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君士坦丁 (瓦西里一世之子)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君士坦丁
Κωνσταντῖνος
羅馬人的皇帝
一枚繪有君士坦丁與皇帝瓦西里的金幣。
君士坦丁(右)與皇帝瓦西里一世(左)
羅馬共治皇帝
(與瓦西里一世共治)
統治868年1月—879年9月3日
前任瓦西里一世(共治)
繼任瓦西里一世與利奧六世
出生約855年至865年之間
逝世879年9月3日
訂婚義大利的埃芒加德
朝代馬其頓王朝
父親瓦西里一世,可能是米哈伊爾三世
母親瑪麗亞,可能是尤多奇亞·伊格琳娜

君士坦丁古希臘語Κωνσταντῖνος,羅馬化:Kōnstantīnos;855年至約865年間—879年9月3日)是在868年1月至879年9月3日期間在位的羅馬共治皇帝,與主皇帝瓦西里一世共同執政。君士坦丁父母身份存在爭議,但歷史學家普遍認為他是皇帝瓦西里一世(867年—886年在位)與第一任妻子瑪麗亞或第二任妻子尤多奇亞·伊格琳娜所生之子;也有其他說法,包括認為他是皇帝米哈伊爾三世(842年—867年在位)與尤多奇亞的兒子。大約在868年1月,瓦西里一世立君士坦丁為共治皇帝。870/871年,君士坦丁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路德維希二世之女埃芒加德訂婚,但不清楚他與她是否成婚;一些資料來源表明他結過婚,而另一些則認為並無確鑿證據。

君士坦丁本是瓦西里一世預定繼承人,因此備受父親關注,隨他參與軍事戰役,其中包括在敘利亞的一次征戰,戰後還一同舉行凱旋式。相比之下,君士坦丁的弟弟利奧六世(886年—912年在位)被立為共治皇帝,只是為確保皇室血脈傳承以及增強統治合法性。然而,君士坦丁於879年9月3日先於父親因發燒去世。君士坦丁死後,利奧成為主要繼承人,另一個弟弟亞歷山大(912年—913年在位)則獲立為共治皇帝。

父母身份

[編輯]
一枚鑄有君士坦丁和尤多奇亞形象的硬幣背面

據歷史學家尼古拉·阿東茨所述,君士坦丁大約生於855年,不過歷史學家肖恩·圖格則認為其出生日期在864年或更晚些時候[1]。君士坦丁父母身份存在很大爭議,但羅馬皇帝瓦西里一世(867年—886年在位)名義上是他父親[2][3][4]。瓦西里出身於一個富裕的農民家庭[5],後來受到皇帝米哈伊爾三世(842年—867年在位)關注,繼而成為他親信和宮廷衛士長[6]。有史料記載,瓦西里在成為皇帝之前與瑪麗亞結婚,至少育有一女阿納斯塔西婭,君士坦丁也有可能是他倆所生,之後米哈伊爾三世命令他與瑪麗亞離婚,再娶尤多奇亞·伊格琳娜(866年—882年在位),瓦西里照做了[2][7][3]。一些史料稱尤多奇亞曾是米哈伊爾三世情婦,甚至在嫁給瓦西里之後依然如此[2]。婚禮確切日期不得而知,但依據10世紀偽西蒙的時間線記載,瓦西里與尤多奇亞的婚姻傳統上被認定大約發生在865年左右[2][7][3];不過,像羅米利·詹金斯帕特里夏·卡林-海特這樣的歷史學家對這一時間線的準確性提出質疑[8]。詹金斯還指出大官人西蒙所著米哈伊爾統治時期敘事中的「年代錯亂問題」,這進一步讓人對瓦西里和尤多奇亞的結婚日期產生懷疑[9]。歷史學家西里爾·曼戈認為君士坦丁和阿納斯塔西婭都是瓦西里和瑪麗亞的孩子[2],歷史學家喬治·奧斯特洛格爾斯基也持有這一觀點[3]。英國研究拜占庭帝國的學者朱迪思·赫林對瓦西里和尤多奇亞的結婚日期提出不同看法,按照她的觀點,尤多奇亞就是君士坦丁母親[2][10]。10世紀歷史學家文法學者利奧提出,君士坦丁是米哈伊爾和尤多奇亞的兒子[2]。歷史學家琳達·加蘭和肖恩·圖格在他們2007年的著作中並未表明立場,但承認上述三種說法皆有可能[2]

