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網球公開賽
Washington Open 華盛頓公開賽 | |||||||||
---|---|---|---|---|---|---|---|---|---|
賽事資料 | |||||||||
賽會 | Mubadala Citi DC Open | ||||||||
巡迴賽 | ATP巡迴賽 WTA巡迴賽 | ||||||||
創立 | 1969年 | ||||||||
地點 | 美國 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 | ||||||||
場館 | WHG菲茨傑拉德網球中心 | ||||||||
地面 | 室外硬地球場 | ||||||||
網站 | citiopentennis.com/ | ||||||||
應屆冠軍 (2024) | |||||||||
男子單打 | 塞巴斯蒂安·柯達 | ||||||||
女子單打 | 葆拉·巴多薩 | ||||||||
男子雙打 | 納撒尼爾·拉蒙斯 傑克森·威思羅 | ||||||||
女子雙打 | 阿西婭·穆罕默德 泰勒·湯森 | ||||||||
| |||||||||
|
華盛頓網球公開賽(Washington Open),因贊助商的緣故目前名稱為穆巴達拉花旗銀行特區公開賽(Mubadala Citi DC Open),是在美國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舉辦的職業網球賽事。創辦於1969年,男子賽事目前屬於ATP500巡迴賽,女子賽事屬於WTA500巡迴賽,每年在岩溪公園威廉·H·G·菲茨傑拉德網球中心的室外硬地球場上舉行。[1]。
2023年6月1日,WTA宣布創辦於1971年的聖荷西站(矽谷網球精英賽)將遷移到華盛頓,華盛頓站再次成為男女合辦賽事,成為世界上首個ATP500和WTA500級別組合的賽事。[2]
賽事歷史
[編輯]這項賽事於1969年首次在男子巡迴賽中舉行,1969年至1981年被稱為華盛頓之星國際賽(Washington Star International),1982年至1992年被稱為索夫蘭銀行精英賽(Sovran Bank Classic),1993年被稱為新聞周刊網球精英賽(Newsweek Tennis Classic),1994年至2011年被稱為萊格·梅森網球精英賽(Legg Mason Tennis Classic)。比賽創辦後一直在室外紅土球場進行,直到1986年才改為現在的硬地球場。在比賽存尋的過程中,這項賽事一直與ProServ國際創始人唐納德·戴爾以及Potomac風投的創始人約翰·A·哈里斯密切相關,他對這項賽事的創建起到了重要作用。活動地點設在華盛頓特區是在早期支持者亞瑟·艾許的敦促下選定的。
女子賽事於2011年首次在馬里蘭的大學公園舉行,當時叫做花旗銀行公開賽。2012賽季,ATP和WTA決定將他們在馬里蘭和華盛頓的比賽合併為一個聯合賽事,女子賽事移至到現在的菲茨傑拉德網球中心,花旗集團接管萊格·梅森作為聯合賽事的冠名贊助商。[3]
2015年,華盛頓公開賽退出美網系列賽。由於從ESPN那一年開始擁有美國網球公開賽的版權,ESPN同時也收穫了整個美網系列賽的國內獨家轉播權。然而,該網絡只承諾在ESPN2上播放至少4小時的報道(2014年,ESPN和網球頻道的報道權被分成兩部分),[4]將其餘的報道交給ESPN3在線流媒體。唐納德·戴爾批評ESPN使用ESPN3獲得了體育賽事的版權,卻沒有任何在電視上播出的意圖,他說:「如果你在舉辦一場賽事,費用是200萬美元,贊助資金在600萬至800萬美元之間,那麼贊助商肯定不希望只有4到6個小時的電視轉播時間。」結果,花旗銀行公開賽退出了美網系列賽,以便能夠與網球頻道達成新的轉播權協議。這份為期四年、價值210萬美元的合同包括171個小時的全程電視轉播,以及為額外的設施(包括第二個電視轉播球場)提供資金。[5][6]2020年,女子賽事不再舉辦。[來源請求]
2019年,這項賽事被商人馬克·艾因從華盛頓網球與教育基金會(WTEF)收購,確保賽事繼續在華盛頓舉行,並重新回到美網系列賽。網球頻道將其媒體版權延長五年。[7]2022年,女子臨時賽事重返華盛頓,恢復為男女合辦賽事。2023年6月1日,WTA宣布創辦於1971年的聖荷西站(矽谷網球精英賽)將遷移到華盛頓,華盛頓公開賽再次成為男女合辦賽事,成為世界上首個ATP500和WTA500級別組合的賽事。[8]
