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李登辉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118.160.98.119留言2013年11月3日 (日) 02:43 撤销Wildcursive讨论)的版本29100962--恢復被前者惡意破壞之部分)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李登辉
Lí Ting-hui
 中华民国第7任总统(继任)
任期
1988年1月13日—1990年5月20日
行政院院长俞国华
李焕
副总统缺位
前任蒋经国(任内逝世)
继任李登辉(连任)
 中华民国第8-9任总统
任期
1990年5月20日—2000年5月20日
行政院院长李焕
郝柏村
连战
萧万长
副总统李元簇(1990年5月20日-1996年5月20日)
连战(1996年5月20日-2000年5月20日)
继任陈水扁
 中华民国第7任副总统
任期
1984年5月20日—1988年1月13日
总统蒋经国
前任谢东闵
继任李元簇
中国国民党 中国国民党第2任党主席
任期
1988年1月13日—2000年3月20日
前任蒋经国
继任连战
第11任台湾省政府主席
任期
1981年12月5日—1984年5月20日
前任林洋港
继任邱创焕
第12任台北市市长
任期
1978年6月9日—1981年12月5日
前任林洋港
继任邵恩新
个人资料
出生 (1923-01-15) 1923年1月15日101岁)
日治台湾台北州淡水郡三芝庄新小基隆字埔头坑
(现新北市三芝区埔坪里)
国籍 大日本帝国(1923年-1945年)  中华民国(1945年至今)
政党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
(有争议,详见“参与和退出共产党”章节)
中国国民党 中国国民党
(1971年-2001年被开除[注 1]
无党籍
(2001年9月21日至今)
配偶曾文惠
职业经济学家
专业农业经济学
宗教信仰基督教
学历
经历
  • 旧日本陆军炮兵科少尉
    (1944年-1945年)(参与二战)
  • 台湾省政府农林厅技正
    (1954年-1957年)
  • 台湾省合作金库研究员
    (1953年-1954年)
  • 台湾省政府农林厅经济分析股股长
    (1954年-1957年)
  • 中国农村复兴联合委员会农业经济组专门委员
    (1961年-1970年)
  • 中国农村复兴联合委员会农业经济组技正
    (1957年-1965年)
  • 中国农村复兴联合委员会农业经济组组长
    (1970年-1972年)
  • 中国农村复兴联合委员会农业经济组顾问
    (1972年-)
  • 行政院政务委员
    (1972年5月29日-1978年5月29日)
  • 台北市政府直辖市第四任市长
    (1978年6月9日-1981年12月4日)
  • 台湾省政府第11任主席
    (1981年12月5日-1984年5月20日)
  • 第七任副总统
    (1984年5月20日-1988年1月13日)
  • 中国国民党代理主席
    (1988年1月13日-1988年7月27日)
  • 总统府(副总统继任)总统
    (1988年1月13日-1990年5月20日)
  • 国家安全会议主席
    (1988年1月3日-2000年5月20日)
  • 中国国民党第二届党主席
    (1988年7月27日-2000年3月20日)
  • 第八任总统
    (1990年5月20日-1996年5月20日)
  • 第九任总统
    (1996年5月20日-2000年5月20日)
  • 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总会会长
    (1991年3月-2000年5月20日)
  • 国家统一委员会第四届主任委员
    (1996年1月-2000年5月20日)
  • 宪政研讨委员会主任委员
    (1996年-2000年)
  • 智利圣多玛斯大学荣誉理事
    (1999年1月-)
  • 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总会名誉会长
    (2000年5月20日-)
  • 中国国民党身心障碍者保护基金会董事长
    (2000年5月20日-)
  • 台湾综合研究院名誉董事长
    (2000年5月20日-)
  • 台湾长老教会松年大学总校名誉校长
    (2000年5月20日-)
  • 台湾团结联盟精神领袖
    (2000年9月21日-)

李登辉台罗Lí Ting-hui;1923年1月15日[注 2]),台湾政治人物及农业经济学家。1988年至2000年间担任中华民国总统以及中国国民党主席。

李登辉是中华民国第一位出身台湾国家元首首位由公民直选产生的总统以及首位卸任时完成和平政党轮替的总统,被普遍视为落实台湾全面民主化的最重要领袖[1],因任内力行民主改革而被《时代》杂志赞誉为“民主先生”。卸任总统后,李依然关心台湾民主政治发展,被视为推动台湾本土化运动的领导人物,也被台湾团结联盟奉为“精神领袖”(惟其曾表示他与台联间的关系并没有那么密切,基本上仅是理念接近)。在台湾媒体中常被昵称为“阿辉伯”,部分台湾独立人士则称其为“台湾之父”(与之相对的“台湾之子”则为继任的陈水扁)。李登辉是台湾政治人物中主张台湾完全独立的典型代表。

早年生活

家庭背景

李登辉(右)与其兄李登钦,1943年(昭和18年)。当时李登辉就读台北高等学校三年级,李登钦为警察学校学生

李登辉在日治时期的1923年1月15日生于台北州淡水郡三芝庄下的埔头坑聚落(今新北市三芝区埔坪里)的“源兴居”,祖籍福建省汀州府永定县,属客家人,与新加坡国父李光耀皆属客族李氏宗亲[2]。但在其父李金龙一代,因乡里环境已逐渐为福佬客,改用台湾话闽南话(鹤佬话),不再说客家话[3]。李登辉为次子;上有年长他两岁的哥哥李登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被日军征兵至南洋菲律宾参加太平洋战争,并于当地阵亡;此外,还有一个弟弟叫李炳楠,从事贸易工作。

李登辉生长在一个小康之家,有机会接受完整的教育。因为其父李金龙任职警察,职务调动频繁,因此李登辉也跟随父亲不断地搬家和转学。从六岁到十二岁之间,先后在汐止公学校南港公学校、三芝公学校、以及淡水公学校等四校就读过。李登辉于淡水公学校毕业以后,先在私立台北国民中学(今台北市立大同高中)就读一年,后于1938年转学至淡水中学二年级就读。李登辉在淡水中学,几乎各科成绩都是排名第一。在1941年考上台北高等学校

在李登辉考上高等学校的前一年,台湾总督府开始推行皇民化运动,其中包括了变更日本式姓名的改姓名运动。李登辉在该运动中更名为岩里政男いわさと まさお),其兄长李登钦也改名为岩里武则。他曾表示在22岁之前(1945年,此指台湾日治时期结束前)仍属日本籍。此外他加入基督教长老教会也有很长时间,{{Fact|受到长老教会许多鼓励和支援|time=2013-11-02T09:40:37+00:00}???}。