一些對由瓦西里建立的馬其頓王朝懷有敵意的史料暗示,瓦西里其他兒子並非他親生。這些史料宣稱尤多奇亞是米哈伊爾情婦,瓦西里與尤多奇亞的婚姻只是名義上的。因此,利奧六世和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斯特凡諾斯一世都受到質疑,這樣一來,亞歷山大(912年—913年在位)就成為瓦西里唯一婚生兒子。不過,大多數現代學者懷疑這類說法的準確性,他們認為利奧是瓦西里和尤多奇亞的婚生兒子[2][3][11]

在1994年的博士論文中,圖格支持君士坦丁是尤多奇亞之子這一觀點[9]。在其1997年的著作中,圖格對將君士坦丁視為瑪麗亞之子這一觀點背後的諸多推理作出討論,指出「沒有理由認為他不是尤多奇亞的兒子」,但也沒有明確指出君士坦丁生母究竟是誰[12]。在1994年的著作中,圖格指出許多拜占庭編年史家認為君士坦丁是瓦西里的兒子,而且許多歷史學家用君士坦丁是瑪麗亞之子這一說法來解釋為何據說瓦西里厭惡利奧卻不厭惡君士坦丁,因為這樣一來瓦西里就會把君士坦丁當作自己的親生兒子了[13]。圖格還提出,亞歷山大由於出生在米哈伊爾死後,不可能是米哈伊爾的兒子,他沒有取代君士坦丁和利奧被立為皇帝,這表明要麼瓦西里認為他倆都是自己親生兒子,要麼就是並不在意他們是否親生[14],而且米哈伊爾似乎也未曾以父親的態度看待過利奧[15]。圖格對那些否定君士坦丁是尤多奇亞之子的觀點提出質疑,那些觀點爭辯說,如果君士坦丁在尤多奇亞和瓦西里結婚後才出生,那麼在878年隨父出征時他年紀就太小了;圖格表示,鑑於瓦西里和尤多奇亞結婚時間的年代順序存在諸多問題,所以君士坦丁有可能已到參戰年齡[13]阿諾德·J·湯因比提出一種觀點,即父母對兒子們的感情可能不同,個性差異與不同生母一樣,都有可能解釋為何瓦西里偏愛君士坦丁勝過利奧[16]

圖格在1997年的著作中,指出曼戈的推斷很巧妙,但過於複雜,他認為米哈伊爾本可以直接收養君士坦丁,而沒必要策劃一場陰謀,讓一個他都不知道性別的孩子生於紫色寢宮[17]。亞歷山大在君士坦丁死後的879年才被立為皇帝,這一事實也進一步印證上述觀點[18]。圖格還指出,利奧六世在其《戰術》一書中主張帶上被稱作「貴族幼崽」的貴族之子出征,《瓦西里傳》在敘述878年那場戰役時也用同樣的詞來稱呼君士坦丁;當時君士坦丁可能是十三四歲,所以他有可能是尤多奇亞的兒子[13]。阿東茨認為君士坦丁肯定生於855年左右,因此是瑪麗亞之子,他的這一論斷是基於君士坦丁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路德維希二世(844年—875年在位)之女埃芒加德的婚約;圖格則認為這更像是孩童間訂婚而非真正結婚,而且鑑於許多拜占庭男子15歲就已結婚,這或許表明君士坦丁當時年紀更小[1]

支持馬其頓王朝的歷史學家,如利奧六世及其子君士坦丁七世,還有約瑟夫·耶尼修斯,都略去瓦西里與瑪麗亞第一次婚姻的相關信息[19]。君士坦丁七世稱他所有姑母和叔伯都是瓦西里和尤多奇亞的婚生子女,利奧六世更進一步表示,瓦西里和尤多奇亞在結婚前就已育有子女[20]。君士坦丁七世描繪瓦西里統治時期的理想化說法,稱瓦西里在聖索菲亞大教堂加冕時,後面跟著一輛載有尤多奇亞、君士坦丁和利奧的馬車,而且君士坦丁和利奧與瓦西里在867年同時加冕,不過沒有其他史料能佐證這一點[15]。對馬其頓王朝持敵對態度的歷史學家,如大官人西蒙,通常認為君士坦丁是尤多奇亞之子[2][19],還提供有關尤多奇亞所謂不忠以及米哈伊爾和瓦西里之間安排的相關信息[2]