歷年決賽
[編輯]在男子單打比賽中,安德烈·阿格西(1990-91年、1995年、1998-99年)保持著最多冠軍(5個)和最多決賽的紀錄(6個,2000年亞軍)。他還與張德培(1996-97)、胡安·馬丁·德爾波特羅(2008-09)和亞歷山大·茲韋列夫(2017-18)分享了連續兩屆冠軍的紀錄。
在女子單打比賽中,瑪格達蓮娜·里巴里科娃(2012-13)保持著最多冠軍的紀錄(兩個),並與安娜斯塔西亞·帕夫柳琴科娃(2012年、2015年亞軍)共同保持著最多決賽(兩個)的紀錄。
在男子雙打比賽中,馬蒂·里森(1971-72年、1974年、1979年)和布萊恩兄弟(2005-07年、2015年)保持著最多冠軍的紀錄(四次),布萊恩兄弟也保持著連續奪冠(三次)的紀錄。布萊恩兄弟與勞爾·拉米雷斯(1976年、1981-82年冠軍、1975年亞軍、1978-79年亞軍)共同保持著最多決賽紀錄(2001-02年獲得亞軍)。在女子雙打比賽中,青山修子(2012-14)獨自保持著最多冠軍、最多連續冠軍和最多決賽(三個)的紀錄。
男子單打
[編輯]年份 | 冠軍 | 亞軍 | 比分 |
---|---|---|---|
1969 | 托馬斯·科赫 | 亞瑟·艾許 | 7–5, 9–7, 4–6, 2–6, 6–4 |
1970 | 克里夫·里奇 | 亞瑟·艾許 | 7–5, 6–1, 6–2 |
1971 | 肯·羅斯威爾 | 馬蒂·里森 | 6–2, 7–5, 6–1 |
1972 | 托尼·羅奇 | 馬蒂·里森 | 3–6, 7–6, 6–4 |
1973 | 亞瑟·艾許 | 湯姆·奧克 | 6–4, 6–2 |
1974 | 哈羅德·所羅門 | 吉列爾莫·維拉斯 | 1–6, 6–3, 6–4 |
1975 | 吉列爾莫·維拉斯 | 哈羅德·所羅門 | 6–1, 6–3 |
1976 | 吉米·康納斯 | 勞爾·拉米雷斯 | 6–2, 6–4 |
1977 | 吉列爾莫·維拉斯 (2) | 布萊恩·戈特弗里德 | 6–4, 7–5 |
1978 | 吉米·康納斯 (2) | 艾迪·迪布斯 | 7–5, 7–5 |
1979 | 吉列爾莫·維拉斯 (3) | 維克托·佩奇 | 7–6(7–4), 7–6(7–3) |
1980 | 布萊恩·戈特弗里德 | 何塞·路易斯·克萊爾克 | 7–5, 4–6, 6–4 |
1981 | 何塞·路易斯·克萊爾克 | 吉列爾莫·維拉斯 | 7–5, 6–2 |
1982 | 伊凡·藍道 | 吉米·阿里亞斯 | 6–3, 6–3 |
1983 | 何塞·路易斯·克萊爾克 (2) | 吉米·阿里亞斯 | 6–3, 3–6, 6–0 |
1984 | 安德烈斯·戈梅斯 | 亞倫·克里克斯坦 | 6–2, 6–2 |
1985 | 雅尼克·諾阿 | 馬丁·傑特 | 6–4, 6–3 |
1986 | 卡雷爾·諾瓦切克 | 蒂埃里·圖拉斯內 | 6–1, 7–6(7–4) |
1987 | 伊凡·藍道 (2) | 布拉德·吉爾伯特 | 6–1, 6–0 |
1988 | 吉米·康納斯 (3) | 安德烈斯·戈梅斯 | 6–1, 6–4 |
1989 | 提姆·馬約特 | 布拉德·吉爾伯特 | 3–6, 6–4, 7–5 |
1990 | 安德烈·阿格西 | 吉姆·格拉布 | 6–1, 6–4 |
1991 | 安德烈·阿格西 (2) | 佩特·柯達 | 6–3, 6–4 |
1992 | 佩特·柯達 | 亨里克·霍爾姆 | 6–4, 6–4 |
1993 | 阿莫斯·曼斯多夫 | 托德·馬丁 | 7–6(7–3), 7–5 |
1994 | 史蒂芬·埃德伯格 | 傑森·斯托爾滕貝格 | 6–4, 6–2 |
1995 | 安德烈·阿格西 (3) | 史蒂芬·埃德伯格 | 6–4, 2–6, 7–5 |
1996 | 張德培 | 韋恩·費雷拉 | 6–2, 6–4 |
1997 | 張德培 (2) | 佩特·柯達 | 5–7, 6–2, 6–1 |
1998 | 安德烈·阿格西 (4) | 斯科特·德雷珀 | 6–2, 6–0 |
1999 | 安德烈·阿格西 (5) | 葉夫蓋尼·卡菲尼可夫 | 7–6(7–3), 6–1 |
2000 | 亞歷克斯·科雷查 | 安德烈·阿格西 | 6–2, 6–3 |
2001 | 安迪·羅迪克 | 翔·沙爾肯] | 6–2, 6–3 |
