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車
「摩托車」的各地常用名稱 | |
---|---|
中國大陸 | 摩托車(官方)、機車(部分愛好者) |
臺灣 | 機車、摩托車、oo-tóo-bái[註 1]、機器腳踏車[1] |
港澳 | 電單車[2] |
星馬 | 電單車、摩哆車(俗稱)、摩哆西卡(舊稱) |
摩托車(英語:motorcycle 或 motorbike),又稱為機車,是依據騎乘者重心來轉向傾斜的機動車輛,由摩托化自行車衍化而來,以兩輪為大宗(通常為兩輪、三輪或倒三輪,但亦有單輪或四輪及以上甚至無輪設計者),為代步工具之一。其種類繁多,主要以腳排機車、速克達為主流。部分特殊用途的摩托車會加上外掛式的輔助輪,例如身心障礙用車;而在某些軍事或警政用車上,則會加掛一個側面車廂及輔助輪,成為特殊的三輪摩托車。
摩托車具有操縱簡單、行動方便、價格低廉的特點,因而在日常生活、運輸、治安維護、軍事中被廣泛使用,在開發中國家也被普遍使用。目前全世界約有2億台摩托車,密度約為每1,000人中有33輛;大部分的摩托車集中於東南亞、東亞與南亞為主的亞洲國家(包含泰國、印尼、越南、台灣、馬來西亞、中國與印度),約占世界摩托車數量58%(不包括日本)[3]。
歷史
[編輯]試驗及發明
[編輯]在車輛歷史上,腳踏車首先出現,之後是摩托車。世界機車的發源地在歐洲德國、法國、英國、義大利等國,以及美洲的美國。
第一款面向市場的摩托車設計是1884年,英國的愛德華·巴特勒設計的三輪摩托車Butler Petrol Cycle。[4]這款摩托車由一具八分之五匹(466瓦)600 cc 水冷四行程引擎驅動,並由Merryweather消防車輛製造公司生產。[5]但由於巴特勒沒有足夠資金,該款摩托車沒有得到成功。[6]
另一款使用內燃機的摩托車,是1885年由德國發明家戈特利布·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和威廉·邁巴赫(Wilhelm Maybach)設計並製造的戴姆勒摩托車。[7]這款摩托車相當於將一具汽油四行程引擎裝在木製的兩輪車上,但它不同於當時的自行車:不透過傾斜車輛的方式產生離心力,並使車輛轉向,完全沒有使用於70年前研製出的自行車原理,取而代之的是透過兩根前叉的擺動來達到轉向的目的。[8]但這輛「摩托車」並非用作實際用途,而只作為兩人研製內燃機的載體。[9][10]
不過,在這兩款摩托車發明之前,還有多款使用蒸氣引擎的摩托車、電動摩托車及使用柴油引擎的二輪車。如將此三類車輛也算作摩托車,則第一輛摩托車應為1769年由法國人尼可拉斯·庫紐製造的,使用蒸氣引擎的摩托車。[11]
第一家摩托車製造商
[編輯]1894年,德國的Hildebrand & Wolfmüller成為第一款公開發售的摩托車,並首次被稱為「Motorrad(德語「摩托車」之意)」[12]英國製造商Excelsior Motor Company於1896年開始製造一款自行研發的摩托車。
在摩托車發展歷史的早期,不少自行車製造商都透過改造自家的自行車設計,以便於裝上內燃機。隨著引擎馬力的加強及自行車設計的改變,摩托車製造商數量激增。同時,不少原先於19世紀研製摩托車的人士,例如戈特利布·戴姆勒、威廉·邁巴赫,大多開始研製汽車。
1903年,美國摩托車製造商哈雷·戴維森(Harley Davidson)成立,並開始製造摩托車。直至一戰前夕,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車製造商為「印第安」(Indian)公司[13][14],每年生產超過20,000輛摩托車。[15]
第一次世界大戰
[編輯]一戰期間,由於戰爭中摩托車在前線通訊上作用極大,歐洲各國軍方對摩托車的需求增大,摩托車產量再次激增。戰場上的情報員逐漸從騎馬轉為騎摩托車。美國哈雷摩托車公司生產的摩托車中,有50%為戰需品。英國的凱旋公司在戰爭期間向三國協約售出超過30,000輛H型摩托車。H型摩托車搭載499 cc(30.5 cu in)單缸風冷式四行程引擎,後輪由皮帶帶動。這也是凱旋公司第一款不使用自行車踏板的摩托車。[16]H型摩托車通常被認為是第一款現代摩托車。[17]