瓦西里一世孩子的父母身份的資料來源
中世紀史料 現代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與孩子 大官人西蒙[2] 修道士喬治[2] 文法學者利奧[2] 利奧六世[20] 君士坦丁七世[20] 尼古拉·阿東茨[3] 喬治·奧斯特洛格爾斯基[3] 西里爾·曼戈認[2][21] 朱迪思·赫林[2][10] 肖恩·圖格(1994年)[4] 肖恩·圖格(1997年)[12] 琳達·加蘭
肖恩·圖格(2007年)[2]
君士坦丁 不確定 - 米哈伊爾尤多奇亞 瓦西里與尤多奇亞 瓦西里與瑪麗亞 米哈伊爾/瓦西里與尤多奇亞 瓦西里/米哈伊爾與尤多奇亞 瓦西里/米哈伊爾與傾向於尤多奇亞 瓦西里與瑪麗亞/尤多奇亞;或米哈伊爾與尤多奇亞
利奧 米哈伊爾與尤多奇亞 瓦西里與尤多奇亞 米哈伊爾與尤多奇亞 瓦西里/米哈伊爾與尤多奇亞
斯特凡諾斯 -
亞歷山大 瓦西里與尤多奇亞 - - 瓦西里與尤多奇亞

晚年

[編輯]

瓦西里讓米哈伊爾相信他舅舅巴爾達斯正密謀反對他,得以晉升為共治皇帝。瓦西里得到米哈伊爾許可後,於866年5月26日將巴爾達斯殺害,加冕為皇帝。此後,瓦西里和米哈伊爾之間關係日益緊張,瓦西里擔心自己會被取代,因為米哈伊爾曾威脅要立貴族瓦西里斯庫斯為皇帝。於是,867年9月23日至24日夜間,瓦西里及同謀者在米哈伊爾床上將他殺害,瓦西里由此成為唯一皇帝[2]

君士坦丁和弟弟都由後來成為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佛提烏負責教導;佛提烏可能也是君士坦丁的教父,不過圖格等歷史學家認為,佛提烏是利奧的教父,而非君士坦丁的教父[22]。歷史學家認為,君士坦丁從瓦西里那裡得到更直接教導和更多關注,而他其他弟弟可能由宮廷宦官陪伴著接受教育[23]。大約在868年1月,瓦西里立君士坦丁為共治皇帝[24],君士坦丁是他預定繼承人[25][26]。有些歷史學家認為加冕儀式在868年1月6日主顯節舉行,但這並不確定;儀式也有可能在867年12月25日舉行[27]。儘管利奧在870年1月6日被立為共治皇帝[28],但圖格認為,儘管從技術層面上講利奧擁有皇帝地位,但他原本很可能要過著默默無聞的生活,其存在只是為確保皇位傳承,就如同後來亞歷山大在利奧統治下的情況一樣[25][29]

在870/871年[30],君士坦丁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路德維希二世之女埃芒加德訂婚[1][31]。歷史學家查爾斯·普雷維特-奧頓維爾納·翁索爾格認為他們結過婚,但圖格(1994年)則辯稱並無相關證據[32]。君士坦丁隨父親參與軍事戰役[24][26],目的是讓他為成為軍事領袖做好準備[26],其中包括在敘利亞的一場戰役,878年,他與父親在君士坦丁堡共同舉行凱旋式[25][26]。879年1月,君士坦丁和父親在日耳曼尼基亞地區作戰,取得大捷[33]。那年夏天,君士坦丁和父親返回,劫掠日耳曼尼基亞和阿達塔,還對美索不達米亞北部發動突襲[34]。在第八次大公會議的法令中,君士坦丁被稱作皇帝[24]。在一些硬幣上,他也以「瓦西琉斯」頭銜與瓦西里及其他家族成員一同出現[24]

駕崩

[編輯]

