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二乘解脫道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解脫道佛教術語,在大乘佛教理論中,指佛法修行兩個主要的法道之一(另一則是佛菩提道,佛菩提道的修行內容涵蓋了解脫道的所有內容)。解脫道的內容即是二乘菩提的修行法道,包含緣覺道以及聲聞道的修行,不再受業力與無明的牽制,滅除眾生所有能障礙生死的煩惱(即煩惱障),而得解脫的智慧,能證涅槃果,不受後有,出離三界六道生死的輪迴。

解脫道的修行目標就是解脫三界世間中不斷生死流轉之苦,滅盡三界後有的種子[1],入無餘涅槃,不再有後世,不會出生於世間。二乘的解脫道只能使人成為阿羅漢而不能使人成佛。

二乘解脫道的修行內涵

[编辑]

聲聞道

[编辑]

四聖諦[2]八正道

緣覺道

[编辑]

因緣法(十二因緣[3]、十因緣法[4]

二乘解脫道所證涅槃

[编辑]

有餘涅槃

[编辑]

世尊的開示在《增壹阿含經》中[5]。世尊說明滅五下分結的三果人所證得的涅槃是有餘涅槃界,尚有待斷的煩惱障應斷,尚有待修的梵行應修,所以三果人雖證涅槃,仍無法於捨壽時當下取證無餘涅槃,所以說他所證的涅槃名為有餘。三果人因此緣故,必須捨報後生起中陰身,再於中陰階段取無餘涅槃,名為中般涅槃;或是往生到下一世去,在下一世的初禪天中捨報而取無餘涅槃;乃至證量最差的上流處處般涅槃,都是尚有餘思惑待斷的,所以稱為有餘涅槃。這個有餘涅槃的說法,與一般的說法不同;一般都說阿羅漢未入涅槃以前,尚有老、病、冷、熱、飢、渴等微苦餘存,故名有餘涅槃,這是佛教界一般大師們的說法。

無餘涅槃

[编辑]

《增壹阿含經》:「比丘盡有漏成無漏,意解脫、智慧解脫,自身作證而自遊戲: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更不受有,如實知之,是謂為無餘涅槃界。」可見只有到了第四果時一切思惑斷盡無餘了,絕不會再有中陰身生起了,更不會再領受下一世的五陰或四陰了-更不受有-這個涅槃才是無餘涅槃界,所以一切阿羅漢、辟支佛所證的都是無餘涅槃,是在捨壽前就已經證得無餘涅槃了!不因為捨壽前仍有冷熱飢渴等苦作為所依而說為有餘涅槃。因為阿羅漢、辟支佛的應斷煩惱、應修梵行都已經完成了,在解脫道中已無所餘待斷、待修的法了。

滅盡五陰方是無餘涅槃

[编辑]

所謂無餘涅槃,乃是滅除五陰,唯餘涅槃之本際(本識如來藏)獨存,不是以五陰中的任何一法進入無餘涅槃中,也就是說識陰六識中的任何一法(譬如離念靈知心)都是要全部滅盡的。阿羅漢在捨壽時,識陰六識及意根全皆滅盡,永不復起,已沒意根來主導了,本識就不會再受生於三界中出生名色,三界中再也找不到他的本識所在了,這就稱為無餘涅槃。由此緣故,說無餘涅槃乃是滅除一切五陰之後,本識不再受生於三界中,所以不再有後世的任何一陰、任何一識生起,十八界永遠滅盡而不再有來世的新五陰、新意識了,這才是無餘涅槃的無境界境界。[6]

滅盡六入方是無餘涅槃

[编辑]

眾生所以會流轉生死痛苦無量,都是由於識陰所熏習、所造業而導致的,因此而愛著識陰所擁有的六入;若是知道解脫生死的唯一途徑就是滅除全部名色自己,那識陰相應的無明滅除了,識陰六識不再造作種種行業,就不會再有未來世識陰出生的動力存在了,死後不再去入胎受生,就不會有未來世的名色出生,就沒有十二處而沒有了六入,就不會有觸、受、愛、取、有,也就不會有世世不停的生死痛苦繼續出現,那就是無餘涅槃。[7]

十八界捨已方證無餘涅槃

[编辑]