大学时代

1943年9月,李登辉毕业于台北高等学校,同年10月,他进入日本京都帝国大学农学部农业经济系就读。三年后,他于1946年返台,转学进入国立台湾大学农业经济系就读,并于1949年毕业。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发生的时候,他是台大二年级的学生。

李登辉选择农业经济系就读的理由,根据他说,一方面,他在小时后看到佃农们的辛苦,想为他们打抱不平;另一方面,是在思想上受到高等学校历史老师盐见熏的影响。读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谈中国的历史,使他深受影响。为了想把农业与马克思经济学相结合,他选择农业经济作为人生的研究目标。

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处于胶着状态,京都帝大校内日本学生所剩无几,文科系的学生也几乎全被征去军训。这个时期的李登辉,一方面为日益短缺的食物问题发愁,一边只能自己学习“农业簿记”,或研读河上肇或马克思等社会主义相关书籍。李登辉自己这样表示:“大学时期,我遍读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对马克思的主要著作《资本论》也曾深加钻研,反复读过好几遍。”

随着大日本帝国在太平洋战争形势恶化,文科学生军训完毕也被遣外出征。先经大阪师团(第4师团)征兵检查第一乙种合格入伍通过。1944年、李登辉在短暂地回台湾高雄接受基础训练之后,再回日本习志野(丰桥第二)陆军预备士官学校(日本陆军预备士官第11期生、校长岛田惠之助少将)炮兵科学习、任命为见习“士官”(日语汉字的士官意思为军官)。结训后担任旧日本陆军少尉、配属名古屋高射第2师团高射炮第125连队,在名古屋迎接终战。李登辉述怀、1945年3月10日东京大轰炸及3月12日名古屋大轰炸所造成的损害及战况。是时对夜袭名古屋及其“飞机制造中心”(千种区三菱发动机大幸工场)的317架美军B-29轰炸机,李登辉所部操作高射炮奋战迎击(此役14架B-29遭击落)。[4][5]

第二次世界大战于1945年结束以后,李登辉在1946年1月从九州搭乘客货轮米山丸(Yone Yama Maru)随同高座少年工返回台湾,进入由台北帝国大学改组而成的国立台湾大学就读。[6][7]由于对西方经济学者的著作涉猎广泛,蓝博洲如是评论这个时期的李登辉:“显然地,这时候的青年李登辉,已经通过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不但使得他对社会问题的关心压过了对自我哲学的迷恋,而且决定将这样的‘解放哲学’付诸实践吧!”

1947年初,二二八事件爆发。李登辉在自己的著作中,对自己和二二八的关系有以下这样的说明:

1949年李登辉与曾文惠在台湾大学温州路宿舍前的结婚照,当时李为台大农经系助教

1949年,李登辉从台大农经系毕业,并留在学校当讲师。毕业不久,他与淡水曾姓地主之女、两家在祖父辈是世交的曾文惠(基督徒)相亲结婚,她毕业于当时的台湾省立台北第二女子中学(今中山女高)。

1946年9月,台湾人创办的第一所大学“延平学院”成立,二二八事件后遭牵连而被迫停办。1948年9月以“延平高中补习学校”(台北市私立延平高级中学前身)之名先行复校,时任合作金库研究员的李登辉、及洪逊欣(后曾任司法院大法官)、许远东(后曾任中央银行总裁)、与邱永汉(后为旅日文学家与实业家)等台籍菁英均曾应聘任教。[8][9][10]

参与和退出共产党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协常委吴克泰曾在访谈中公开表示,李登辉曾由他引荐,于194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8月底,吴克泰听说李登辉申请退党,前往劝说无效(李登辉的理由是“党内不纯”,“有人有野心”),之后时任中共台湾省工委书记的蔡孝乾批准了李登辉退党,双方互相承诺保守秘密。除这次入党经历以外,李登辉还曾于1947年夏天参加了中共的外围组织“新民主同志会”,并于同年年底随该组织成员集体加入中共(可能由于保密协定未公开反对,从而第二次加入中共),此后于1948年夏天以党员不自由为理由再次申请退党,由上级徐懋德批准,并且再次承诺保守秘密。[11][12][13]

关于吴克泰的说法,李登辉本人表示知道吴克泰这个人,但两人之间无任何关系。李登辉表示,在大四时曾参与组织新民主学会,这个读书会后来有部分被共产党吸收成为外围组织,他看到共产党的做法,为了掌权要压迫其他人,他不喜欢这样的方式,随即宣布退出。但是未正面回应他是否成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仅表示以上谈话并非在宣布未曾加入过共产党,“我有加入一个组织,这个组织被共产党吸收去;有这个事情,不能否认。但吸收后,我看这个情形不是很理想,我宣布我要离开。他说详细的事情写清楚,让我离开。”对于吴克泰“二进二出”说法,也仅表示“这与与事实稍微不一样。”[14]

留学美国

李登辉在基础教养阶段深受日本教育的影响,学术上则以在美国所受的高等教育为最高成就。美国文化与基督教信仰,对于其思想和决策之形成亦有高度影响。1950年,长子李宪文出生。两年后,李登辉获得中美基金奖学金,首次赴美,到爱荷华州立大学研究农业经济。1953年取得硕士学位,同年自美返回台湾,担任台湾省农林厅技士及经济分析股股长,同时也在国立台湾大学担任兼任讲师的工作。

之后,他又陆续转到合作金库以及中国农业复兴联合委员会(简称“农复会”)就职,担任研究性质的工作。由于农复会有美国财政支援,待遇相对优渥,李登辉因此在该机关服务了12年。在这期间,他曾经于1960年被调查局约谈,未经判决就被拘留四个半月。当时农复会的负责人沈宗瀚委托蒋彦士向情治当局交涉,后来调查局以无罪释放李登辉。

1964年,获得美国洛克菲勒农业经济协会以及康奈尔大学联合奖学金,李登辉预备前往康奈尔大学攻读农业经济博士。过境日本东京时,因与王育德大哥王育霖认识,他前往王育德家拜会,也因此曾见到黄昭堂。当时,王育德、黄昭堂皆是台湾青年社(日本独盟前身)的成员。

1965年,李登辉到达康奈尔大学。在美国期间,1970年四二四刺蒋案的主角黄文雄,和李登辉交往甚密。1968年,李登辉取得农业经济学的博士学位。他的论文《Intersectional Capital Flows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aiwan, 1895-1960》获美国农学会全美杰出论文奖,同时也在1971年由康大出版社(Cornell University Press)出版。李登辉在1968年提出论文以后,立刻返国,回国后被聘为国立台湾大学教授兼农复会技正。

