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S. | |
---|---|
作者 | J·J·亞伯拉罕、道格·道斯特 |
譯者 | 顏湘如 |
類型 | 懸疑、循路 |
語言 | 英語 |
發行資訊 | |
出版機構 | Mulholland Books |
出版時間 | 2013-10-29 |
中譯本出版日期 | 2014-09(寂寞出版社,繁體中文) 2016-06(中信出版社,簡體中文) |
媒介 | 實體書(精裝) |
頁數 | 472 |
規範控制 | |
ISBN | 0316201642 |
《S.》是編劇J·J·亞伯拉罕(英語:J. J. Abrams)與小說家道格·道斯特(英語:Doug Dorst)合作的小說。這部小說以「故事中的故事」這一特殊形式出現。它由一本虛構的小說《希修斯之船》(英語:Ship of Theseus)、書頁邊的手寫筆記和夾在書中的零散補充材料[註 1]組成。
簡介
[編輯]《S.》以「於 1949 年出版」的小說《希修斯之船》的形式呈現,作者是一位名叫V. M. 石察卡(英語:V. M. Straka)的難以捉摸的作家。真實作者J·J·亞伯拉罕和道格·道斯特的名字僅出現在印有S.的黑色封套上。而該書的真實出版信息則以小字形式出現在封底的「圖書館借書記錄」下方[註 2],而「借書記錄」中記載的時間跨度為1957年至2000年。
將《S.》從封套[註 3]中取出後,就是一本是石察卡的小說《希修斯之船》的副本,這本小說是從綠湖高中圖書館(英語:the Laguna Verde High School Library)借來的,但仍未歸還。這本書的書頁已磨損、泛黃,封面和封底都有圖書館印章,書頁上有污漬。該書的書脊上貼有圖書館貼紙,標明該小說在杜威十進制圖書分類法中的位置編號。
小說《希修斯之船》構成了本書的第一個故事。小說完全可以單獨閱讀,這是是石察卡神秘死亡前的第十九部也是最後一部小說,講述了一個失憶症患者踏上一段奇怪的自我發現之旅的故事。在 《希修斯之船》的敘事中,石察卡神秘的生與死被認為是文學界最大的謎團之一,並被陰謀論以及間諜和暗殺的說法所籠罩。 譯者F. X. 柯岱拉(英語:F. X. Caldeira)在前言和腳註中表示,石察卡的身份是許多學術爭論的主題。柯岱拉被描述為石察卡選定的許多著作的譯者,其中包括《希修斯之船》。儘管如此,柯岱拉也從未與石察卡面對面見過。[2]
第二個故事發生在書的頁邊空白處。埃里克(英語:Eric)是一名文學研究生,他終生致力於研究石察卡和他的文學作品。珍(英語:Jen)是一名大學四年級學生,正在考慮她人生的下一步。兩人開始在沒有見面的情況下來回交換一本《希修斯之船》,並利用書的頁邊空白用手寫筆記、箭頭和符號討論斯特拉卡是誰。[3]兩人希望在埃里克的研究生教授發表有關石察卡的研究成果之前解開石察卡的身份之謎,據稱埃里克的研究生教授竊取了他的研究成果並把他開除。手寫筆記並不總是按時間順序排列的。不同的筆顏色和筆跡風格代表了兩人之間的對話以及他們在隨後重讀小說時的變化。
除了埃里克和珍的手寫筆記,書中還夾著一些明信片、手寫信件、地圖以及複印的文章和書籍摘錄,這是埃里克和珍在傳遞這本書的同時交換的證據和線索。[4]
發展
[編輯]《S.》是電影製片人J·J·亞伯拉罕和作家道格·多斯特之間的合作。亞伯拉罕說,這個想法來自在長凳上找到一本刻有銘文的書:「無論誰找到這本書,請閱讀它並把它帶到某個地方,留給別人閱讀。」[3] 多斯特曾表示,他對這個故事的中心概念的想法受到兩個文學謎團的啟發:莎士比亞的作者身份問題和關於B. Traven身份的爭議。後者在20世紀初寫了幾部廣受讚譽和成功的小說,但如此嚴格地保護自己的隱私,以至於他的真實身份從未最終確定。[2] 他先是寫了《希修斯之船》,並根據其本身的優點來解讀它。手寫筆記和補充材料是後來添加的。
作者們希望將這本書作為一本實體書,而不僅僅是一個故事。亞伯拉罕指出「讓它成為實物正是重點」 (英語:"to physically hold it is kind of the point" )。[4] 有評論家稱《S.》是為實體書支付額外費用的論據,「這是無法轉化為數據字節的奇蹟」。 [5]
亞伯拉罕的電影製作公司壞機器人製片公司曾在網上發布了一個名為「陌生人」的預告片,導致謠言說這可能是亞伯拉罕的下一個電影或電視項目,甚至可能是電視劇《迷失》的衍生產品。在這本書的官方預告片發布後,它終於被解釋為在宣傳《S.》。
評價
[編輯]英國《衛報》稱這部小說「[…]是一部出色的出版作品,而不是對小說的完全連貫的重新思考」。 [6] 英國《獨立報》並不相信這部小說的連貫性,但無論如何還是推薦它值得一讀。 [7] 加拿大《多倫多星報》批評了「故事中的故事」的做法,但讚揚了製作和設計。 [8]
