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山林場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07年9月26日) |
大雪山林場,全名是大雪山示範林區大雪山林場,是早期臺灣的林場之一,位於臺中市和平區,在戰後才有開採紀錄,但因為臺灣林業沒落,而轉型為現在的大雪山國家森林遊樂區。
大雪山林場亦是台灣第一個完全使用林道運輸的林場,改變了以往以鐵路、索道為主的運輸型態。
設立沿革
[編輯]戰後政府積極開發臺灣之林業,開發具有潛力的林地,大雪山森林擁有豐富的林業資源,卻一直沒有付諸行動加以開發。直至1953年全省林務會議時,決定將大雪山的開發,交由林產管理局專案辦理。1955年成立大雪山開發專案小組,開始對大雪山進行一連串的專案調查,1956年台灣省政府將大雪山林區做為一個示範林區,並將原屬林務局之八仙山事業區與大甲溪事業區轄內所屬之117個林班地,劃歸為大雪山示範林區,並於1958年11月17日正式成立「台灣大雪山林業股份有限公司」(後簡稱大雪山林業公司)專責經營。[1]
大雪山林業公司
[編輯]大雪山林業公司是一個專屬之單位,不同於當時林業主管機關(林產管理局與林務局)。[2]。政府設立大雪山林業公司,主要的資本與技術皆是在美國的援助下,當時整個園區共有500餘公頃,其中50公頃做為大型森林工業廠區,並設置鋸木廠、木材防腐工廠、針葉樹木乾燥室、闊葉樹乾餾廠等。大雪山林業公司的設立,代表臺灣林業經濟的轉型,由單純的伐木轉變成工業化與企業化的具體象徵。[3],原屬於臺灣省政府之營業機構,於1959年5月開始營業,1969年開始受到林務局監督,1974年歸併於大雪山示範林區管理處,直至1986年結束營業,期間共生產原木2,472,506立方公尺。[4]
大雪山製材廠
[編輯]為因應從大雪山林區大量砍伐的原木,大雪山林業公司於1964年設立專屬之製材廠,廠內之設計與機械採用美國系統,與過去傳統的日式風格不同,花費大量經費引進最新的技術,似乎是要擺脫過去日本在台灣林業所造成的影響。製材廠在加工處理木材時,不論是鏈鋸伐木造材、高曳集材、聯車運材、批量製材等,皆採用機械化操作。當時製材廠年鋸原木有十萬立方公尺,廠房幾乎是沒有休息的機會。然而風光的時間總是特別快,大雪山製材廠運轉十年,期間產生許多問題,如上游產業與下游產業無法結合,美式機械製材作業產生的廢材量太大,以及製材廠本身的經營管理問題,種種因素使得製材廠於1973年劃下句點,轉型為「東勢林業文化園區」。[5]
影響
[編輯]大雪山林業公司原本期望變成臺灣林業之領導者,並投入大量資金,希望將林業做一個轉型,並且將臺中市東勢區變成一個林業重鎮,在設計初期原本認為大雪山的森林資源可開採七十至八十年,卻因砍伐過快,只花了二十年就已經枯竭。雖然大雪山林業沒落的速度相當快,但民國五十至六十年代,大雪山林業公司營運期間,卻創造許多就業機會,吸引本地的客家與原住民族群就業,外地來的閩南人亦為數不少,然而大雪山林業公司與大雪山製材廠裡的重要幹部,許多是由退輔會轉任而來,形成一個退役軍人主導的組織。對於人員的任用以及公司的經營,不同族群往往有著不同意見,許多福利被少數人把持在當時亦引起許多非議。然經過時代變遷,當地的林業已經沒落,轉變成一個以休閒旅遊為主的觀光化的森林遊樂區,原本遠離家鄉前往大雪山工作的遊子,不少已經落地生根,成為當地的住民,不同族群聚集在一起所成形的文化,亦是大雪山林業發展所遺留的歷史之一。
參見
[編輯]注釋
[編輯]參考書目
[編輯]- 台灣大雪山林業股份有限公司編,《大雪山林區森林資源調查報告》(台中:台灣大雪山林業股份有限公司,1959)。
- 武陵,〈台灣林業滄桑史-東勢大雪山製材廠〉,《文化生活》34期,2003年10月。
- 張賜福、張偉祐,〈大雪山林業公司及其製材廠歷史回顧〉,《台灣林業》28卷4期,2002年8月。
- 姚鶴年,《台灣的林業》(台北:遠足,2006)。
- 張賜福編,《大雪山林業史話》(台北:農委會林務局,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