879年9月3日,君士坦丁意外因發燒去世,利奧由此成為主要皇位繼承人[2][24][35]。君士坦丁離世讓瓦西里深受打擊,他宣布一段可能長達六個月、一直持續到880年3月3日的哀悼期。君士坦丁死後所鑄造的許多錢幣都以他為主題[36]。詹金斯稱,君士坦丁死後,「瓦西里精神錯亂,在接下來的七年裡持續陷入精神失常的狀態」,還說瓦西里對利奧變得暴力且輕蔑,因為他「從來都沒喜歡過」利奧,鄙視他那「書生氣的年少模樣」;圖格認為這種說法「往好了說,也是一種誇大其詞」[36][37]。圖格確實也承認,支持馬其頓王朝的史料存在明顯的偏見,宣稱瓦西里「以約伯為榜樣,勇敢地」恢復過來,但他認為瓦西里受到的打擊更多是源於失去一位自己悉心培養、期望能繼承皇位的繼承人,而非出於真正的偏愛。瓦西里還讓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佛提烏一世宣布君士坦丁為聖人,這一點得到《君士坦丁堡聖徒列傳》確認[35]。《伊格納提烏斯生平》記載,瓦西里修建眾多教堂和修道院來紀念君士坦丁,其中有一處地方,據說主教塞奧多利·桑塔瓦雷諾斯能夠為瓦西里召喚出君士坦丁的鬼魂[36]

君士坦丁去世後,瓦西里專注於通過讓利奧與塞奧法諾·馬丁納基亞結婚來鞏固自己王朝,以便他們能生育子嗣,圖格(1994年)指出,瓦西里可能變得過度保護孩子,不讓剩下的孩子參與戰事[38]。據信,亞歷山大在君士坦丁去世後的879年加冕為皇帝[39]。883年,瓦西里將利奧囚禁起來,剝奪他皇帝頭銜,據稱是因為利奧有篡位計劃,此後亞歷山大似乎成為皇位繼承人,直到886年7月,利奧獲釋,重新登上皇位[40]。僅僅一個月後,也就是886年8月29日,瓦西里因狩獵時受傷去世,利奧繼承皇位[41][42]

來源

[編輯]

一手史料作者或書名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Tougher 1997,第44頁.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Garland & Tougher 2007.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Ostrogorsky 1956,第233頁.
  4. ^ 4.0 4.1 Tougher 1994,第22 & 25頁.
  5. ^ Treadgold 1997,第455頁.
  6. ^ Gregory 2010,第242頁.
  7. ^ 7.0 7.1 Tougher 1994,第21頁.
  8. ^ Tougher 1994,第21–22頁.
  9. ^ 9.0 9.1 Tougher 1994,第22頁.
  10. ^ 10.0 10.1 Herrin 2001,第225頁.
  11. ^ Tougher 1994,第20–21頁.
  12. ^ 12.0 12.1 Tougher 1997,第43–44頁.
  13. ^ 13.0 13.1 13.2 Tougher 1997,第43–4頁.
  14. ^ Tougher 1994,第26–27頁.
  15. ^ 15.0 15.1 Tougher 1994,第24頁.
  16. ^ Tougher 1994,第23頁.
  17. ^ Tougher 1997,第45頁.
  18. ^ Tougher 1994,第27頁.
  19. ^ 19.0 19.1 Tougher 1997,第44–45頁.
  20. ^ 20.0 20.1 20.2 Tougher 1994,第22–23頁.
  21. ^ Mango 1973,第22 & 27頁.
  22. ^ Tougher 1994,第27–28頁.
  23. ^ Tougher 1994,第170 & 187頁.
  24. ^ 24.0 24.1 24.2 24.3 24.4 Foss 2005,第97頁.
  25. ^ 25.0 25.1 25.2 Tougher 1997,第52頁.
  26. ^ 26.0 26.1 26.2 26.3 Tougher 1994,第30頁.
  27. ^ Tougher 1997,第46頁.
  28. ^ Kazhdan 1991,第1210頁.
  29. ^ Tougher 1994,第30 & 198頁.
  30. ^ Adontz 1956,第20頁.
  31. ^ Tougher 1994,第118頁.
  32. ^ Tougher 1994,第23 & 118頁.
  33. ^ Spatharakis 1976,第99頁.
  34. ^ Treadgold 1997,第458頁.
  35. ^ 35.0 35.1 Tougher 1997,第52–3頁.
  36. ^ 36.0 36.1 36.2 Tougher 1997,第53頁.
  37. ^ Jenkins 1966,第195–197頁.
  38. ^ Tougher 1994,第136頁.
  39. ^ Tougher 1994,第27 & 186頁.
  40. ^ Tougher 1994,第191頁.
  41. ^ Tougher 1994,第191–192頁.
  42. ^ Ostrogorsky 1956,第241頁.

參考書目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