从政时期

进入政坛

1968年6月,李登辉自康奈尔留学回国,回到农复会工作。因为大学时参与的读书会与中国共产党有关以及在海外曾会见台独运动人士,再一次被警备总部约谈,第一次约谈的时间长达17个小时,之后又持续了一个礼拜才结束。李登辉在晚年回忆往事时表白,这件事使他“下定决心,如果有机会执政的话,绝不愿意同胞再忍受这种白色恐怖之苦”。

1970年,联合国开发总署东亚支部邀请他到曼谷主讲农业经济问题时,即使他已经是闻名国际的农业专家,政府仍以在“观察中”的理由,不让他出境。

因为这次事件的发生,时任农复会长官沈宗瀚在1971年8月将李登辉以农业问题专家的身份介绍给蒋经国。当时蒋经国正准备组阁,接掌最高行政权力,十分赏识他,复劝李登辉加入国民党。同年10月,在经济学者王作荣的介绍下,李登辉加入了国民党。翌年,蒋经国担任行政院院长一职,李登辉以政务委员入阁,成为当时中华民国最年轻的阁员,年方49岁。自此之后的六年之间,以农经专长担任行政院政务委员。这时他把运作25年、对农村影响甚大的“肥料换谷”制度废除掉。

独派大老辜宽敏说,1972年在台北一场有关台湾未来前途走向的讨论中,李登辉当时直言:台湾要独立,才会有将来。日后出任中央银行总裁的梁国树也同意;日后曾任国防部长孙震说原则同意,只是他是外省人,态度必须保留。[15]

1978年,蒋经国任命李登辉为台北市市长。在担任台北市长的这三年期间,李登辉推动禁行机车(请参阅外部链接),推广台北艺术季,兴建翡翠水库

1981年,李登辉被任命为台湾省政府主席。在省主席任内,他提倡“八万农业大军”,并培养“核心农家”,同时处理二重疏洪道的纠纷。他在省主席期间“引进区域发展观念,促进农业改革及城乡的平衡发展,同时运用他的农业专业知识,推进稻田转作,改进农产品运销”。

1984年,蒋经国提名李登辉为副总统候选人,并经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七次会议选举,当选中华民国第七任副总统。

继任总统

1988年1月13日,时任总统的蒋经国逝世,李登辉继任总统。他在继承总统职务之初,受国民党派系压迫,但他的基督教信仰带给他力量。李登辉曾在中山楼文化堂以圣经教导所有高官及高级将领和国大代表,并且将自己比喻为旧约中带犹太人逃离埃及高压统治的领袖人物——有着耶和华神祝福的领袖摩西

李和蒋经国青年时代都曾是怀抱共产主义理想的共产党员,都熟读社会主义理论著作,经历过共产党的组织生活,背景相似。李的学历高,而且能力强、为人聪明又谨慎,深得蒋经国赏识和欢心,将李安置身边,多方提携教导。

李担任国家元首之前的两年,亦即蒋经国生命的最后两年,面对在野反对党民主进步党的成立和澎湃之民情,政府开始逐步推动各项政治改革,包括解除戒严开放组织政党与办报。1989年4月7日,李登辉总统任内,异议人士郑南榕为抗议政府对言论自由的箝制,壮烈自焚。后来李登辉持续推动修法促进思想自由言论自由新闻自由学术自由,也下令释放在两蒋时代遭政治软禁的人,如张学良孙立人

1990年2月,国民党内爆发二月政争。1990年7月,李登辉召集朝野各党派,开“国是会议”,征求各界意见作为宪政改革参考,配合是年“三月学运”之学生运动的要求,解决第一届资深中央民意代表,包括国民大会代表及立法委员退职问题。1991年5月,宣布终止动员戡乱时期,废止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并开展第一次修宪,制定宪法增修条文,使各中央民意机关得以换届改选。修宪后,中华民国的民主改革即快速进入深化阶段。日本学者若林正丈认为,“如果以1992年‘万年国会’告终为第一阶段;那么,第二阶段是94年台湾省台北市高雄市长选举的实现;第三阶段则为总统选举的实现。”这三阶段改革都是在李登辉总统任期内完成的。关于总统选举的方式,国民党一度有委任直选之草案(类似美国总统大选选举人票制度),李登辉后来主张全民直选,但由于国内意见不一,在1992年的国民大会修宪过程中,以上提议并未通过。1993年,以李登辉为首的派系,取得了国民党党内的领导权,史称“主流派”。而原先占据领导地位的国民党派系,被称为“非主流派”。在1994年7月召开的国民大会决定自下届(第九任总统)开始,实施正副总统直接选举。

务实外交与强化国防

李登辉在总统任内,与多个国家建立或恢复邦交,成功出访新加坡菲律宾泰国印尼约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美国等无邦交国和南非巴拿马等许多邦交国,加强与日本关系,推动“南向政策”增进与东南亚邻邦友谊,促进中华民国外交空间。李登辉于1988年3月接任总统后不久即访问新加坡,被称呼为“从台湾来的总统”,他在接受记者访问时表示对此称谓“不满意,但可接受”。中华民国政府也以“台澎金马关税领域”名义申请加入“关税暨贸易总协定”,以中华台北之名加入亚太经济合作会议[16]

李登辉总统执政期间也成功研发经国号战机,向美国购买150架F-16战斗机爱国者导弹,向法国购买60架幻象2000战斗机与6艘拉法叶级巡防舰

政治理念

基督精神

身为国家元首,李登辉曾入寺庙祭祀神明,以求团结民心。他曾在中山楼国民大会会堂讲述旧约新约圣经,并以摩西自居,带领台湾走过民主被抑制的阶段,拒绝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的要求。

统独问题

在统独立场上,身为中华民国国家元首,执政国民党主席,李登辉代表中华民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一个政治实体,且于公开场合多次表露要实现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理想。1988年2月,他在继任后的首次记者会上说:“只有一个中国而没有两个中国的政策。只有一个中国,我们必须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1990年10月,李登辉又表示:“中国只有一个,应当统一,也必须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不能自外于“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责任,也不应自外于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努力”。1991年,李登辉主持下的国家统一委员会通过了《国家统一纲领》(2006年2月分别被时任总统陈水扁下令以“终止运作、终止适用”的名义撤销和废除),在《国统纲领》中,写有“台湾固为中国一部分,大陆也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样的说法。1995年的中华民国国庆,他这样表示:“四十多年来我们之所以奋斗不懈,就是要为将来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立下可供遵循的典范”。此外,他也曾在接见美国联邦众议员坎贝尔(Tom Campbell II)的时候,表示“‘台独’只会断送国家的大好前途,牺牲社会的安定繁荣,这是不可能,也不应该的,我们应该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这样的话语。