戰後發展
[編輯]到1920年為止,哈雷摩托車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摩托車製造商,[18]其製造的摩托車遠銷67國。[19][20] 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德國的DKW公司取代哈雷成為最大摩托車製造商。[21][22][23]
1950年代,流線型設計在賽事摩托車行業中突飛猛進,具有大型整流罩的摩托車成為當時摩托車設計的一大特點,其中NSU和Moto Guzzi兩家公司成為流線型摩托車的領導者。[24] NSU的先進設計最多,但在4名NSU賽車手在1954年–1956年世界摩托車錦標賽中喪生後,NSU停止該類摩托車的設計,並不再參加世界摩托車錦標賽。[25]1958年,國際摩托車賽車協會以安全為由,禁止選手在比賽中使用全包圍型整流罩的摩托車。
1960至1990年代,小型二行程摩托車在全球開始流行起來,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東德的沃爾特·卡登在1950年代發明的二行程引擎。[26]
日本的摩托車製造業源於1940年,由本田技研工業生產的「本田A型」機動腳踏車。1948年,本田公司正式開始生產摩托車。1950年代,日本摩托車製造業蓬勃發展,百餘家廠商一擁而起,但這些廠商製造的摩托車基本全為仿造歐洲廠家的摩托車。1950年代,各家廠商逐漸發展出各自的風格,其中本田技研工業、山葉、川崎重工業、鈴木汽車四家摩托車製造商逐漸在日本摩托車製造業中占據主導地位。四家公司製造的摩托車遠銷歐美、東南亞,逐漸使日本成為世界摩托車製造業的中心。目前,日本摩托車出口量位居世界前列。
1960年代,台灣各行業逐漸興起,機車成為主要交通工具,整體需求一再擴大。惟因外匯短缺,難以進口足夠多的摩托車。政府乃鼓勵投資機車工業,並訂定自製率,且逐年提高。1961年11月,台灣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與日本本田合作,生產出台灣第一部摩托車。此後三陽工業開始產製50cc和150cc兩種機車,成為台灣第一家機車製造公司。之後,台灣摩托車製造業興起,最高峰時有超過40家製造商。從1988年開始,台灣生產的摩托車出口至中國大陸。1993年,三陽工業在中國大陸湖南省建設第一家合資廠。[27]
中國大陸製造的第一批摩托車,是在1951年7月8日,由北京第六汽車制配廠製造出的「井岡山」牌摩托車。該款摩托車仿造自德國迅達普K500型,使用雙缸對置型四行程風冷式引擎,汽缸容積498ml,引擎功率11.8Kw,最高車速110km/h,自重195kg。在此之後,中國多個汽車製造廠紛紛製造出多種摩托車,由於多為軍用,帶有邊車的摩托車占主要部分。改革開放後,國內湧現出大量摩托車廠商,但多為合資企業,其中與日本廠商合資的企業居多(如豪爵鈴木、五羊本田、建設山葉)。2000年12月15日,由重慶宗申集團製造的第一輛宗申750出廠,這是中國第一款大排氣量公路賽車。[28]2020年5月6日,春風動力發布公務車CF1250J,這是中國第一款量產的公升級車型。目前,中國是全球製造的摩托車總量最多的國家之一。
今天
[編輯]在21世紀,摩托車行業主要由印度和日本的摩托車公司主導。除了大排氣量摩托車外,小排氣量(小於300 cc)摩托車市場也很大,主要集中在亞洲和非洲國家,由中國和印度生產。一個日本的例子是1958年的本田超級小巧摩托車(Honda Super Cub),它成為有史以來銷量最大的車輛,到2008年4月已生產了6千萬輛。[29] 今天,這個領域主要由印度公司主導,Hero MotoCorp成為全球最大的兩輪車製造商。它的Splendor型號至今已銷售超過850萬輛。[30] 其他主要生產商包括Bajaj和TVS Motors。[31]
主要結構
