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乘解脱道
此条目可能包含原创研究。 |
此条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关主题的编者参与及协助编辑。 (2015年12月14日) |
佛教 |
---|
佛教大纲 佛教主题 佛教专题 |
解脱道,佛教术语,在大乘佛教理论中,指佛法修行两个主要的法道之一(另一则是佛菩提道,佛菩提道的修行内容涵盖了解脱道的所有内容)。解脱道的内容即是二乘菩提的修行法道,包含缘觉道以及声闻道的修行,不再受业力与无明的牵制,灭除众生所有能障碍生死的烦恼(即烦恼障),而得解脱的智慧,能证涅槃果,不受后有,出离三界六道生死的轮回。
解脱道的修行目标就是解脱在三界世间中不断生死流转之苦,灭尽三界后有的种子[1],入无馀涅槃,不再有后世,不会出生于世间。二乘的解脱道只能使人成为阿罗汉而不能使人成佛。
二乘解脱道的修行内涵
[编辑]声闻道
[编辑]缘觉道
[编辑]二乘解脱道所证涅槃
[编辑]有馀涅槃
[编辑]世尊的开示在《增壹阿含经》中[5]。世尊说明灭五下分结的三果人所证得的涅槃是有馀涅槃界,尚有待断的烦恼障应断,尚有待修的梵行应修,所以三果人虽证涅槃,仍无法于舍寿时当下取证无馀涅槃,所以说他所证的涅槃名为有馀。三果人因此缘故,必须舍报后生起中阴身,再于中阴阶段取无馀涅槃,名为中般涅槃;或是往生到下一世去,在下一世的初禅天中舍报而取无馀涅槃;乃至证量最差的上流处处般涅槃,都是尚有馀思惑待断的,所以称为有馀涅槃。这个有馀涅槃的说法,与一般的说法不同;一般都说阿罗汉未入涅槃以前,尚有老、病、冷、热、饥、渴等微苦馀存,故名有馀涅槃,这是佛教界一般大师们的说法。
无馀涅槃
[编辑]《增壹阿含经》:“比丘尽有漏成无漏,意解脱、智慧解脱,自身作证而自游戏: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更不受有,如实知之,是谓为无馀涅槃界。”可见只有到了第四果时一切思惑断尽无馀了,绝不会再有中阴身生起了,更不会再领受下一世的五阴或四阴了-更不受有-这个涅槃才是无馀涅槃界,所以一切阿罗汉、辟支佛所证的都是无馀涅槃,是在舍寿前就已经证得无馀涅槃了!不因为舍寿前仍有冷热饥渴等苦作为所依而说为有馀涅槃。因为阿罗汉、辟支佛的应断烦恼、应修梵行都已经完成了,在解脱道中已无所馀待断、待修的法了。
灭尽五阴方是无馀涅槃
[编辑]所谓无馀涅槃,乃是灭除五阴,唯馀涅槃之本际(本识如来藏)独存,不是以五阴中的任何一法进入无馀涅槃中,也就是说识阴六识中的任何一法(譬如离念灵知心)都是要全部灭尽的。阿罗汉在舍寿时,识阴六识及意根全皆灭尽,永不复起,已没意根来主导了,本识就不会再受生于三界中出生名色,三界中再也找不到他的本识所在了,这就称为无馀涅槃。由此缘故,说无馀涅槃乃是灭除一切五阴之后,本识不再受生于三界中,所以不再有后世的任何一阴、任何一识生起,十八界永远灭尽而不再有来世的新五阴、新意识了,这才是无馀涅槃的无境界境界。[6]
灭尽六入方是无馀涅槃
[编辑]众生所以会流转生死痛苦无量,都是由于识阴所熏习、所造业而导致的,因此而爱著识阴所拥有的六入;若是知道解脱生死的唯一途径就是灭除全部名色自己,那识阴相应的无明灭除了,识阴六识不再造作种种行业,就不会再有未来世识阴出生的动力存在了,死后不再去入胎受生,就不会有未来世的名色出生,就没有十二处而没有了六入,就不会有触、受、爱、取、有,也就不会有世世不停的生死痛苦继续出现,那就是无馀涅槃。[7]
十八界舍已方证无馀涅槃
[编辑]由于有馀涅槃尚未入无馀涅槃之时,这时的蕴处界的寒热、饥渴、痛痒...仍然都存在,所以有馀涅槃位是相待而且有对的境界; 也还有智慧、解脱明...与无明相待的法,因此而使阿罗汉在入无馀涅槃之前,能有声闻的无生智可以为人宣说而度人同证有馀涅槃。但是无馀涅槃的特性却是绝待而且无对的,所以无馀涅槃中除了本际独存外,实无任何一法可以继续留存,故说灭尽十八界法已,方能取证无馀涅槃。[8] 由于二乘圣人不能现前证得本际观自在的境界,所以对生死苦会有恐惧,佛陀只好教他们入无馀涅槃的正理:灭尽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名色,不存任何一法,只剩入胎识真心独存。所以才会说弃舍十八界法而入无馀涅槃的正理。如是无馀涅槃位中无一切法存在,不与任何一法相待、相对,是故无馀涅槃是绝待的,不是有待之法。如是境界乃是无境界之境界,却不是断灭空;是灭尽一切法之境界相,唯独第八识如来藏心,离六尘、离见闻觉知及思量性而独存,故不可以想要把离念灵知意识心保留著来进入无馀涅槃。 所以灭尽十八界而成为无馀涅槃,出离三界生死的正理,讲的正是不许有自我、自己存在,也不许有六尘、万法的存在、否则就是有我,不是实证无馀涅槃,不是真的出离生死苦。以上佛在阿含部的经典中已有开示[9],二乘人不能证菩萨所证之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更不能证佛地所证的无住处涅槃。