由於有餘涅槃尚未入無餘涅槃之時,這時的蘊處界的寒熱、飢渴、痛癢...仍然都存在,所以有餘涅槃位是相待而且有對的境界; 也還有智慧、解脫明...與無明相待的法,因此而使阿羅漢在入無餘涅槃之前,能有聲聞的無生智可以為人宣說而度人同證有餘涅槃。但是無餘涅槃的特性卻是絕待而且無對的,所以無餘涅槃中除了本際獨存外,實無任何一法可以繼續留存,故說滅盡十八界法已,方能取證無餘涅槃。[8] 由於二乗聖人不能現前證得本際觀自在的境界,所以對生死苦會有恐懼,佛陀只好教他們入無餘涅槃的正理:滅盡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名色,不存任何一法,只剩入胎識真心獨存。所以才會說棄捨十八界法而入無餘涅槃的正理。如是無餘涅槃位中無一切法存在,不與任何一法相待、相對,是故無餘涅槃是絕待的,不是有待之法。如是境界乃是無境界之境界,卻不是斷滅空;是滅盡一切法之境界相,唯獨第八識如來藏心,離六塵、離見聞覺知及思量性而獨存,故不可以想要把離念靈知意識心保留著來進入無餘涅槃。 所以滅盡十八界而成為無餘涅槃,出離三界生死的正理,講的正是不許有自我、自己存在,也不許有六塵、萬法的存在、否則就是有我,不是實證無餘涅槃,不是真的出離生死苦。以上佛在阿含部的經典中已有開示[9],二乘人不能證菩薩所證之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更不能證佛地所證的無住處涅槃。

二乘解脫道的修行位階及果證

[编辑]

緣覺道

[编辑]
  • 辟支佛果

聲聞道

[编辑]

二乘解脫道與解脫

[编辑]
  • 初果:見地-斷三縛結,即是我(身)見、疑見、戒禁取見,不再認定五陰色身及六識是真實常恆不壞的自我了。
  • 二果:薄地-所斷煩惱為減低欲界煩惱之貪著,令貪、瞋、痴淡薄,名為薄貪瞋癡,但還離不開欲界貪愛。
  • 三果:離地,心解脫-所斷煩惱為五下分結,即是欲貪、瞋恚、我見、戒禁取見、疑見。
  • 四果:俱解脫慧解脫-四果所斷煩惱為五上分結,即是色界貪、無色界貪、掉舉、慢、無明。

三乘菩提道之分類

[编辑]
緣覺菩提、聲聞菩提合稱二乘菩提

參考條目

[编辑]