[編輯]摩托車主要由動力部分、傳動部分、行駛部分、操縱部分和電力設備組成。
- 動力部分
動力部分主要由引擎、燃料供給及排氣裝置、潤滑裝置、冷卻裝置、點火裝置組成。
- 引擎:將燃料的熱能轉化為機械能並產生動力,按活塞往返次數可分為二行程引擎和四行程引擎,按汽缸數目可分為單缸引擎和多缸引擎,按燃料種類可分為汽油引擎、柴油引擎。由汽缸、曲軸箱、活塞、連杆、曲軸、軸承、飛輪組成。
- 燃料供給及排氣裝置:用於向引擎供給燃料,並將廢氣排出,由油箱、油壓總泵、燃料噴射裝置、空氣濾清器、化油器、排氣管、消聲器、觸媒轉化器等組成
- 潤滑裝置:用於潤滑車輛機件,減少磨損及燃料損失
- 冷卻裝置:用於降低引擎溫度,防止引擎過熱,分為水冷、油冷、氣冷三種冷卻方式。
- 點火裝置:用於啟動引擎,有電容放電式點火(CDI)、壓燃式點火兩種。電容放電式點火系統由蓄電池、高壓導線、點火線圈、火星塞等裝備組成。
- 傳動部分
傳動部分由離合器、變速箱、傳動鏈條等組成。
- 離合器:用於接合或分離動力和傳動裝置。
- 變速箱:用於將引擎動力傳遞給行駛裝備,分為序列式半自排變速箱(SMG)、無段自排變速箱(CVT)、雙離合變速箱(DCT)三種。序列式半自排變速箱由傳動軸、齒輪、換擋撥叉等組成,無段自排變速箱由普力珠、普力盤、傳動皮帶等組成,雙離合變速箱由分別負責1、3、5檔與2、4、6檔的兩組離合器組成。
- 傳動鏈條:用於將動力傳送至車輪,直接帶動車輪轉動。
- 行駛部分
行駛部分由車架、前叉、避震器、輪胎組成。
- 車架:用於支撐車輛各組件及司乘人員。
- 前叉:上端與手把相連,下方安裝前車輪,用於改變車輛行進方向。前叉上裝有避震器及剎車鋼索,通常也裝有擋泥板。
- 避震器:用於將車輪在不平路面上受到的衝擊和震動減緩,以保證行車平穩及安全,由前後避震及引擎吊架組成。前避震通常使用液壓減震器,後避震通常使用懸架式避震,並設有後搖臂與後輪相連。
- 輪胎:直接與地面接觸,用於搭載車輛使之移動。
- 操縱部分
操縱部分由轉向裝置、變速裝置、煞車裝置組成。
- 轉向裝置:即手把,用於操縱車輛行駛方向。手把上裝有節流閥、後視鏡、儀錶盤、點火開關、前煞車卡鉗、離合器卡鉗及各種電子設備開關。離合器卡鉗透過鋼索的拉緊和鬆開來操控離合器。
- 變速裝置:又稱三角台,位於車輛下部左側或右側,用於操縱變速箱。
- 煞車裝置:用於對車輛實施煞車,分為前煞車及後煞車,由碟盤、剎車油管、剎車片(來令片)、剎車鼓、鼓式剎車皮組成。前煞車卡鉗位於把手上,透過鋼索的拉緊和鬆開來操控剎車片。後煞車踏板位於車輛下部左側或右側。
- 電力設備
摩托車上的電力設備較多,例如點火裝置、行車信號燈具、照明燈具、喇叭、儀錶盤等。部分摩托車的不同行車模式調節器、移動電台、二次循環裝備、ABS、防盜裝置等均屬於電力設備。[32]
- 其它設備
- 相關油品
- 駕駛裝備
類型
[編輯]各國法律對摩托車的分類方式多以其排氣量(立方厘米(cc))、最高速度為分類標準。若根據摩托車的用途及外觀分類,大致可分為以下數種:
街車
[編輯]街車指適合在城市道路上日常駕駛的摩托車,較注重實用性和可操縱性。外觀設計上,街車多裝備一體式座椅和較高的把手,使駕駛姿勢更為自然。車頭用於整流的風鏡相對少見,面積相對較小,部分款式甚至無車頭整流裝備。由於街車零部件常常裸露在外,故在日本有Naked(裸露的)之稱呼,或簡稱NK車種。在中國大陸,隨處可見的「跨騎車」便屬街車。街車也有運動性能較強的款式,但在高速行駛中,由於風阻較大,駕駛者會較為不適。
1970年代,美國摩托車雜誌《Cycle》創立術語「通用日本摩托車」(Universal Japanese Motorcycle),用於描述由日本廠商製造的經濟型摩托車。通用日本摩托車是街車的一種,因其燃油經濟性,而一直在世界各地盛行。[33]
摩托化自行車
[編輯]又稱為「原付車」(來自日語:原動機付自転車,意為帶有引擎的二輪自行車)、「助力車」,是一種輕便摩托車,排氣量及耗油量較低。由於此類摩托車的引擎只做為一種動力方式(另一種為腳踏動力),因此被譯為「摩托化自行車」。
包廂車
[編輯]德國BMW公司於1990年代中開發出新款摩托車。附設塑鋼車身殼、有車門之一人摩托車,內有空調,熱天可於車內施放冷氣,頗為舒適。
