏威夷檀香山有以他为名的尼米兹高速公路。
A·J·P·泰勒是20世纪其中一位最著名和最具争议性的英国历史学家。1927年,泰勒从牛津大学毕业。自1938年至1964年在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担任研究员。泰勒是一位多产的作家,有达廿多本著作,以及数百篇文章和书评。他在1961年发行的著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一书,至今仍引起不少争论。泰勒之治史方法近于民粹主义,觉得历史是开放给所有人的。正因如此,他常因为人们称呼他为“众人的历史学家”和“每一人的历史学家”而感到欣慰。泰勒支持反伟人论,并不相信“英雄造时势”,反而相信历史是由一大群愚人所建构而成的。他的著述之描述手法充满讽刺和幽默之余,而具备资料性。特别的是,他更时常从特别的角度出发研究历史,反驳其他人认为是至关重要的论点,所以有人以“泰勒主义”形容他机智、简练精辟,甚至于神秘的特点。
赖廉士爵士是来自澳洲的香港生理学家、军人和大学行政人员,他在太平洋战争期间指挥英军服务团,战后在1949年至1964年出任第六任香港大学校长,是港大历史上在任时间最长的校长。赖廉士早年曾经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退伍后于1919年入读墨尔本大学,主修医学。他在1922年以罗德学人身份前往牛津大学深造,自1928年起历任香港大学生理学系主任、香港大学医学院院长和香港政府医务委员会委员等职。1941年12月香港沦陷后,赖廉士一度沦为战俘,但旋于翌年1月成功逃脱,并在同年7月于广东曲江创立英军服务团,主要负责在华南地区搜集情报、营救身处香港的人士、以及把药物和其他必要物资偷运到香港的集中营内。二战完结后,赖廉士返回香港大学任教,在港大校长任内,他协助把大学从战后百废待举的局面恢复过来,使大学的规模得以急速扩展。赖廉士生前多次获英廷授勋,以表扬他在战时和对港大发展的贡献。
基里尔·阿法纳西耶维奇·梅列茨科夫,苏联军事领导人,苏联元帅。他于1918年加入红军,后入总参军事学院学习和第1骑兵集团军作战。1939年底的苏芬冬季战争中,他率军突破芬兰的曼纳海姆防线,获得苏联英雄称号。1940年8月到1941年1月间短期担任苏军总参谋长,参与苏军“反侵略计划”的制定。苏德战争爆发后不久,梅列茨科夫被捕入狱,在狱中备经拷打与折磨。三个月后他被释放,派往西北方向。曾抵御南下的芬兰军队和夺取德军控制的季赫温,防止列宁格勒被彻底包围。其后两年里,梅列茨科夫多次组织解除对列宁格勒的围困的行动,经历过柳班战役的失败和“火花”行动的成功。列宁格勒解围后,组织了对芬兰军队的进攻,迫使芬兰退出战争。1945年在佩特萨莫—希尔克内斯攻势中歼灭位于北极圈中的德军,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1945年8月,梅列茨科夫指挥远东第1方面军参加八月风暴行动,迅速歼灭了日本关东军主力,获得了苏联最高军事荣誉-胜利勋章。
杨慕琦爵士是英国资深殖民地官员。1886年6月30日生于英属印度,1909年至1928年间于锡兰任职,官至首席助理辅政司兼锡兰行政局秘书,后来先后于塞拉利昂及巴勒斯坦托管地服务,期间曾任塞拉利昂护督及署任巴勒斯坦高级专员。1933年至1938年出任巴巴多斯总督,期间推行不少改革,贡献良多。在1941年9月,杨慕琦获委任为第21任香港总督,惟日本随后在同年12月发动太平洋战争,继而入侵香港,最终杨爵士在12月25日向日军投降,沦为战俘,开展了香港3年零8个月艰辛的“日治时期”。大战在1945年8月结束后,杨慕琦没有立即复任港督,而香港事务则暂由军政府打理,直到他在1946年复任港督。战后杨慕琦爵士试图在任内于香港推行“杨慕琦计划”,试图改革香港政治,但碍于中国大陆局势不稳,方案以流产告终。杨慕琦卸任港督以后,选择退休,未有再出任公职,晚年退居于英国英格兰的温彻斯特,最后在1974年5月12日逝世,享年87岁。