然而他在某些场合的发言,亦表达了台湾独立意识。1994年4月,他接受日本著名作家司马辽太郎的访问,当司马讲到“地方的痛楚”时,他说,出生在波斯尼亚的人,实在是太不幸了。李登辉对司马表示,他有不能为波斯尼亚尽一份心力的痛楚,生为台湾人,也有过不能为台湾尽一份心力的悲哀。[17]他进一步指出:

李登辉谈到他对台湾人的感情时,则这样表示:

1995年6月,李登辉访问母校美国康奈尔大学,成为中华民国台湾第一位访问美国的在任国家元首,美国国会议员和康大校方都称呼他是台湾总统。李总统在欧林讲座向师生发表题为《民之所欲,长在我心》的历史性演说,当中以流利英语提及“中华民国”达四次,且指出台湾其实已实现“主权在民”的政治体系。[18][19][20]

1996年,李登辉与连战搭档,以54.0%的得票率,赢得了中华民国第九任总统职位,也是华人历史上首次真正民选的国家元首(参见条目:1996年中华民国总统大选)。若林正丈描述这次大选中“导弹与选票对峙”的过程:

在当选民选总统后,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持续打压威胁,李登辉关于两岸关系的言论渐渐表现出台湾独立的倾向。1999年7月,他在接受德国之声录影专访的时候,提到海峡两岸的关系,是“特殊的国与国关系”,这也就是著名的“两国论”。他在受访时这样表示:

1999年,李登辉在卸任总统前一年出版《台湾的主张》一书,之后再发行日文和英文版。[21]该书讨论台美日关系颇多,对台湾海峡两岸关系有两大述说:一、定义台湾为中华民国在台湾;二、分割中国为七部分(台湾、西藏、新疆、蒙古、华南、华北、东北),各自竞争发展以维持安定。后者即引起轩然大波的“中国七块论”[22][23]

李登辉当选第一次以直选产生的总统后曾表示:“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他的国号叫做中华民国”或“中华民国是一个主权国家,他的领土范围在台澎金马”。[24]他在选择不竞选连任并卸任后与日本学者中嶋岭雄合著的《亚洲的智略》一书即表示“中华民国在台湾大致上可分为两个时期,蒋介石、蒋经国统治是第一时期,因为,宪法都是在中国内战时订下的。现在,台湾的宪法不但经过大幅度修改,过去的立法院也已全面改选,老立委退职、国民大会虚级化、台湾省已经‘冻省’了、总统由人民直选,台湾经历了这些重大变革,宪法与政府结构也已经重组,这就是第二共和。”[25]

政党轮替

2000年民进党籍的陈水扁以相对多数(39.3%)依总统副总统选举罢免法规定当选中华民国第十任总统。由于陈水扁的当选,李登辉实现了“在任内和平转移政权”的理想。国民党成为在野党,结束台湾半个世纪的统治。大选失利后,党内长期不满李登辉的人士要求其辞去党主席一职。他们一度包围位于博爱特区的国民党中央党部。2000年9月,在宋楚瑜宣布将在党外组党之后,李登辉即将国民党主席一职交予连战代理。2001年9月21日,由于为台联候选人站台,正式被国民党开除党籍。

卸任生涯

2013年李前总统访问桃园弘化育幼院

宣扬信念

2006年11月4日,台湾团结联盟提名台北市长参选人周玉蔻发表一封公开信《挺腐化的民进党,台湾万劫不复》,表明“李登辉不会和彻底腐化无能的民进党站在一起”,也呼吁台北市民不能再继续支持民进党提名的候选人。李登辉在这封信末尾亲自签名,日期是在国务机要费案首长特别费案的起诉书双双出炉之前。

2007年1月29日,李登辉接受《壹周刊》专访时表示,他不是“台独教父”,也从来没有主张过台独;台湾并不存在统独的议题,只有左右的问题。而台独本身是假议题,因为台湾已经是主权独立的国家,只是现在的名字叫做中华民国。目前国家正常化才是接下来的目标,而正名、制宪、建立国家认同、加入联合国则是国家正常化的要素;李登辉也主张在“维护国家尊严、照顾全民利益、彰显台湾主体性”的三大前提原则下开放中资,开放中国大陆观光客来台湾,赚中国大陆的钱避免磁吸效应。让中国大陆观光客进来,但40%的投资上限必须坚持。

2007年1月31日,李登辉接受TVBS专访时,他说,他不必追求台独,因为台湾事实上已经是一主权独立的国家。他进一步说明,追求台独是退步,而且是危险的作法;因为这种作法不但把台湾降格为未独立的国家,伤害台湾的主体性,也会引起美国、中共方面很多困扰。[26]他强调,现在有些人喊台独,只是为了权力斗争。他也批评,“现在(民进党政府)的黑金比较厉害。” 李登辉‘从未主张台独’言论经多方解读为路线改变;然而细读其脉络,李登辉是确定台湾已经独立,故不存在是否独立之议题,政党恶斗由统独而起,也因此造成国家的割裂。台独与否乃政客操弄的假议题,国家正常化才是要努力的目标,在台湾主权已经独立的现状基础下,正名、制宪、加强国家认同。这样的说法加上台联政纲向左派靠拢,被解读为与立委选举单一选区两票制下小党争取更多选票的务实作法[27]

2007年5月30日,李登辉赴日本展开“学术交流及探访‘奥之细道’之旅”,并参访靖国神社祭拜其亡故长兄李登钦(李登钦二次大战时为台籍日本兵,战殁于南洋)。他曾提出:谢长廷马英九选上台湾总统都无法解决台湾目前的困境。9日,李登辉结束访日行程,在成田机场准备搭机返回台湾时,遭到中国籍男子薛义以装有果汁的塑胶瓶攻击,李登辉没有受伤,李曾文惠则擦伤膝盖,受到惊吓,差一点身子站不稳。该男子旋即遭到日本警察逮捕[28][29]

2013年5月31日,李登辉在台湾大学以“全球化虚拟现时下的台湾”为题发表演说。他认为政府存在着五大问题:对中国过度依赖;对中国过度投资;自由化意识造成政府政策失焦;过度依赖进口能源、农粮,金融应刺激经济。政府责任在确保安全,不要忽略经济结构安全问题。[30]

2013年9月28日,李登辉前总统受邀到台湾大学EMBA会计暨管理决策学会演讲,对特侦组监听立法院总机节费器,李登辉前总统觉得特侦组的行为已经违法,这事情跟水门事件差不多。

支持谢长廷

2008年3月20日,李登辉在总统选举投票前夕,表态支持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谢长廷。李登辉说:“他推动民主化就是希望台湾人民当家作主,他关心并非绿的问题,而是台湾要如何走出去,以及深化台湾民主。他的一票将投给谢长廷,至于选举结果如何,他尊重台湾人民的选择。”