跑車
[編輯]又稱為「仿賽」(英語:Race Replica)、「趴賽」(中國大陸)[34],是指在道路上擁有較高最大速度、加速度、煞車性能、轉彎性能的摩托車,其耐用度、環保性、駕駛舒適性低於街車。在外觀設計上,跑車大多裝有大面積的車殼,並裝有面積較大的車頭風鏡。為減小風阻以增加速度,跑車駕駛者需將身體向前傾,或是完全靠在油箱上。因把手位置較低,在中國大陸也被稱作「趴賽」。也有部分摩托車賽事用經改裝的跑車來比賽,如超級摩托車錦標賽(WSBK)、美國超級摩托車錦標賽(AMA)。 亦有獨立於市售車之外的純種賽車競賽:世界摩托車錦標賽 MOTO GP,該車輛坊間稱為"廠車",該車造價超過一百萬歐元,為各家製造商比拚技術力的結晶,各家廠商各有其獨門造藝於此,是摩托車的最高殿堂,並有因排氣量分為三種等級的錦標賽(1000c.c./765c.c./250c.c.)。
巡航車
[編輯]巡航車(英語:Cruiser),又稱為美式巡航車、美式機車或美式嘻皮車,是指於1930年代源於美國的一種排氣量較大、車重較大的摩托車。巡航車通常把手較高、踏板靠前,駕駛者通常需將手和腳向前伸,同時後背直立或向後仰。最具代表性的品牌為美國哈雷·戴維森(Harley-Davidson)。美國新聞界常將此類摩托車稱為地獄使者(Hell angels)、奔雷者(Thunder runners)。1980年代,巡航車被引入日本,多家廠商開始製造巡航車,並出口至世界各地。[35]日本的部分摩托車製造商也將巡航車進行改造,改為排氣量較小、造價便宜的款式,這種摩托車馬上在東南亞地區受到歡迎,在中國大陸被稱作「太子車」。
在美國,巡航車通常被分為Bobber、Chopper、Bagger三種。
越野車
[編輯]越野車是指可在各種地形上行駛的摩托車。越野車通常較輕,設備較少,具有較長的避震行程、較高的離地間距(因而在中國大陸被俗稱為「高賽」),輪胎常使用抓地力較大的深紋路胎(巧克力胎)。引擎排氣量較小,但由於車身輕便,其加速度較大,同時對低速扭矩要求較高。越野車適合行駛於野外及山區,為多國陸軍、山區野外工作者、極限運動者使用。
越野摩托車可細分為場地越野車(Motocross)、林道越野車(Enduro)、長距離越野車(Rally raid)、障礙攀爬越野車(Trail)、場地滑胎車(Track racing)四種。
滑胎車
[編輯]滑胎車指將一般越野車前21吋後18吋或19吋深紋路胎(巧克力胎)改成前後17吋的公路用胎,並將後齒盤縮小,以利於公路上行走的車種。
滑胎是屬於一種過彎技巧,利用越野車輕易操控的機動性及長行程的避震,高速行駛並煞車,使車子重心改變,形成車尾擺動的過彎駕駛技術。駕駛者必須在進彎前用比其他車種更快速度進彎並重煞,讓重心向前轉移,並連續退檔後快速傾斜車身,利用檔位的速差並加上後煞及半離合控制後輪轉速讓後輪在路面滑行,最後再利用前輪反胎來修正出彎角度,進而達到更快的過彎的效果。
速克達
[編輯]速克達(英語:Scooter,速克達之名為該英語單詞之音譯)是对一種擁有腳踏板的機車的特別稱呼,在香港又名「綿羊仔」、「小綿羊」(50cc以下),在台灣又名「塑膠車」。
速克達源於義大利偉士牌(Vespa)的速克達,最大的特點是使用自動檔,傳動系統通常為無段自排變速箱(CVT),因1950年代愛情文藝電影《羅馬假期》,男影星葛雷哥萊·畢克載公主奧黛麗·赫本歡樂遊玩羅馬景點而聲名大噪。
速克達最大的優點在於所需的操控技術門檻較低,會騎腳踏車的人很快就能上手,大部分的車型座位底下設有置物箱,歐洲人喜歡在後方加裝後置物箱增加置物空間。
由於速克達的機動性高和成本低,在東南亞地區是常見的代步工具。在臺灣,由於人口密度高、平地不降雪不結霜、車輛擁擠、速克達機動性高、車輛稅制等因素非常適合使用速克達。速克達早期在臺灣問世原本是為女性設計的,因為操作相對手動檔簡易,因此成為目前兩輪燃油車輛主流形式。
速克達缺點是經過十年左右,內部機器套件容易損壞,但若檔車內部機器套件鋼性強保養得好可以騎到20年以上。
雪地摩托車
