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金門戰地文化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金門戰地文化是指中華民國金門縣自1949年至1992年間,經歷「熱戰」到「冷戰」而保留下的無形與有形戰爭文化遺址。

歷史背景

[編輯]

金門在1949年後,因中國內戰,國共隔海對峙。其中共軍在金門古寧頭一帶發動登陸戰遭擊退,為「古寧頭戰役」。1958年8月23日起共軍又對金門發動猛烈砲擊,為「八二三砲戰」。此後金門被台灣當作保障安全的第一道防線,長期的戰備使金門島上處處是防禦工事,如戰地坑道、軌條砦、播音站、播音器及戰役紀念館等[1]。又因為軍隊進入金門後,常借住於民宅,致使軍民關係非常密切。另台灣銀行從民國四十一年五月一日(1952年)發行限「金門通用」新台幣,有別於台灣本島之貨幣[2]

1992年解除戰地政務後,金門被規劃成為國家公園,使該區豐富的文化資產及特殊戰地文化得以保存。[1]

遺跡

[編輯]

1949至1992年間,金門、馬祖二地為了戰爭的需要有著不一樣的建築,解嚴後成為觀光景點。八二三砲戰為躲避砲火攻擊,建有翟山坑道、九宮坑道,作為補給民生物資的通道,同時也是官兵𥨊室。其內原本夏季潮濕、冬季寒冷,現轉型為紀念品販賣中心後,已有空調設施。

另一遺跡是碉堡。如1979年在位於金門西北角的古寧頭,以仿古碉堡的型式建立了「古寧頭戰史館」[3],以紀念1949年在此地發生、影響日後數十年台海情勢的古寧頭戰役。

文化景觀

[編輯]

位於金門縣的戰地文化景觀為「大膽二膽」,於2013年11月28日依據臺灣的《文化資產保存法》登錄公告,於文化資產登錄類型屬於軍事設施種類的文化景觀[4]。此地在冷戰時期歷經過多項戰事,包括「古寧頭戰役」、「大二膽戰役」、「九三砲戰」、「八二三砲戰」及「六一七砲戰」等。為防禦考量,建立了訓練、情報單位、軍事民防、阻絕、地下坑道、軍人公墓、紀念、醫療消費市街等設施[5]:86-88,還有政治作戰播音站、播音牆、心戰牆及空飄站等外部政經設施,是一個「後戰地時期」的歷史場域。

集體記憶

[編輯]

在1949至1992年間長達45年的軍事統治下,金門的空間環境與社會生活被軍事化得非常全面。冷戰時期,由於金門重要的戰略地位,防禦工事的建構成為首要計畫,在長期的軍事化過程中,金門建造了多元化及數量眾多的軍事設施,包括戰鬥及防禦設施、訓練設施、交通系統及運補設施及大量興建避難坑道[5]:87

除了硬體的避難設施及戰爭設備等軍事空間的大量興建外,民防自衛隊的編組動員、全面灌輸反共的精神教化等,亦為金門特殊戰地文化的重要部分。

建立以軍領政的戰時體制,金門縣政府受金門戰地政務委員會指揮監督,負責推行戰地政務工作,以因應隨時可能爆發的軍事衝突。此外,金門地區發行自己的貨幣,也算是金門戰地經濟上的一項特色。

政府以政治、教化、經濟與軍事等四大層面進行全面的社會控制、意識形態教化、經濟建設及軍事動員等,集中向心力向外抵禦中國共產黨突發的軍事攻擊,向內抑制反對聲音、集中維權以全面掌控戰地情勢[5]:81。亦藉此凝聚全島軍民向心力,將金門塑造為反共堡壘,營造全民皆兵景象,戰地生活經驗成為全島軍民的一種集體記憶。

1992年戰地政務的解除以及隨後的撤軍,於金門留下各式有形與無形的戰地文化景觀。

世界遺產

[編輯]

2009年文建會召開「世界遺產推動委員會」,將「金門島與烈嶼」合併馬祖調整為「金馬戰地文化」。2010年「世界遺產推動委員會」,為更能呈現兩地不同文化屬性、特點,決議將「金馬戰地文化」修改為「金門戰地文化」及「馬祖戰地文化」。金門戰地文化保留「熱戰」到「冷戰」歷史的見證,是臺灣文化部表列的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18項之1,金門的傳統閩南式建築群、僑居地式「洋樓」建築、軍事遺構、特殊的生態景觀等,符合世界遺產登錄標準具有傑出普世價值第二至第五項。[1]

參考來源

[編輯]
  1. ^ 1.0 1.1 1.2 金門戰地文化. 文化產局資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2022-1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3). 
  2. ^ 震撼。. 金門紙鈔史. 金門日報. 2003-09-10 [2022-1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20). 
  3. ^ 古寧頭戰史館. 金門觀光旅遊網. 2022-08-04 [2022-1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20). 
  4. ^ 大膽二膽(大擔小擔)戰地文化景觀. 國家文化資產網. 2013-11-28 [2022-1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9). 
  5. ^ 5.0 5.1 5.2 江柏煒. 和平與和解:金門與馬祖戰地歷史及文化景觀保存的核心價值. 文化資產保存學刊 (報告) 45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2018-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