參考文獻

[编辑]
  1. ^ 無著大乘阿毘達磨集論》:「云何滅諦。謂相故、甚深故。世俗故、勝義故。不圓滿故、圓滿故。無莊嚴故、有莊嚴故。有餘故、無餘故。最勝故、差別故。分別滅諦。…何等世俗故。謂以世間道摧伏種子所得滅。是故世尊別名說為彼分涅槃。何等勝義故。謂以聖慧永拔種子所得滅。」
  2. ^ 《增壹阿含經》卷17〈25 四諦品〉:「「今有四諦法,  如實而不知,  輪轉生死中,  終不有解脫。  如今有四諦,  以覺以曉了,  以斷生死根,  更亦不受有。」 (CBETA, T02, no. 125, p. 631, b3-6)
  3. ^ 《大正新修大藏經 阿含部 T02n0124_001 緣起經第1卷[0547b17] 》 佛言:「云何名緣起初?謂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起愁歎苦憂惱,是名為純大苦蘊集,如是名為緣起初義。....」
  4. ^ 雜阿含經卷第十二(第二八七經〉[0080b24]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憶宿命未成正覺時,獨一靜處,專精禪思,作是念:『何法有故老死有?何法緣故老死有?』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生有故老死有,生緣故老死有。如是,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何法有故名色有?何法緣故名色有?』即正思惟,如實、無間等生:識有故名色有,識緣故有名色有。我作是思惟時,齊識而還,不能過彼:謂緣識名色,緣名色六入處,緣六入處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
  5. ^ 《增壹阿含經》卷7〈16 火滅品〉:「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此二法涅槃界。云何為二?有餘涅槃界、無餘涅槃界。彼云何名為有餘涅槃界?於是,比丘滅五下分結,即彼般涅槃,不還來此世,是謂名為有餘涅槃界。彼云何名為無餘涅槃界?於是,比丘盡有漏成無漏,意解脫、智慧解脫,自身作證而自遊戲: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更不受有,如實知之,是謂為無餘涅槃界。此二涅槃界,當求方便,至無餘涅槃界。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CBETA, T02, no. 125, p. 579, a13-22)
  6. ^ 《增壹阿含經》卷26說【世尊告曰:「阿難!色者,無為因緣而有此名:無欲、無為,名滅盡法彼盡者,名曰滅盡。痛、想、行、識,無為、無作,皆是磨滅之法,無欲、無污,彼滅盡者,故名滅盡。阿難當知,五盛陰無欲、無作,為磨滅法;彼滅盡者,名為滅盡。此五盛陰永以滅盡,更不復生,故名滅盡。」」】(CBETA, T02n0125_p0697c21-27
  7. ^ 《增壹阿含經》卷31第4經所說:【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本為菩薩時,未成佛道中有此念:『此世間極為勤苦;有生、有老、有病、有死,然此五盛陰不得盡本原。』是時,我復作是念:『由何因緣有生、老、病、死?復由何因緣致此災患?』當思惟此時,復生此念:『有則有老、病、死。』爾時,當思惟是時,復更生念:『由何因緣有生?』此由有而生。復生此念:『者,何由而有?』當思惟是時,便生此念:『此有由而有。』復念:『此受何由而有?』爾時,以智觀之,由而有受。復更思惟:『此愛何由而生?』重觀察之,由而有愛。復更思惟:『此痛何由而生?』當作是觀察時,由更樂而有此痛。復重思惟:『此更樂何由而有?』我生此念時,緣六入而有此更樂。時我重思惟:『此六入何由而有?』觀察是時,由名色而有六入。時我復作是念:『名色何由而有?』觀察是時,復由而有名色。『此識何由而有?』觀察是時,由生識。時我復作是念:『行何由而生?』觀察是時,行由而生。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更樂,更樂緣痛,痛緣愛,愛緣受,受緣有,有緣生,生緣死,死緣愁、憂、苦、惱,不可稱計。如是名為苦盛陰所習。「我爾時復作是念:『由何因緣滅生、老、病、死?』我觀察是時,生滅,老、病、死滅。時復生此念:『由何而無生?』觀此生原,有滅,生則滅。復念:『由何而無有?』時生此念:『無受則無有。』時我生此念:『由何滅受?』觀察是時,愛滅,受則滅。復生此念:『由何而滅愛?』重更觀察,痛滅,愛則滅。復思惟:『由何而滅痛?』觀察是時,更樂滅,則痛滅。復思惟:『更樂何由而滅?』觀察是時,六入滅,則更樂滅。復觀此六入何由而滅?當觀察時,名色滅,則六入滅。復觀名色何由而滅?識滅,則名色滅。復觀察此識何由而滅?行滅,則識滅。復觀此行何由而滅?癡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更樂滅;更樂滅,則痛滅;痛滅,則愛滅;愛滅,則受滅;受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病滅,老、病滅,則死滅,是謂名為五盛陰滅。 「時我復生此念:『此識最為原首,令人致此生、老、病、死;然不能知此生、老、病、死生之原本。』猶如有人在山林中行,逐小徑道。小復前行,見舊大道,古昔諸人在中行處。是時,彼人便復此道,小復前進,見舊城郭、園觀、浴池,皆悉茂盛,但彼城中無有居民。此人見已,還歸本國,前白王言:『昨遊山林見好城郭,樹木繁茂,但彼城中無有人民。大王!可使人民在彼城止住。』是時,國王聞此人語,即居止人民;然此城郭還復如故,人民熾盛,快樂無比。 「諸比丘當知,我昔未成菩薩時,在山中學道,見古昔諸佛所遊行處,便從彼道,即知生、老、病、死所起原本,有生有滅,皆悉分別,知生苦、生習、生盡、生道,皆悉了知,有、受、愛、痛、更樂、六入、名色、識、行、癡,亦復如是。無明起則行起,行所造者復由於識,我今以明於識,今與四部之眾而說此本;皆當知此原本所起,知苦、知習、知盡、知道,念使分明,以知六入,則知生、老、病、死,六入滅則生、老、病、死滅。是故,比丘!當求方便,滅於六入。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CBETA, T02n0125_p0718a13- c16
  8. ^ 《中阿含經》卷58:復問曰:「聖賢!涅槃者有何對耶?」 法樂比丘尼告曰: 「君欲問無窮事,然,君問事不能得窮我邊也。 涅槃者,無對也。涅槃者,以無羇繫過,羇繫滅訖,以此義故,從世尊行梵行。」。」」】(CBETA, T01n0026_p0790a14-18
  9. ^ 《中阿含經》卷18【世尊告曰:「阿難!多聞聖弟子作如是觀:若現世欲及後世欲,若現世色及後世色,若現世欲想、後世欲想,若現世色想、後世色想及不動想、無所有處想、無想想,彼一切想是無常法、是苦、是滅,是謂自己有。若自己有者,是生、是老、是病、是死。阿難!若此法,一切盡滅無餘不復有者,彼則無生,無老、病、死。聖如是觀,若有者必是解脫法,若有無餘涅槃者是名甘露,彼如是觀、如是見,必得欲漏心解脫,有漏、無明漏心解脫。解脫已,便知解脫,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CBETA, T01n0026_p0543b09-20)
  10.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401-600卷》卷509〈14 魔事品〉:「佛告善現:「若說二乘相應之法,謂四念住,廣說乃至八聖道支、三解脫門、四諦智等。善男子等於中修學,但得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果、獨覺菩提,不得無上正等菩提,是名餘經猶如枝葉,不能引發一切智智。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定能引發一切智智,有大勢用猶如樹根。是菩薩乘善男子等,棄捨般若波羅蜜多求學餘經,定不能得一切智智。何以故?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能生菩薩摩訶薩眾世、出世間一切功德,諸餘經典無斯用故。若菩薩摩訶薩修學般若波羅蜜多,即為修學一切菩薩摩訶薩眾世、出世間功德珍寶。」 (CBETA, T07, no. 220, p. 596, c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