支持蔡英文

2012年1月13日中华民国总统选举前一天晚上,于在野民进党新北市板桥区的造势晚会上,李登辉表示:“我年事已高,身体也不太好,什么时候会离开我心爱的台湾,不知道。能做的实在是有限,未来就要靠你们大家打拼了啊。选蔡英文,选我们的希望,选我们的幸福;相信我们自己,相信蔡英文;给自己一个机会,给台湾一个机会。我李登辉这辈子,最后一次向大家拜托。”[31]

对钓鱼台列屿之观点

2008年9月24日,在冲绳县知事仲井真弘多主办的午宴上,李登辉重申“尖阁列岛无可争议是日本领土,不存在主权问题”。2011年1月,在接受《文艺春秋》专访时,重申了以上立场。对此,台湾驻日代表处发表声明指出:“此项发言纯属李的个人看法,我国政府就钓鱼台列屿属于中华民国领土之一的立场从未改变。”中华民国外交部部长欧鸿炼也表示,中华民国的主张没有改变,不会对个人言论发表评论。[32]

李登辉说,在很早以前,钓鱼台一带有很好的渔场,琉球人捕鱼之后,会在台湾北部的基隆上岸,以台北做为市场卖鱼货。当时的琉球县政府就将钓鱼台委托台北州(现在的台北)管理,二次大战结束之后,日本战败,琉球的行政权由美国掌管,之后才交还给日本,由日本的自卫队负责这个海域;但台湾的渔民习惯到当地捕鱼,因此衍生出问题。[33]

李登辉表示,钓鱼台一直都是日本的领土,他说“要了解这个问题,先要看历史,其次,则是国际法,问题不认清,搞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没有用,事情不是这样解决的,不必用这样来骗老百姓!”他批评政府台湾经济问题这么不好,内部的事情不管好,去讨论钓鱼台,老百姓不见得会关心。李登辉说“钓鱼台跟中国有关系是清朝时候,琉球有朝贡,慈禧太后生病时,有人拿药,说是在钓鱼台附近海底找到的东西,慈禧吃到好后,就说三个岛给你”。这样就说“钓鱼台是中国的”,好像一个女生漂亮,就说“这应该是我太太”,中国历代社会都这样做事。中国人都是想要就用抢的,但是这世界是有法律的。

台湾跟钓鱼台就是渔场问题,可以跟日本讨论鱼权,让台湾渔民也可以去抓鱼。李登辉强调,台湾的百姓与渔民,关切的是钓鱼台附近的渔场能否让我国前往捕鱼。现在重要的是渔场,钓鱼台附近的渔场里,有台湾很多家庭都需要吃的魩仔鱼,日本应开放给我们才对,渔业问题应透过WTO及民间机制洽商渔业协定解决。[注 3][34][35][36][37]

诉讼案

2011年6月30日,最高法院检察署特别侦查组认定李登辉为协助台湾综合研究院尽速筹得创院资金,于1998年与前国安局殷宗文、台综院创办人刘泰英谋议,涉嫌侵占国安密帐“巩案”归垫的剩余公款779万7193美元,挪供刘泰英支付台综院购置院舍价金、装置、人事等费用,涉有侵占公有财物及洗钱等嫌而予起诉,但念及年迈及对国家贡献,并未具体求刑。全案由台北地方法院金融专庭承审。[38][39][40][41]

健康状况

2011年李登辉确诊罹患大肠癌二期,结肠有一个3.5公分的腺癌,11月2日住院手术切除约25公分的结肠。台北荣民总医院表示,李登辉手术后恢复得还不错,预计最快一周可以出院[42],但随后出现肺部术后积水、持续发烧,可能会延至11月中旬才出院[43]

核四公投

2013年4月李登辉清楚表态核四公投不会去投票。他表示,若不能维持核能发电,台湾未来何去何从?如果以风力和太阳能作为替代能源,他认为这些替代能源“无法控制”,太不稳定,无法供给台湾电力需求。他认为现行以铀作为核能发电的方式应改变,应该研发可以代替铀,且对人体不会有影响的新核能发电方式﹐例如可抽取海水利用氢的核聚变﹐在新的核能发电方式出来之前,台湾可利用廿多万公顷休耕的土地,种番薯、甘蔗等作物都行,用来发展生质能源﹐至于人民对台电及政府缺乏信心,他则主张,“台电应开放给民间”,例如可分为六间民营电力公司,小规模进行,就不会发生这么大的问题。[44]

各界评价

李登辉是一位对现代台湾有深刻影响的政治人物,他致力于推动台湾民主化和本土化的政治主张,因为基于各种不同意识型态或国族意识的立场,得到相当多元、正反不一的评价。

李登辉早年受日本教育,深受日本影响,在大学时代对西方名著涉猎极深,常在其言谈中剖析近代西方和日本哲学在交融上的演进。李登辉在总统任内与日本作家司马辽太郎对谈国际形势[17],也曾与《台湾论》作者小林善纪表达年轻时代对国民党的失望。

李登辉在其总统任内(1988年-2000年),国民党长期一党独大的情况逐渐改变,台湾政局朝向政党政治发展,推行台北市高雄市直辖市台湾省省长等直接民选,以及宪法及国会的改革。期间解放了思想、新闻和学术的政治束缚,有人将此过程赞之为“宁静革命”,李登辉也因身为推动者而获得“台湾民主之父”美誉、也被美国时代杂志称许为“民主先生”。李登辉带给台湾的自由与创造力,对推进民主化的影响力,至今对台湾仍有影响。[45][46][47][48][49][50][51]

李登辉对于推动台湾的民主化进行过不懈努力。李登辉上任总统以后,宽容了国民党的反对势力民进党,助其壮大。看法持平的人士认为,李登辉深受日本和西方文化影响,有浓郁的台湾人自主掌握命运的情结,支持台湾正名,然而全球视野和台湾意识也并未影响李登辉的中国情怀。李登辉也受到本身基督教信仰的影响甚重。[52][53]在《台湾的主张》中,李登辉回忆青年时期在日治时代研读鲁迅胡适郭沫若等人的著作,反思中国历史。谈到进入京都帝国大学学习时选择农业经济专业的原因:“1943年,我进入京都帝国大学农学部农林经济学科就读。之所以选择农业经济学,是有些背景因素的。其一是,孩提时期,看到佃农们为了能继续承租农田,年中及年底都会到家里来送礼。他们一意讨好,甚至苦苦哀求的情况,每每令我感到疑惑与不平。同样是人,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此外,高等学校的历史老师盐见薰先生,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来谈中国的历史,也使我深受影响。当时我就认为,农业问题将是中国未来的关键问题。”他在中华民国总统任内,大力推行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努力重建传统华夏文明的思想和文化体系,也戮力维护中华民国的主体性,提出在台湾建立“文化新中原”。2000年接受美国《新闻周刊》的采访中,李登辉表示“台湾虽小,但我们将影响中国”。[54]所谓“中体台用”,同时他也支援科学研究的层次、提升与美日等传统盟国加强联系,卸任后又对台湾“国家正常化”的发展表达支持,而获得相当推崇,部分政治团体因此将他标举为精神领袖。卸任总统并被国民党开除党籍后,李登辉仍关心时政,对台湾政局仍有影响力。