[編輯]又稱為雪車,是專為雪地環境而開發出來的車型,其驅動方式為座下引擎運轉帶動下方履帶與地面摩擦產生移動,且配合前面橇板機制,滑行於雪上。此車型之傳動系統通常為CVT。雪地摩托車最早由加拿大龐巴迪公司製造出來。[36]
三輪車
[編輯]是指擁有三個車輪的摩托車。在東南亞地區,三輪車被普遍用於貨運、客運。原產於印度的Bajaj和加拿大有一種三輪叫龐巴迪。
邊車
[編輯]邊車是指在現有二輪摩托車的車側加裝一個乘客座位的摩托車,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日本、蘇聯等國陸軍使用的機械化交通運輸工具,兩人雙併側座,一為駕駛兵,另一為射擊兵。
如今,邊車常在陸軍、巡警隊中使用,以方便行動。邊車亦被用於照顧身心障礙人士中行動不便者,他們的機車通常左右會各裝一個邊車,用來輔助他們,方便他們騎乘。
中國大陸製造的第一輛摩托車「長江750」即為邊車。中國大陸稱此類車為側三輪摩托車,亦俗稱「邊三」、「挎子」或邊三輪摩托車、挎斗摩托。
倒三輪車
[編輯]倒三輪車是指具有兩個前輪和一個後輪的三輪摩托車,源於義大利比亞喬公司製造的Piaggio MP3[37]。倒三輪車利用平行四邊形機構,保證與兩輪摩托車一樣的駕駛感受,同時提高摩托車安全性,同時亦可在低速行駛時鎖定四連杆機構,使駕駛者不用腳觸地也能平穩停車。典型倒三輪車如Can-am公司出品的SPYDER、比亞喬公司的mp3、龐巴迪的Spider[38]。
復古車
[編輯]是指模仿舊式摩托車設計風格而設計並製造的摩托車。
電動車
[編輯]由電動機驅動的機車,通常配備高容量電池以利長途使用。
賽車
[編輯]又稱為工廠賽車,是指摩托車製造商專門為比賽而特別生產的摩托車,注重性能,而不注重耐用度及環保,並不適合在一般道路上行駛。MOTO GP為一項以原裝賽車來比賽的摩托車賽事。
摩托車的社會議題
[編輯]摩托車的數量
[編輯]根據在世界各國的機車數量分布,除了歐洲南部常見到機車之外,可明顯發現亞洲國家就占五成以上,特別是位於熱帶與亞熱帶地區的路上一定能看見機車的蹤影。這點和各國的經濟變遷發展以及氣候帶有極大的關聯因素。
由於大多數的亞洲國家是在短時間內發生經濟與所得水平的快速變遷或變化,摩托車較汽車來得便宜而導致了社會民間普遍使用摩托車的情況。小排氣量摩托車是印度、中國和印度尼西亞等國家最常見的機動車輛[39][40][41][42]。
摩托車文化
[編輯]少部分使用摩托車,群聚在街道競速者,又稱為飆車族。他們為了追求速度感,常違法改造摩托車,或是拆除消音器來製造噪音。但更多的是機車的一般愛好者、研究者及假日出遊車隊,不可等同而論。一些摩托車手之間會展開社交活動,他們還會將摩托車視為自己身份的象徵。[43]
安全問題
[編輯]與一般轎車比較,摩托車缺乏車廂的保護,安全性較低,因此常被戲稱為「肉包鐵」或「皮包鐵」。相對地,轎車則被稱為「鐵包肉」或「鐵包皮」[45]。在美國實際統計數字支持,摩托車的意外死亡率比一般汽車為高。但據統計資料顯示,機車的事故與傷亡,有很大一部分是由汽車造成。
因機車車身較小、重量輕、引擎負荷較低,相對使引擎溫度更容易控制下、NOx等因高溫生成的汙高汙染廢氣成分較低,但較低的使用成本,容易導致使用者忽略保養而造成汙染控制系統失效而造成汙染。
2004年起,台灣修改環保法規,提高機車排氣標準,二行程引擎摩托車雖然經過更精進的設計與製造、例如噴射化,仍可通過四期甚至五期的環保標準、但政策方向傾向於停售二行程機車,台灣目前已無二行程新車得以購買、但外銷業務方面仍持續供應二行程機車。
2017年,KTM機車發表新一代噴射二行程引擎,獨家開發TPI(Transfer Port Injection)噴射系統專利,包括了新的節氣門以及EMS(Engine Management System)引擎管理系統,透過新的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來控制,並且擁有多個傳感器讓電腦達到完美的點火以及噴射供油,讓整輛車保有二行程獨特的魅力,但也可以符合現代的環保法規。將搭載於新發表的越野用機車上,符合歐盟機車第四期環保法規。
禁摩