參見
[編輯]注釋
[編輯]- ^ 繁體中文版將這些補充資料另外用紙袋包裝,而不是夾在書中。
- ^ 簡體中文版由於有關規定的限制,在封底另一側以較大字體印刷了完整的真實出版信息。[1]
- ^ 繁體中文版用禮盒包裝,而其他版本大多用封套包裝。
參考資料
[編輯]- ^ nobamboopine. 三译本《S.忒修斯之船》大对比. 「什麼值得買」社區. 2016-06-13 [2024-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07).
- ^ 2.0 2.1 Rothman, Joshua. The Story of "S": Talking With J. J. Abrams and Doug Dorst. The New Yorker. 2013-11-23 [2013-1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1).
- ^ 3.0 3.1 DuChateau, Christian. Five Questions: J. J. Abrams & Doug Dorst. CNN. 2013-10-30 [2013-1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09).
- ^ 4.0 4.1 Hill, Logan. A Long Time Ago, in a Universe More Analog. The New York Times. 2013-10-27 [2013-1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09).
- ^ Tsouderos, Trine. Review: 'S.' by J. J. Abrams and Doug Dorst. The Chicago Tribune. 2013-11-28 [2013-1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08).
- ^ Lawson, Mark. S. by JJ Abrams and Doug Dorst – review. The Guardian. Guardian Media Group. 2013-11-13 [2023-12-29].
- ^ Book review: S. by J J Abrams and Doug Dorst. The Independent. Independent Digital News & Media Ltd. 2013-11-10 [2023-12-29]. (原始內容存檔於10 November 2013).
- ^ Good, Alex. S by J.J. Abrams and Doug Dorst: review. Toronto Star. Toronto Star Newspapers Ltd. 2013-12-20 [2023-12-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29).
- Wocke, Brendon John. The Analogue Technology of S : Exploring Narrative Form and the Encoded Mystery of the Margin. Between. 2014-11-30, 4 (8) [2015-10-29]. doi:10.13125/2039-6597/13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30).
- Zarum, Raffi. In the margins. Jewish Quarterly. 2014-01-02, 61 (1): 56–57. ISSN 0449-010X. doi:10.1080/0449010X.2014.900362.
- Regier, Willis G. S by J. J. Abrams, Doug Dorst (review). Prairie Schooner. 2015-01-01, 89 (1): 161–163. ISSN 1542-426X. S2CID 70907900. doi:10.1353/psg.2015.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