李登辉在其总统任内,使国民党的“黑金政治”恶化,外界指称他和他所重用的宋楚瑜连战刘泰英等人皆对不当之政商网络负有无可推卸的责任。但有人认为过去黑金政治其实早已经存在,国民党在让地方有力乡绅掌握渔农会、地方合作金库等准金融机构的资源,藉以换取乡绅在地方选举上支持国民党,达到执政的目的,这也是一种“黑金政治”。且自1970年代即侧身两蒋党政中枢,并曾于国民党副秘书长、秘书长任内辅佐李登辉五年多的宋楚瑜即表示“黑金产生很多问题,但不是从李登辉执政开始,如果全然怪一个人,不太公平。”[55]舆论也普遍认为“连战、宋楚瑜、吴伯雄萧万长胡志强马英九王金平吴敦义哪个没用过李登辉和刘泰英所支应的选举经费与政治支出?不也是李登辉、刘泰英与苏志诚的“共犯结构”吗?”[56]

由于李登辉在其主政期间,提出“台海两岸为特殊的国与国关系”的说法,导致两岸关系长期处于紧张的状态,1996年台湾举行首次总统直选,中共在台湾海峡发射导弹,引发第三次台海危机,最终美国被迫介入,派遣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防卫台湾,总统选举才能顺利举行,而李登辉亦成功连任,成为台湾首位民选总统。

根据TVBS于2007年9月所作的对历任总统评价的民调,有12%的民众认为李登辉对台湾的贡献最大,仅次于蒋经国的49%;而其作为有41%认为其功大于过、23%选过大于功,13%为功过相抵,另外23%没意见。[57]

李登辉在执政后期听信智囊与日本友人偏颇之报告盲目反中,导致严重误判中国崛起之巨大影响,使台湾错过借力使力乘势而起之机会,战略误判终使台湾走入衰退之路径。约莫2010后李登辉言行日益倾向日本方面利益,尤其以钓鱼台归属言论最明显,轻贱了台湾本身利益与尊严,更忽视了许多台湾人家庭内心深处"唐山"情感与祖辈世代被日本欺压之伤痛。这些言行记录相当程度损害李登辉在台湾人心目中的地位,也为李登辉未来历史评价投下巨大阴影。

对李登辉身世的质疑

2013年4月,中华民国监察院在网站公布一份关于二二八事件的报告,其中监察委员周阳山李炳南对学者戚嘉林访谈时的逐字稿中,戚嘉林说“他(李登辉)应该是日本人的私生子没有错。”该报告引起台湾社会注意后迅速被移除。戚嘉林认为报告错误表达他的语气,对媒体表示“我怀疑可能是,我没有用肯定句啊,我整个都是用……用疑问句。”戚嘉林表示自己并非凭空捏造,但却提不出有力证据。李登辉办公室主任王燕军回应:“没有什么回应吧……马戏团总要有些人出来翻翻跟斗、踩睬气球……”监察委员林炳南则表示该报告有些部分稍微偏离了主题。台湾中视新闻认为监察院将未查证的稗官野史放在公开报告中,“不禁让人质疑监察院的可信度。”过往已有媒体与个人对李登辉的台湾人血统提出质疑,特别是统派色彩强烈的新党人士,这次是李登辉身世首度出现在台湾官方文件中。[58][59][60]

家庭

个人著作

(只收入专书,单篇论文及评论文章不收入,由李登辉编辑的书也不收入)

  • 1968. Intersectoral Capital Flows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aiwan, 1895-1960. Ph. D. diss., Cornell University.
  • 1971. Intersectional Capital Flows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aiwan, 1895-1960.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1992. Creating the Future: Towards a New Era for the Chinese People. Taipei: Government Information Office.
  • 1999. The Road to Democracy: Taiwan's Pursuit of Identity. Kyoto: PHP Institute.
  • 1980,《台湾农业发展的经济分析》,联经
  • 1990,《爱心与信心》,宇宙光
  • 1991,《中国命运 自己创造 李总统登辉先生言论选集》,中央文物供应社编辑,中央文物供应社
  • 1994,《经营大台湾》,远流出版公司
  • 1999,《台湾的主张》,远流出版公司
  • 2004a,《武士道解题 做人的根本》,萧志强译,前卫
  • 2004b,《见证台湾 蒋经国总统与我》,李登辉原著口述,国史馆李登辉口述历史小组编辑,允晨文化
  • 2005,《新时代台湾人》,群策会
  • 2008,《一个台湾人总统的诞生:李登辉总统口述访谈菁华》,李登辉口述,国史馆
  • 2009,《最高领导者的条件》,萧志强译,允晨文化
  • 2013,《二十一世纪台湾要到哪里去》,远流
  • 2013,《为主作见证:李登辉的信仰告白》,远流

注释

  1. ^ 担任中华民国总统时为中国国民党主席,卸任后替台联候选人站台,被国民党开除党籍。
  2. ^ 农历1922年(壬戌)11月29日
  3. ^ 2013年4月,中华民国与日本正式于台北宾馆签署《台日渔业协议》,日本开放钓鱼台列屿周边经济海域给台湾渔船作业。