[編輯]由於種種原因(例如交通安全、環境污染與市容市貌考慮),中國大陸的部分城市於1985年開始實施禁止摩托車上路的地方性法規(中國大陸俗稱禁摩)。截至2020年12月,中國大陸約有190個地級市及直轄市實施禁摩政策。
但在通行效率逐年降低的今天,解除禁摩的呼聲愈發高漲。
臺灣機車路權議題
[編輯]環境影響
[編輯]摩托車和踏板車低燃油消耗吸引了美國的環保人士和受到燃油價格上漲影響的人們的興趣。[46][47] Piaggio Group Americas以"Vespanomics"網站和平台的推出支持了這一興趣,聲稱每英里的碳排放比普通汽車低0.4磅(113克/公里),減少65%,燃油經濟性更好。[48]
然而,摩托車的排氣排放物中可能含有比同一年份的乘用車或SUV車輛的排氣排放物多10到20倍的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和未燃燒碳氫化合物。[46][49] 這是因為許多摩托車沒有催化轉化器,而且摩托車的排放標準比其他車輛更寬鬆。[46] 儘管自1975年以來,大多數汽油動力汽車和卡車在美國都安裝了催化轉化器,但在摩托車上安裝催化轉化器可能存在安裝和熱量困難。[46] [需要較佳來源]
美國環境保護局對所有車輛和公路摩托車(包括踏板車)進行的2007年認證結果報告中,被測試的12,327輛車的平均認證排放水平為0.734。被測試的3,863輛摩托車的平均「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使用壽命末期排放量」為0.8531。54%的測試的2007年款摩托車配備了催化轉化器。
注釋
[編輯]- ^ 源自日語「オートバイ」。
參考文獻
[編輯]- ^ 《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民國101年(2012年)5月8日立法院修正理由. [2012-06-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8).
- ^ 香港運輸署:道路使用者守則 - 第七章電單車駕駛人須知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2008 Motorcycle Statistics. [2014-03-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07).
- ^ motorcycle (vehicle).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015-1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01).
- ^ G.N. Georgano, p. 22
- ^ G.N. Georgano, pp. 20-22
- ^ The Past – 1800s: First motorcycle. The History and Future of Motorcycles and motorcycling – From 1885 to the Future, Total Motorcycle Website. [2015年11月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年6月8日).
- ^ Lienhard, John H. Inventing Modern: Growing Up with X-Rays, Skyscrapers, and Tailfin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 2005: 120–121. ISBN 0-19-518951-5.
- ^ Setright, L.J.K. The Guinness book of motorcycling facts and feats. Guinness Superlatives. 1979: 8–18. ISBN 978-0-85112-200-7.