蒋中正,字介石,原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中华民国政治家、军事家,祖籍江苏宜兴和桥镇,生于清朝浙江省宁波奉化县溪口,逝世于中华民国台北市的住所士林官邸内。历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中国国民党总裁、三民主义青年团团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中华民国总统等职务。他是唯一同时统治过中国大陆和台湾的近代中国领导人。蒋中正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毁誉兼有的人,人们对他评价趋于两极化。蒋中正留下文字极多,但许多文章由蒋之文学侍从陈布雷、陶希圣等代笔,如《中国之命运》、《苏俄在中国》等,主要内容收入《先总统 蒋公思想言论总集》。
陆军中将贾乃锡爵士,KBE,CB,DSO,MC[?],加拿大籍英国陆军将领,1938年11月至1941年7月在香港担任驻华英军司令(即驻港英军司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于1944年4月至1945年7月出任盟军远征部队最高司令部(SHAEF)G-5科总长,战后于1945年8月至1953年10月奉派海峡群岛担任泽西副总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于法国和比利时参与战事。一战完结后,他曾获两度调派往英属印度,1938年获擢升为陆军少将。贾乃锡在任驻华英军司令期间正值第二次中日战争,远东战云密布,香港局势更随着日军于1938年10月压境而日趋严峻。有见及此,他任内致力强化香港防务。卸任驻华英军司令一职后,贾乃锡被调回英国,以中将身份镇守本土,到1944年4月出任SHAEF旗下G-5科总长一职。当时SHAEF正筹备代号“大君行动”的反攻欧洲大陆计划,因此他的主要职责是要协助欧洲各国一旦光复以后重整秩序,以及安排各国在短时间内由临时军管手上接过权力,恢复建立文官政府。为肯定他在二战期间的表现,他在1945年获英廷颁授KBE勋衔。二战结束后,贾乃锡成为泽西岛光复后首任副总督,任内积极协助重整当地的秩序和经济,到1953年卸任,展开退休生活。
约翰·巴西隆是一名意大利裔的美国海军陆战队枪炮军士,因为在瓜达康纳尔岛战役立下战功而获颁美国最高军事荣衔——荣誉勋章。他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入伍海军陆战队者中,唯一一位同时持有荣誉勋章与海军十字勋章的陆战队员。
巴西隆在1940年加入海军陆战队之前,曾以美国陆军士兵的身份派驻菲律宾3年,并因此得到了“马尼拉约翰”的绰号。成为通过受训的陆战队员后,他前往古巴关塔那摩湾及所罗门群岛等地服役。到瓜岛作战的时候,巴西隆率领的15人机枪队被打到只剩自己和2名战友,而他仍在这样的困境下成功拖住了为数3千人的日本军部队。1945年时的巴西隆又参加了硫磺岛的入侵行动,但在登陆第一天就战死沙场,并因此得到了海军十字勋章。战后,数座军事设施、道路和美国海军一艘战舰均以他命名,以兹纪念。法兰西斯·魏,是一位已故的美国陆军华裔上尉,为美国最高军事荣衔——荣誉勋章唯一一位华裔得主,也是仅有的两位获颁此级勋章的亚裔美国军官之一。
在中学及大学阶段为运动好手的法兰西斯·魏,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得金融学学士学位后原本计划与父亲一起工作,惟在后来加入了夏威夷州国民警卫队、并且被委任为少尉。1944年的菲律宾战役中,他随着部队参加了将菲律宾从日本军手中夺回的行动,该年10月时在雷伊泰岛的登陆作战中阵亡。魏氏原先获得的是次于荣誉勋章的第二高荣衔──杰出服役十字勋章,至2000年才追升为荣誉勋章。Portal:第二次世界大战/biography/18
Portal:第二次世界大战/biography/19
Portal:第二次世界大战/biography/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