参考文献

引用出处

  1. ^ 张炎宪,《迈向台湾国家建构的推手:李登辉总统的历史定位》
  2. ^ com/zk/jpwk/zplz/ldhzmm001.html 李家祖居的“風水”說 请检查|url=值 (帮助). 华夏经纬网. 2003-07-22 [2012-07-15]. 
  3. ^ 洪惟仁. 末代客家人 - 三芝客家方言廢島尋寶. 客家风云. 1988, (5). 李登辉的尊翁李金龙老先生虽已九十岁也少有机会操永定客话。.... 过去,客家人规定不会说客家话的不准上祖坟,我想是有道理的,不会说客家话,便不再算是客家人了。因此李登辉不能算是客家人,他应该算是鹤佬人。  已忽略未知参数|month=(建议使用|date=) (帮助)(注:“客家人规定不会说客家话的不准上祖坟”的说法并不符合实情,系鹤佬人不了解客家文化而产生之讹传。)
  4. ^ Air Force Historical Studies Office. U.S. Army Air Forces in World War II: Combat Chronology. March 1945. Retrieved March 3, 2009.
  5. ^ 注: 参考日本电影(2008年):“我想成为贝壳”(私は贝になりたい);日本中部军二等步兵“清水丰松”(原职“理发师”、由“中居正广”饰演)奉上级命令刺杀东京大轰炸所俘虏的B-29跳伞飞行员,结果战后遭驻日美军审判绞刑。
  6. ^ 郑闵声/台北报导,"李登辉同船缘 卸任后互动多"[1],中国时报,2013-05-05 01:26.
  7. ^ "板谷商船の所有船舶昭和初期~太平洋戦争-米山丸"[2],板谷商船株式会社,since 1998,2013查阅.
  8. ^ 创校五十周年纪念专辑录, 延平中学, 2009
  9. ^ 延平学院能否从二二八悲情中重生?, 新台湾新闻周刊, 2002/02/25
  10. ^ “吴三连台湾史料研究半月刊”第19期 刘明先生 口述历史, 美国德州休士顿台湾同乡会
  11. ^ 李登辉曾两次加入中共. 文汇报(香港). 2002-11-08 [2013-09-17]. 
  12. ^ 魏东升. 五十年来当事人首次打破沉默——李登辉加入、脱离中共的真实内幕. 紫荆. 2004 [2013-09-17].  已忽略未知参数|month=(建议使用|date=) (帮助)
  13. ^ 魏碧海. 李登辉加入和脱离中共内幕——李登辉入党介绍人吴克泰访谈录. 军事历史. 2004, (2): 6–8 [2013-09-17]. 
  14. ^ 林朝亿. 李登輝:曾組織新民主學會 後被共黨吸收. 新头壳. 2013年6月19日 [2013年6月19日] (中文(台湾)). 
  15. ^ 辜宽敏爆 李登辉1972年即指台湾要独立才有将来, 苹果日报 (台湾), 2013年08月24日
  16. ^ 李登辉大事纪,联合报。
  17. ^ 17.0 17.1 17.2 17.3 此段1994年4月的谈话被司马以“場所の苦しみ”(场所的痛苦/苦闷)为题,刊载于日本“周刊朝日”。台湾的译文为“[huang.cc.ntu.edu. tw/pdf/01-07.pdf 生为台湾人的悲哀]”,由自立晚报于1994年4月30日、5月1日、5月2日分三份刊完, 转自国立台湾大学历史系黄俊杰教授网站。
  18. ^ 总统李登辉访美国康奈尔大学,台湾民主受推崇, 行政院新闻局
  19. ^ 民国84年李登辉总统于康奈尔大学欧林讲座发表演讲, 国家图书馆 (中华民国)
  20. ^ 李总统访美与民进党初选座谈会纪实,台湾教授协会通讯,1995年7月
  21. ^ 台湾的主张, 远流出版社, 1999年5月20日
  22. ^ 认识中国vs.认识台湾, 新台湾新闻周刊, 2003/02/26
  23. ^ org/plzhx/wyrt/200104/t20010410_35136.htm 从《和平七雄论》到《台湾的主张》
  24. ^ 林佳龙,2001,台湾民主化与国族形成;见林佳龙、郑永年主编,民族主义与两岸关系:哈佛大学东西方学者的对话,页217-66。台北:新自然主义股份有限公司。
  25. ^ 李登辉、中鸠岭雄,2000,亚洲的智略,骆文森、杨明珠译。台北:远流。
  26. ^ 2007年2月1日《联合报》:《李登辉大转向:从未主张台独》
  27. ^ 正常国家vs. 台独,《群策会》
  28. ^ 瓶攻李登辉 中国男子被日警逮捕
  29. ^ 李登辉成田机场遇袭 一中国男子就逮
  30. ^ 李登輝-全球化虛擬現時下的台灣. 独立媒体. 2013-05-31. 
  31. ^ 李登辉脸书发文我已经年岁多啊,身体啊无外好,什么时存会离开我心爱的台湾,不知。会冻搁做的实在有限,未来就要靠你们大家打拼啊。选蔡英文,选咱的希望,选咱的幸福;相信咱家己,相信蔡英文;乎家己一个机会,乎台湾一个机会。我李登辉这世人,最后一次加大家拜托。
  32. ^ 李登辉批中争钓鱼台 吁日本别让步,自由电子报
  33. ^ 李登辉:根据历史来看 钓鱼台是日本领土, 中央广播电台 Radio Taiwan International, 2008/9/24
  34. ^ 李登辉重申钓鱼台是日本领土, 中央广播电台 Radio Taiwan International, 2008/9/25
  35. ^ 钓鱼台是谁的? 李登辉:没咱ㄟ代志啦!, 苹果日报, 2012年09月12日
  36. ^ 李登辉重申 钓鱼台不是台湾的, 苹果日报, 2012年07月13日
  37. ^ 李登辉:别搞民族主义 骗老百姓, 自由时报, 2012-9-14
  38. ^ 國安密帳案 李登輝遭訴. 中央社. 2011-06-30 [2012-11-02]. 
  39. ^ 殷宗文病歿 涉案將獲不起訴. 中央社. 2011-06-30 [2011-07-04]. 
  40. ^ 國安密帳案 北院金融庭承審. 中央社. 2011-07-01 [2011-07-04]. 
  41. ^ 李登辉出庭 否认涉国安密帐案, 中央广播电台 Radio Taiwan International, 2012/8/10
  42. ^ 李登辉确诊大肠癌 术后良好
  43. ^ http://news.xinhuanet.com/tw/2011-11/06/c_122241684.htm 李登辉肺部手术后发烧 将延至中旬出院]
  44. ^ 李登辉:不要核电,台湾何去何从
  45. ^ Cementing Democracy,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Taiwan, 02/02/2002
  46. ^ Richard C. Kagan, Taiwan's Statesman: Lee Teng-Hui and Democracy in Asia,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07
  47. ^ United States House of Represenatatives, DEBATE ON THE FLOOR OF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CONGRATULATING THE PEOPLE OF TAIWAN ON HE SUCCESSFUL CONCLUSION OF PRESIDENTIAL ELECTIONS AND REAFFIRMING UNITED STATES POLICY TOWARD TAIWAN AND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Formosan Association for Public Affairs (FAPA), March 28, 2000
  48. ^ United States Congress, Congressional Reception for former Taiwan President Lee Teng-hui, Formosan Association for Public Affairs (FAPA), October 19th, 2005
  49. ^ HON. HILDA L. SOLIS, IN RECOGNITION OF FORMER TAIWANESE PRESIDENT LEE TENG-HUI, United States House of Represenatatives, October 19th, 2005
  50. ^ WHY TAIWAN MATTERS, COMMITTEE ON FOREIGN AFFAIRS, United States House of Represenatatives, JUNE 16, 2011
  51. ^ THE TAIWAN RELATIONS ACT OF 2013, COMMITTEE ON FOREIGN AFFAIRS, United States House of Represenatatives, APRIL 25, 2013
  52. ^ 李登輝的人生哲學. 李登辉基金会网站. 
  53. ^ 我是誰 新時代台灣人的道路. 李登辉基金会网站. 
  54. ^ Lee Teng-Hui: 'We Will Influence China'. The Daily Beast. 2000-8-13 20:00 美东时间 (英语). 
    该文为美国新闻选录网站“The Daily Beast”对新闻周刊文章作的摘录,原文全文暂不可考。
  55. ^ 林思慧. 宋楚瑜:黑金不是從李登輝執政開始 全怪他不太公平. NowNews. 2011-7-15 00:08. 
  56. ^ 黄创夏, 李登辉黑金!吴敦义清白?,《野武士》---自由人的自由报业, 2011年7月11日
  57. ^ TVBS民意调查中心. 歷任總統調查 (PDF). 2007.  已忽略未知参数|month=(建议使用|date=) (帮助)
  58. ^ 李登輝回應日本人私生子指稱. BBC中文网. 2013-4-10. 
  59. ^ 李登輝是日本人私生子之謎:曾改名岩裏政男. 环球时报. 2013-4-10. 
  60. ^ 監院報告 李登輝生父是日本人. 中视新闻. 2013-4-8. 