- ^ Falco, Charles M.; Guggenheim Museum Staff. Issues in the Evolution of the Motorcycle. Krens, Thomas; Drutt, Matthew (編). The Art of the Motorcycle. Harry N. Abrams. 1998: 24–31. ISBN 0-89207-207-5.
- ^ 陳炳聖. 《萬物簡史》. 源樺. 2007. ISBN 986828421X.
- ^ Brief History of the Marque: Hildebrand & Wolfmuller. Hildebrand & Wolfmuller Motorad, European Motorcycle Universe. [2015年11月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12月10日).
- ^ Walker, Mick. Motorcycle: Evolution, Design, Passion. JHU Press. 2006. ISBN 978-0-8018-8530-3.
- ^ George Hendee. The AMA Motorcycle Hall of Fame Museum. [2015年11月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3月13日).
- ^ Youngblood, Ed. The Rise and Fall. American Motorcyclist 55 (6) (American Motorcyclist Assoc). June 2001 [2015-1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7).
- ^ Triumph history. [2015年11月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8 September 2008).
- ^ Triumph Motorcycle History. [2015-1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21).
- ^ History of Harley-Davidson Motor Company. [2015-1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5).
- ^ Prashad, Sharda. HOG WILD; U of T professor Brendan Calder is one of the legions of baby boomers who have helped to ensure the success of the Harley-Davidson brand name, not to mention its bottom line.. Toronto Star (Toronto, Ont.). 16 April 2006: A.16 [2015-1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30).
- ^ Cato, Jeremy. Harley-Davidson at 100. The Vancouver Sun (Vancouver, B.C.). 8 August 2003: E.1.Fro.
- ^ Vance, Bill. Motoring Memories: DKW/Auto Union, 1928–1966. Canadian Driver. 24 April 2009 [2015-1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5).