2002 | 詹姆斯·布雷克 | 帕拉東·斯里查潘 | 1–6, 7–6(7–5), 6–4 |
2003 | 蒂姆·韓曼 | 費南多·岡薩雷茲 | 6–3, 6–4 |
2004 | 萊頓·休威特 | 吉勒斯·米勒 | 6–3, 6–4 |
2005 | 安迪·羅迪克 (2) | 詹姆斯·布雷克 | 7–5, 6–3 |
2006 | 阿諾·克萊門特 | 安迪·莫瑞 | 7–6(7–3), 6–2 |
2007 | 安迪·羅迪克 (3) | 約翰·伊斯內爾 | 6–4, 7–6(7–4) |
2008 | 胡安·馬丁·戴波特羅 | 維克托·特羅伊茨基 | 6–3, 6–3 |
2009 | 胡安·馬丁·戴波特羅 (2) | 安迪·羅迪克 | 3–6, 7–5, 7–6(8–6) |
2010 | 大衛·納班迪安 | 馬科斯·巴格達蒂斯 | 6–2, 7–6(7–4) |
2011 | 拉德克·斯泰潘內克 | 加埃爾·蒙菲爾斯 | 6–4, 6–4 |
2012 | 亞歷山大·多爾戈波洛夫 | 托米·哈斯 | 6–7(7–9), 6–4, 6–1 |
2013 | 胡安·馬丁·戴波特羅 (3) | 約翰·伊斯內爾 | 3–6, 6–1, 6–2 |
2014 | 米洛斯·拉奧尼奇 | 瓦謝克·波斯皮西爾 | 6–1, 6–4 |
2015 | 錦織圭 | 約翰·伊斯內爾 | 4–6, 6–4, 6–4 |
2016 | 加埃爾·蒙菲爾斯 | 伊沃·卡洛維奇 | 5–7, 7–6(8–6), 6–4 |
2017 | 亞歷山大·茲韋列夫 | 凱文·安德森 | 6–4, 6–4 |
2018 | 亞歷山大·茲韋列夫 (2) | 阿萊克斯·德米瑙爾 | 6–2, 6–4 |
2019 | 尼克·基里歐斯 | 丹尼爾·梅德韋傑夫 | 7–6(8–6), 7–6(7–4) |
2020 | 因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沒有舉辦 | ||
2021 | 詹尼克·辛納 | 麥肯齊·麥克唐納 | 7–5, 4–6, 7–5 |
2022 | 尼克·基里歐斯 (2) | 西岡良仁 | 6–4, 6–3 |
2023 | 丹·埃文斯 | 塔倫·格里科斯普 | 7–5, 6–3 |
2024 | 塞巴斯蒂安·柯達 | 弗拉維奧·科博利 | 4–6, 6–2, 6–0 |
女子單打
[編輯]年份 | 冠軍 | 亞軍 | 比分 |
---|---|---|---|
2011 | 娜迪亞·佩特洛娃 | 莎哈爾·皮爾 | 7–5, 6–2 |
2012 | 瑪格達蓮娜·里巴里科娃 | 安娜斯塔西亞·帕夫柳琴科娃 | 6–1, 6–1 |
2013 | 瑪格達蓮娜·里巴里科娃 (2) | 安德烈婭·佩特科維奇 | 6–4, 7–6(7–2) |
2014 | 斯維特拉娜·庫茲涅佐娃 | 奈良久留美 | 6–3, 4–6, 6–4 |
2015 | 斯洛恩·史蒂芬斯 | 安娜斯塔西亞·帕夫柳琴科娃 | 6–1, 6–2 |
2016 | 雅尼婭·維克梅耶爾 | 勞倫·戴維斯 | 6–4, 6–2 |
2017 | 葉卡捷琳娜·馬卡洛娃 | 尤莉亞·格爾格斯 | 3–6, 7–6(7–2), 6–0 |
2018 | 斯維特拉娜·庫茲涅佐娃 (2) | 東娜·韋基奇 | 4–6, 7–6(9–7), 6–2 |
2019 | 潔西卡·皮古拉 | 卡米拉·吉奧爾吉 | 6–2, 6–2 |
2020 | 賽事取消 | ||
2021 | 賽事取消 | ||
2022 | 盧德米拉·薩姆索諾娃 | 卡婭·卡內皮 | 4–6, 6–3, 6–3 |
WTA500巡迴賽 (2023-) | |||
2023 | 科科·高夫 | 瑪麗亞·莎卡瑞 | 6–2, 6–3 |
2024 | 葆拉·巴多薩 | 瑪麗·鮑茲科娃 | 6–1, 4–6, 6–4 |
男子雙打
[編輯]女子雙打
[編輯]年份 | 冠軍 | 亞軍 | 比分 |
---|---|---|---|
2011 | 薩尼婭·米爾莎 雅羅斯拉娃·施韋多娃 |
奧爾加·歌弗索娃 阿拉·庫翠雅芙采娃 |
6–3, 6–3 |
2012 | 青山修子 張凱貞 |
伊琳娜·法爾科尼 夏內爾·史皮斯 |
7–5, 6–2 |
2013 | 青山修子 (2) 菲娜·杜舒芬娜 |
尤金妮·布夏德 泰勒·湯森 |
6–3, 6–3 |