新闻稿

书籍和论文

按照作者姓氏注音符号顺序排列:

  • 戴国煇、王作荣口述,2001,《爱憎李登辉:戴国煇与王作荣对话录》,夏珍记录整理。天下远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丁远超,1997,《李登辉选战日记》,中央日报
  • 南方朔,1994,《李登辉时代的批判》,风云时代
  • 蓝博洲,2000,《共产青年李登辉:二进二出共产党第一手证言》,红岩
  • 李达,1988,《李登辉传》,广角镜出版社(香港
  • 李昭铃,2008,《李登辉政治领导风格之研究》,暨南国际大学公共行政与政策学系硕士论文
  • 李敖,1993,《李登辉的真面目》,李敖出版社
  • 李敖,2000,《李登辉的假面具》,李敖出版社
  • 林衡哲,2001年,《二十世纪台湾代表性人物(上)》(页436-463):《民主政治家李登辉:台湾民主政治的奠基者》,望春风文化。
  • 林静伶,1998,《李登辉总统对国家认同与两岸关系言论之戏剧五因分析:以1988年至1996年为分析范围》,辅仁大学大众传播研究所硕士论文
  • 郭寿旺,2001,《华府智库对美国台海两岸政策制定之影响---对李登辉总统九五年访美案例之研究》,淡江大学美国研究所博士论文
  • 何洛,1996,《李登辉全纪录1923-1996:李登辉先生与台湾的政治发展轨迹》,生活智库出版有限公司
  • 侯立朝,1990,《李登辉总统论:台湾新希望的幻灭/New Dictator in Taiwan》,博学出版社
  • 黄年,2000,《李登辉总统的最后一千天》,联经
  • 黄辉珍,1999,《李登辉路线:前进国家新世纪》,中央日报
  • 黄少梅,2003,《前总统李登辉卸任后之媒体形象:以联合报中国时报自由时报三报相关事件报导之分析》,国立台湾大学新闻研究所硕士论文
  • 黄安然,2004,《李登辉与战后台湾宪法变迁》,国立台湾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硕士论文
  • 井尻秀宪,2010,《李登辉的实践哲学:50小时的对话》,允晨文化
  • 谢聪敏,1993,《黑道治天下及其他》,谢聪敏国会办公室
  • 徐宗懋,1997,《日本情结:从蒋介石到李登辉》,天下文化
  • 许汉,1993,《李登辉的七十年》,开今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 许介鳞,2002,《李登辉与台湾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周玉蔻,1993,《李登辉的一千天》,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张慧英,1999,《超级外交官李登辉和他的务实外交》,时报
  • 张慧英,2000,《李登辉 1988-2000 执政十二年》, 天下文化
  • 张嘉恩,2009,《戈尔巴秋夫1985-1991与李登辉1988-2000宁静革命之比较研究》,国立政治大学俄罗斯研究所硕士论文
  • 张赞合,1996年,《两岸关系变迁史》,周知文化。
  • 张炎宪,2004年,《李登辉先生与台湾民主化》,玉山社。
  • 陈芳明,1991年,《李登辉情结》,前卫
  • 邹景雯,2001,《李登辉执政告白实录》,INK印刻出版有限公司
  • 蔡玲、马若孟著,1998年,《中国第一个民主体系》,罗珞珈译,三民书局
  • 施懿珊,2002,《李登辉总统言论之戏剧观:从柏克戏剧五因语艺观点分析》,世新大学传播研究所硕士论文
  • 上坂冬子,2001,《虎口的总统:李登辉与曾文惠》,骆文森、杨明珠译,先觉
  • 若林正丈,1998,《蒋经国与李登辉》,赖香吟译。远流出版公司
  • 伊藤洁,1996,《李登辉新传》,赖香吟译。希望
  • 王作荣,1995,《王作荣谈李登辉》,稻田出版
  • Dickson, Bruce, and Chien-min Chao. eds. 2000. Assessing the Lee Teng-hui Legacy in Taiwan's Politics. Armonk, N.Y.: M. E. Sharpe
  • Kagan, Richard C. 2007. Taiwan's Statesman: Lee Teng-Hui and Democracy in Asia, Naval Institute Press.

外部链接

参见

官衔
中华民国国家元首
前任:
谢东闵
中华民国副总统
第七任
1984年5月20日 - 1988年1月13日
总统蒋经国过世
李登辉依宪法继任总统
下次相同职位者:李元簇
前任:
蒋经国
中华民国总统
第七任
(副总统继任)
1988年1月13日 - 1990年5月20日
续任
任期连续 中华民国总统
第八、九任
1990年5月20日 - 2000年5月20日
继任:
陈水扁
政府职务
台北市政府
前任:
林洋港
台北市市长
直辖市官派第四任
第十二任
1978年6月9日 - 1981年12月4日
继任:
邵恩新
台湾省政府
前任:
林洋港
台湾省政府主席
第十一任
1981年12月5日 - 1984年5月20日
继任:
邱创焕
政党职务
中国国民党
前任:
蒋经国
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主席
代理
1988年1月13日 - 1988年7月27日
正式当选就任
代理主席 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主席
第二任
1988年7月27日 - 2000年3月20日
继任:
连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