- ^ de Cet, Mirco. The illustrated directory of motorcycles. MotorBooks/MBI Publishing Company. 2002: 128. ISBN 978-0-7603-1417-3.
- ^ Walker, Mick. Mick Walker's German Racing Motorcycles. Redline Books. 1999: 61. ISBN 978-0-9531311-2-9.
- ^ Willoughby, Vic. Exotic Motorcycles. London: Osprey Publishing, Ltd. 1982. ISBN 0-85045-322-4.
- ^ Rupert Hollaus. Motorsport Memorial. [2015年11月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1月19日).
- ^ Ed Youngblood. Motocross goes International, 1947 through 1965. The History of Motocross, Part Two, Motorcycle Hall of Fame Museum. [2015年11月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年11月13日).
- ^ 台湾机车史. 中華民國機車研究發展安全促進會. [2015年11月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10月28日).
- ^ 国产摩托之最!中国摩托车发展史. 牛摩網. [2015年11月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8月24日).
- ^ Squatriglia, Chuck. Honda Sells Its 60 Millionth – Yes, Millionth – Super Cub. Autopia (Wired). 23 May 2008 [28 January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7 April 2014).
- ^ Hero Honda splendor sells more than 8.5 million units. indiacar.net. [10 August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1 February 2008).
- ^ O'Malley Greenburg, Zack. World's Cheapest Car. Forbes. 13 August 2007 [28 January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9-06).
- ^ 廣東省公安廳交通警察支隊. 《广东机动车驾驶员考试教材》. 廣東教育出版社. 1996. ISBN 7540632143.
- ^ Maher, Kevin; Greisler, Ben, Chilton's Motorcycle Handbook, Haynes North America: 2.2–2.18, 1998, ISBN 0-8019-9099-8
- ^ 大河報. 本田趴赛郑开大道玩飙车与电动车相撞飞出120米. 新浪網. [2015-1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8).
- ^ McCraw, Jim. Motorcycle Wars: Japan's Latest Shots at Fortress Harley. 紐約時報. 1997年7月20日 [2015年11月1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8日).
- ^ (日語)スノーモービルの紹介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MP3 Range. Piaggio&C. s.p.a. [2020-1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1).
- ^ 试驾庞巴迪蜘蛛侠 丰富的高科技配置. 易車網. [2015-1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8).
- ^ Nakata, Hiroko. Motorcycle makers battle it out in Vietnam. Japan Times. 8 October 2008 [11 March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19).
- ^ McCracken, Patti. Vietnam eats, sleeps, and dreams on motorbikes. 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1 October 2008 [11 March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24).
- ^ Barrionuevo, Alexei. That Roar in the Jungle Is 15,000 Motorbikes. The New York Times. 3 November 2008 [11 March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24).
- ^ Sharma, Sopan, Bike Review: Honda CBR250R, The Economic Times, 11 November 2010 [2011-03-19], OCLC 6131168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1-24)
- ^ Broughton, Paul; Walker, Linda, Motorcycling and Leisure; Understanding the Recreational PTW Rider, Ashgate Publishing, May 6, 2009, ISBN 9780754675013
- ^ 翁聿煌. 〈台北都會〉福樂公寓窄道 早不合時宜. 《自由時報》. 2010-11-12 [2016-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8) (中文(臺灣)).
- ^ 人民網. “醉驾入刑”一周年:酒驾后逃逸、顶包现象频现. 中國新聞網. [2012-05-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4).
- ^ 46.0 46.1 46.2 46.3 Carpenter, Susan. Motorcycles and emissions: The surprising facts. LA Times. 11 June 2008 [8 August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18 May 2014).
- ^ Dahl, Judy. Baby, You Can Drive My Vespa. Madison Magazine. September 2007 [8 August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11 October 2007).
- ^ Vespanomics – Vespa Economics (PDF). Piaggio Group USA. [8 February 2010].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13 January 2010).
- ^ Fisk, Umbra. On motorcycles – Ask Umbra. Grist. 28 May 2003 [28 January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9 June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