二乘解脱道的修行位阶及果证
[编辑]缘觉道
[编辑]- 辟支佛果
声闻道
[编辑]二乘解脱道与解脱
[编辑]- 初果:见地-断三缚结,即是我(身)见、疑见、戒禁取见,不再认定五阴色身及六识是真实常恒不坏的自我了。
- 二果:薄地-所断烦恼为减低欲界烦恼之贪著,令贪、瞋、痴淡薄,名为薄贪瞋痴,但还离不开欲界贪爱。
- 三果:离地,心解脱-所断烦恼为五下分结,即是欲贪、瞋恚、我见、戒禁取见、疑见。
- 四果:俱解脱、慧解脱-四果所断烦恼为五上分结,即是色界贪、无色界贪、掉举、慢、无明。
三乘菩提道之分类
[编辑]参考条目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无著《大乘阿毘达磨集论》:“云何灭谛。谓相故、甚深故。世俗故、胜义故。不圆满故、圆满故。无庄严故、有庄严故。有馀故、无馀故。最胜故、差别故。分别灭谛。…何等世俗故。谓以世间道摧伏种子所得灭。是故世尊别名说为彼分涅槃。何等胜义故。谓以圣慧永拔种子所得灭。”
- ^ 《增壹阿含经》卷17〈25 四谛品〉:““今有四谛法, 如实而不知, 轮转生死中, 终不有解脱。 如今有四谛, 以觉以晓了, 以断生死根, 更亦不受有。” (CBETA, T02, no. 125, p. 631, b3-6)
- ^ 《大正新修大藏经 阿含部 T02n0124_001 缘起经第1卷[0547b17] 》 佛言:“云何名缘起初?谓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起愁叹苦忧恼,是名为纯大苦蕴集,如是名为缘起初义。....”
- ^ 杂阿含经卷第十二(第二八七经〉[0080b24]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忆宿命未成正觉时,独一静处,专精禅思,作是念:‘何法有故老死有?何法缘故老死有?’即正思惟生,如实、无间等:生有故老死有,生缘故老死有。如是,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何法有故名色有?何法缘故名色有?’即正思惟,如实、无间等生:识有故名色有,识缘故有名色有。我作是思惟时,齐识而还,不能过彼:谓缘识名色,缘名色六入处,缘六入处触,缘触受,缘受爱,缘爱取,缘取有,缘有生;缘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
- ^ 《增壹阿含经》卷7〈16 火灭品〉:“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此二法涅槃界。云何为二?有馀涅槃界、无馀涅槃界。彼云何名为有馀涅槃界?于是,比丘灭五下分结,即彼般涅槃,不还来此世,是谓名为有馀涅槃界。彼云何名为无馀涅槃界?于是,比丘尽有漏成无漏,意解脱、智慧解脱,自身作证而自游戏: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更不受有,如实知之,是谓为无馀涅槃界。此二涅槃界,当求方便,至无馀涅槃界。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CBETA, T02, no. 125, p. 579, a13-22)
- ^ 《增壹阿含经》卷26说【世尊告曰:“阿难!色者,无为因缘而有此名:无欲、无为,名灭尽法彼尽者,名曰灭尽。痛、想、行、识,无为、无作,皆是磨灭之法,无欲、无污,彼灭尽者,故名灭尽。阿难当知,五盛阴无欲、无作,为磨灭法;彼灭尽者,名为灭尽。此五盛阴永以灭尽,更不复生,故名灭尽。””】(CBETA, T02n0125_p0697c21-27
- ^ 《增壹阿含经》卷31第4经所说:【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本为菩萨时,未成佛道中有此念:‘此世间极为勤苦;有生、有老、有病、有死,然此五盛阴不得尽本原。’是时,我复作是念:‘由何因缘有生、老、病、死?复由何因缘致此灾患?’当思惟此时,复生此念:‘有生则有老、病、死。’尔时,当思惟是时,复更生念:‘由何因缘有生?’此由有而生。复生此念:‘有者,何由而有?’当思惟是时,便生此念:‘此有由受而有。’复念:‘此受何由而有?’尔时,以智观之,由爱而有受。复更思惟:‘此爱何由而生?’重观察之,由痛而有爱。复更思惟:‘此痛何由而生?’当作是观察时,由更乐而有此痛。复重思惟:‘此更乐何由而有?’我生此念时,缘六入而有此更乐。