2014 | 青山修子 (3) 加布里埃拉·達布羅斯基 |
桑田寬子 奈良久留美 |
6–1, 6–2 |
2015 | 貝琳達·班西琪 克里斯蒂娜·美拉德諾維奇 |
拉拉·阿魯阿巴雷納 安德烈亞·克列帕奇 |
7–5, 7–6(9–7) |
2016 | 莫妮卡·尼古列斯庫 雅尼婭·維克梅耶爾 |
青山修子 尾崎里紗 |
6–4, 6–3 |
2017 | 青山修子 (4) 雷娜塔·沃拉科娃 |
尤金妮·布夏德 斯洛恩·史蒂芬斯 |
6–3, 6–2 |
2018 | 韓馨蘊 達里賈·尤拉克 |
亞歷克莎·瓜拉奇 埃琳·羅特利夫 |
6–3, 6–2 |
2019 | 凱蒂·麥克納利 科科·高夫 |
瑪利亞·桑切斯 施托拉爾·范妮 |
6–2, 6–2 |
2020 | 賽事取消 | ||
2021 | 賽事取消 | ||
2022 | 潔西卡·皮古拉 埃琳·羅特利夫 |
安娜·卡林斯卡婭 凱蒂·麥克納利 |
6–3, 5–7, [12–10] |
WTA500巡迴賽 (2023-) | |||
2023 | 蘿拉·西格蒙德 薇拉·芝芙娜瑞娃 |
亞歷克莎·瓜拉奇 莫妮卡·尼古列斯庫 |
6–4, 6–4 |
2024 | 阿西婭·穆罕默德 泰勒·湯森 |
蔣欣玗 吳芳嫻 |
7–6(7–0), 6–3 |
參考資料
[編輯]- ^ DC's Citi Open Bumped Out Of U.S. Open Series Due To TV Deal With Tennis Channel. www.sportsbusinessjournal.com. 2015-08-05 [2024-12-04] (英語).(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San Jose moves to Washington D.C. to operate as Mubadala Citi DC Open. Women's Tennis Association. [2023-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1) (英語).
- ^ Legg Mason Classic in Washington, D.C. changes name to Citi Open – ESPN. ESPN Internet Ventures. Associated Press. 2012-04-24 [201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14).
- ^ Reynolds, Mike. Tennis, ESPN2 Serve Up 230-Plus U.S. Open Series Hours. Multichannel-us. [2019-08-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1).
- ^ Rothenberg, Ben. Why DC's Citi Open separated from U.S. Open Series. Sports Illustrated. [2016-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1).
- ^ DC's Citi Open Bumped Out Of U.S. Open Series Due To TV Deal With Tennis Channel. Sports Business Daily. [2019-0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0).
- ^ Citi Open returns to US Open Series for 2019. US Open Series. [2019-08-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1).
- ^ San Jose moves to Washington D.C. to operate as Mubadala Citi DC Open. Women's Tennis Association. [2023-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1) (英語).