时我重思惟:‘此六入何由而有?’观察是时,由名色而有六入。时我复作是念:‘名色何由而有?’观察是时,复由识而有名色。‘此识何由而有?’观察是时,由行生识。时我复作是念:‘行何由而生?’观察是时,行由痴而生。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更乐,更乐缘痛,痛缘爱,爱缘受,受缘有,有缘生,生缘死,死缘愁、忧、苦、恼,不可称计。如是名为苦盛阴所习。“我尔时复作是念:‘由何因缘灭生、老、病、死?’我观察是时,生灭,老、病、死灭。时复生此念:‘由何而无生?’观此生原,有灭,生则灭。复念:‘由何而无有?’时生此念:‘无受则无有。’时我生此念:‘由何灭受?’观察是时,爱灭,受则灭。复生此念:‘由何而灭爱?’重更观察,痛灭,爱则灭。复思惟:‘由何而灭痛?’观察是时,更乐灭,则痛灭。复思惟:‘更乐何由而灭?’观察是时,六入灭,则更乐灭。复观此六入何由而灭?当观察时,名色灭,则六入灭。复观名色何由而灭?识灭,则名色灭。复观察此识何由而灭?行灭,则识灭。复观此行何由而灭?痴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更乐灭;更乐灭,则痛灭;痛灭,则爱灭;爱灭,则受灭;受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病灭,老、病灭,则死灭,是谓名为五盛阴灭。 “时我复生此念:‘此识最为原首,令人致此生、老、病、死;然不能知此生、老、病、死生之原本。’犹如有人在山林中行,逐小径道。小复前行,见旧大道,古昔诸人在中行处。是时,彼人便复此道,小复前进,见旧城郭、园观、浴池,皆悉茂盛,但彼城中无有居民。此人见已,还归本国,前白王言:‘昨游山林见好城郭,树木繁茂,但彼城中无有人民。大王!可使人民在彼城止住。’是时,国王闻此人语,即居止人民;然此城郭还复如故,人民炽盛,快乐无比。 “诸比丘当知,我昔未成菩萨时,在山中学道,见古昔诸佛所游行处,便从彼道,即知生、老、病、死所起原本,有生有灭,皆悉分别,知生苦、生习、生尽、生道,皆悉了知,有、受、爱、痛、更乐、六入、名色、识、行、痴,亦复如是。无明起则行起,行所造者复由于识,我今以明于识,今与四部之众而说此本;皆当知此原本所起,知苦、知习、知尽、知道,念使分明,以知六入,则知生、老、病、死,六入灭则生、老、病、死灭。是故,比丘!当求方便,灭于六入。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CBETA, T02n0125_p0718a13- c16
- ^ 《中阿含经》卷58:复问曰:“圣贤!涅槃者有何对耶?” 法乐比丘尼告曰: “君欲问无穷事,然,君问事不能得穷我边也。 涅槃者,无对也。涅槃者,以无羇系过,羇系灭讫,以此义故,从世尊行梵行。”。””】(CBETA, T01n0026_p0790a14-18
- ^ 《中阿含经》卷18【世尊告曰:“阿难!多闻圣弟子作如是观:若现世欲及后世欲,若现世色及后世色,若现世欲想、后世欲想,若现世色想、后世色想及不动想、无所有处想、无想想,彼一切想是无常法、是苦、是灭,是谓自己有。若自己有者,是生、是老、是病、是死。阿难!若此法,一切尽灭无馀不复有者,彼则无生,无老、病、死。圣如是观,若有者必是解脱法,若有无馀涅槃者是名甘露,彼如是观、如是见,必得欲漏心解脱,有漏、无明漏心解脱。解脱已,便知解脱,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CBETA, T01n0026_p0543b09-20)
- ^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401-600卷》卷509〈14 魔事品〉:“佛告善现:“若说二乘相应之法,谓四念住,广说乃至八圣道支、三解脱门、四谛智等。善男子等于中修学,但得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果、独觉菩提,不得无上正等菩提,是名馀经犹如枝叶,不能引发一切智智。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定能引发一切智智,有大势用犹如树根。是菩萨乘善男子等,弃舍般若波罗蜜多求学馀经,定不能得一切智智。何以故?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能生菩萨摩诃萨众世、出世间一切功德,诸馀经典无斯用故。若菩萨摩诃萨修学般若波罗蜜多,即为修学一切菩萨摩诃萨众世、出世间功德珍宝。” (CBETA, T07, no. 220, p. 596, c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